村村庄规划方案 村村庄规划方案第一章规划背景近年来,我村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村庄规划方案 ,供大家参考。
村村庄规划方案
第一章
规划背景
近年来,我村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了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一个新台阶打下扎实的基础,乡村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这势必加快农村社会发展,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因此,为提升村的整体形象,促进农村居民共享村庄文明,我村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开展村长远计划建设;第二章
村庄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位于岚济公路沿线乡政府驻地全居人口1480余人,耕地面积900余亩,村两委成员9人,党员45人;地理位置优越,北邻方山,南傍温凉河,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又受海洋、地形、水系等自然因素影响,基本构成了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中间横贯岚济公路,荒山面积大、交通便利
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具有十足的发展优势;二、社会经济情况及村庄现状建设状况
村村域范围面积为900余亩;全村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葡萄、核桃等,养殖主要发展猪、牛、兔、桑蚕等;由于历史原因,村域内现有住宅建筑大都沿道路而建,错落无序,大多数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村内功能设施不全,绿化不成体系,环境卫生较差;除个别住宅外观别致、造型新颖,达到小康型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房屋多为二、三层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建造的砖混结构楼房,房型老化、单一、陈旧,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
目前村域内道路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已基本形成体系,但部分道路质量较差;通村公路基本已达到村级公路标准,部分通组道路也已达到标准,大部分为碎石路;
村内用地除村委会、居民点、农田和河流外,还有英利伟塑业有限公司、供销社、加油站、乡直单位;四、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1、村庄分散建设,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村庄中住宅布局较为凌乱,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难度,不利于节约土地,不利于生产力的协调和发展,给机械化耕作带来难度;2、公共服务设施、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虽然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经济投入,但在村内交通、排水、文化娱乐、环保等方面还相对落后,村民点现状房屋建设质量偏低,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配套设施,造成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不能适应收入不断增长的农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村内功能设施不全,道路较差,河道不清,环境卫生较差;村宅错落无序,比较散乱,房型老化、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第三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平邑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村庄规划编制办法;
5、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6、村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
7、与本规划有关的规范、规定、标准等;二、规划原则
1、规划编制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群众意愿实事求是、量力而行;2、规划编制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遗存,地方民俗风情,努力营造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环境清新优美的农村新社区;3、规划编制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绿化休憩,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努力提高村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三、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四、规划目标
为了彻底改善当前农村住宅水平较低,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切实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规划从大魏庄村域现状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出发,围绕“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先进理念,体现特色,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对村域进行全面整治,创建出空间层次丰富,方便农民生活,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及交通便捷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保证农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更上一个新台阶;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做到村庄的生活、生产、生态等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设成为能充分体现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村庄内部实现五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通中心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村庄绿化;中心村村庄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村庄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自来水普遍入户;畜禽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河道净化;保护和管理好村域内现有的水面,做到水体净化、河边绿化;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按规划建设标准要求实施;
——环境美化;村庄建设规划要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依林傍水,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用、美观;五、规划范围
村村域内所有土地为本次整治规划的研究范围;第四章
村域村庄布局规划
一、村域经济发展规划
村南靠温凉河,北靠市经济开发区,村域地处山区,境内水源充沛,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耕地较为集中,宜于发展高产农业以及多种经济作物,农业发展前景较大;
由此确定村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与旧村整治相结合,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依托村域区位优势和结合村域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结构的调整;三、村域村庄布局规划
根据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结合村域经济发展现状,依据市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确定村域村庄建设空间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中心居民点建设;
规划在村域内形成“一个中心,四个居民点”的规划布局;
根据自然村现状,依据村域发展态势,遵循居住用地适度集中、农田适度集中、积极推进农田集约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优化住区环境的原则,利用政策引导,规划近期结合村庄整治将各自然村进行整合,完善路网框架、市政设施,整洁墙面,注重宅前、宅后的绿化建设及河道整治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远期形成四个居住区,分别为居民区、商业区、小康楼、高层住宅楼、并将小康楼作为中心居民点统一进行规划,配置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健身器材和公共绿地、公厕等,从而形成相对集中,设施共享的新农村;见附图
第五章
村域整治规划
规划根据目前农村较为突出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结合村域区位特点、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对村域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使农村面貌有一个明显改变,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一、房屋建筑整治规划
老村内建筑整治一方面要从整体布局角度确定需要拆除的建筑,另一方面也应从节省资金角度确定建筑的改良方式,多层次的解决不良建筑带来的影响;1、保留原有质量较好的农房,整治各住房间距内影响日照、采光、通风的各种杂房和陋棚,整修道路和院落,种植绿化,改善居住环境;2、新建农房相对集中,大力推广定型图,实行农房建设的专业化施工,逐步将零星农房就近搬迁到规划村居点;3、全面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危险、废弃房屋,多渠道筹资对保留的房屋进行统一的修缮和粉刷,改善村庄的整体形象;现状建筑改造应遵循“不大动、少花钱、出效果”的原则,对沿路建筑物依据不同情况分为基本可行建筑、整修清洗建筑、更换建筑色彩、重点改造建筑、尽快拆除建筑、远期拆除建筑等几种模式进行改造;
4、农村生活用房与生产用房应适度分离,提倡畜禽养殖的规模化和集中化,对污染物进行统一处理和利用,即采用制造沼气、采用高效生态绿地等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规划修缮和粉刷房屋5户,粉刷面积约1500平方米;规划近期零星房屋暂时保留稍作修缮,中远期随着农民新村的建设逐步搬迁;二、环境整治规划
1、村庄绿化
规划大力提倡房前屋后绿化,建立村庄和河道绿化系统;在强化整体布局的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点带面,最大程度的展现村庄整治的精华;在节点上,以建筑、水、绿化、道路的综合强化与协调化,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
规划于设置约245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小游园;规划于房前屋后设置绿化带或花坛;
在绿地建设中强调绿地的层次感与有机联系,既要运用多种植物的交错布置形成错落有致、四季有形的规模性绿地,也要加强绿地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让绿地与人的行为有机结合,形成不同层次的小游园、观赏园等,并配备相应的休憩、娱乐、健身设施;形成“人在林中,家在水边、绿在身旁”的田园风貌;绿化材料以经济树种为主,在部分地段种植桃、杏、山楂、葡萄等经济树种,并在房前屋后留出自营种植区,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一方面减少绿化投入,一方面增加经济收入,更是使村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风味;另外,适当配置香樟、紫荆、黄杨、棕榈、杜鹃等美化树种,并铺设草坪、种植水生植物,增加观赏性;绿化树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推广经济林、果林栽种果树林木;2、河道净化
结合河道保洁工程,对村庄内南部和周边的小河进行清淤、疏浚,严禁养殖水草,建设生态护岸,两岸设置生态的绿化带;规划通过路水相依、江南水乡等主题理念,既通过沿岸栽植亲水植物体现柔水风情,也通过堤岸的灵活处理、观色的有机导入,将水文化引入人的生活,体现“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3、卫生洁化
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和保洁制度,村庄内按一定规模和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每5-7户门前设置一只垃圾箱,全村设置一处垃圾收集房;村委设置一名保洁员,负责整个村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以及相应设备的维护;
规划配置垃圾箱100只,垃圾收集房1座;
污水的处理:大力推广三格化粪池,普及率不低于95%,规划每户农户设置一座三格化粪池,彻底消灭露天粪坑;畜禽粪便、生活粪便均可建沼气池变成沼气、作为肥料、应用高生态绿地处理系统等工艺处理,从而达到对农村的污水进行高效净化处理和合理利用;
规划于温良河附近结合公共绿地的建设设置一座凉亭;三、公共设施规划
1、规划于村内建立一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集村民自治、治安防范、培训教育、图书阅览、文化活动室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2、在温良河附近设置室外活动场地一处,拥有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四、基础设施规划
1、通村连组道路硬化,达到机动车通行要求;
规划通村公路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路面宽度≥5米,路面为沥青路面或水泥砼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达到汽—20,挂-100;通组道路,路面宽度为≥3.0~3.5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进户道路,路面宽度为2.0~2.5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
目前村域内道路已基本形成体系,通村公路和部分通组道路已硬化并基本达到标准,其余通组道路太窄,且大部分为土路;规划继续完善通村道路及宅前路,主要道路两旁增加绿化;规划硬化道路长度约5公里,其中通组道路约5公里;2、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
规划村内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基本保障村民用水安全;
3、提倡应用环保、洁净能源,逐步建立规模养殖业,沼气发生、利用系统,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
4、完善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行政村电话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不低于80%;
附:1、乡村居住小区规划图总平面图
2、乡村居住小区规划图道路绿化
1、乡村居住小区规划图总平面图
2、乡村居住小区规划图道路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