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专题党课:用第三卷理论精髓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022年),供大家参考。
根据机关党支部年初工作计划,今天利用这次党课学习的机会,重点就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结合工作实际,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
一、深刻领会第三卷形成的重要意义,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
2014年9月和2017年11月分别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开辟了系统阐释和对外宣介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境界,开启了中国理论走向世界、中国方案引领人类发展的新历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第三卷出版发行,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第三卷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原创性贡献。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专题,深刻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将我们党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推向了新的高度。
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好用好第三卷,对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蕴含着科学的战略思维和丰富的实践智慧,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品格。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新的实践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谋划和战略部署。我们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积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问题意识,无论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还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个专题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既是世界观、历史观,也是认识论、方法论;
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力挽狂澜,科学部署,果断决策,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的绝对优势。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这是党和国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冲击提出的重大战略思路和具体行动路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具体体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还会遇到许多“腊子口”和“娄山关”,第三卷的及时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彰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向何处去”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科学把握历史前进逻辑和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表达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等一系列占据道义制高点的全新理念,作出主动扩大开放、让更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积极举措,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举措正在造福世界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第三卷“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专题,从全人类的宽广视角和战略高度思考审视世界历史的走向,深刻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第三卷连同第一和第二卷一起,以书为“媒”,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向世界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把准方向、吃透上情、研究新情况、谋划新发展,更好地发挥区委决策参谋助手作用意义重大。
二、准确把握第三卷的精髓要义,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开篇之作,收入了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在这19个专题中,每个专题收录的文章平均在5篇左右,其中第十七个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第十九个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收录的篇目最多,均为9篇。我认为,读懂这部权威著作,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习领会。
(一)学深悟透第三卷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完善发展的基本脉络。尽管从文稿的时间分布看,第三卷收入的是党的十九大至今年年初的文稿,但作为卷首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反映了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我们党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最权威教材。
而第三卷所收文稿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意义的重大思想观点,都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报告总结概括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科学指导性。第三卷所收其他文稿,又都是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重大论断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对理论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可以说,第三卷收入的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所有文稿,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论结晶。
比如,第三卷文稿中总结概括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都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分别对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阐述,形成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完善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由此可见,读懂第三卷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就是要深刻领会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十九大报告,准确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关系。
(二)学深悟透贯穿第三卷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十分重要的要求。第三卷收入的很多文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发扬斗争精神,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实践探索、制度治理创新的各领域各环节,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管党治党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比如,关于坚持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第三卷中,“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等多篇文章都集中阐述了斗争及斗争精神,其他诸多文章中也都蕴含和贯穿着斗争和斗争精神。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进行斗争怎么能行!不是赢得斗争的胜利,就是被斗争所压垮,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治国理政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比如,关于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我们搞调查研究,是为领导决策提供现实依据和数据支撑,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委正确决策,才符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工作方法。
这些贯穿第三卷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还有很多,在这我不一一列举。掌握和运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提高我们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才能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深入掌握这一指导我们工作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学深悟透第三卷彰显的习近平总书记高尚的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依靠人民成功经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经济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等重大考验,战胜了国际风波、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诸多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夺取政权、长期执政的坚强后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始终将“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篇目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根本目的和前进方向。
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高尚的为民情怀,自觉树立公仆意识、练就过硬本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勇于刀刃向内,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四)学深悟透第三卷体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特有的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关于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第三卷提出的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都闪耀着科学真理的光辉。
关于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要“以人格力量凝聚党心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审视和把握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大势、领导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展现出来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领导艺术等,充分彰显出强大的人格力量,充分证明不愧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定海神针”。
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出访时,被意大利众议长菲科问及:“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书记意味深长的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回答,真切地表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强大人格力量和无限责任担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懂读透总书记在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行中,所彰显出的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
三、学以致用开创工作新局面,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学笃行,掌握理论体系、吃透精髓要义,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题,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真正把学习成果落实到调查研究、深化改革和文稿起草等具体工作中。
(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用好调研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入阐释调查研究的意义、方法等,并且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调研工作“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要求,努力使调研成果成为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把利刃。
第一,“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评价毛泽东的寻乌调查:“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开展调研工作时,一些真实有用的情况、深层次问题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覆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只有“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查了解情况时,必须真正沉下去、接地气,而不能学“井中葫芦”,表面看像是下去了,实则却浮在水面,更不能学“盲人摸象”,摸到一点就妄下结论。为什么有的跑面蹲点忙乎了半天,得到的情况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而有的却能看清“蚂蚁”、捡回“活鱼”?其区别就在于是不是真正深入下去了,是不是做到了“解剖麻雀”。实践证明,我们搞好调查研究,经验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一条:深入、再深入。
第二,“实”,就是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到任3个月就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全地区绝大部分乡镇,还走山路去了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这样的调查,生动体现了他所推崇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对于我们来讲,调查研究要做到实,就要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要通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有效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调查中围绕调研主题除了邀请不同受访群体外,还要有意识地找一些持不同意见的人来谈谈,多听听他们的真实话、心里话,而且不带成见、不预设立场地让他们结合所思所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了解真相,有所收获。要坚决防止出现为完成任务搞调研、为了调研搞调研、脱离工作实际搞调研、抓无关紧要的调研等不良倾向,要把调研的聚焦点落到区委确定的工作重点上来,使每一项调研都能够抓到实处、抓出实效,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在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调查研究是件细致活,不能粗枝大叶。我们现在的一些调查报告和工作研究,常常会出现“基本上”“大体上”“大多数”等模糊概念。什么原因?就是调查工作做得不细致、不扎实,对许多情况和数据摸得不深不透,也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大而化之,概略瞄准。搞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细,只有细才有真,只有细才保证准。我们之所以强调要“解剖麻雀”“蹲下去看蚂蚁”,就是因为只有搞清微观,才能把握宏观,微观搞得越清楚,宏观决策才越明晰,工作指导才越有针对性。周密细致的调研,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调查对象、重点、难点以及调查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做足“问题”功课。调查前,要拟好调查提纲,提前发给调查对象,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收集信息时,要做到“真、全、透”,确保把第一手素材“捞”上来。调查过程中,要运用调研座谈、走访调查、蹲点取样、典型剖析、实地考察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方法。同时,要用好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大数据等收集资料、汇聚民意的新手段。
第四,“准”,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我们掌握调查研究的正确方法,带着问题意识,关注实践难题,走进群众中间,通过“身入”和“心入”,提高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精准度。我们在开展工作中,首先要做到选题精准。开展调查研究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奔着问题去,哪方面问题突出就聚焦哪方面,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就重点调研哪个环节,只有选准课题,调研工作才有针对性,调查研究才能更好、更快地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其次要准确把握规律。要对调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明确分清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全局问题和局部问题、反复性问题和偶然性问题、阶段性问题和趋势性问题,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不同研究。最后要精准研究问题。要直面发展中存在的“硬骨头”,紧盯群众生产生活的揪心事、烦恼事,查找改革过程中的沟沟坎坎等,对所调查的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小中看大,进行解剖、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提炼出规律性结论和经验性做法,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思路、有办法的调研成果。
第五,“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调研不是目的,形成调研报告也不是调研的“终点”,最终解决问题,办好实事,为民谋福,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对我们来说,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有没有实效,就是要看调研成果的运用转化。要紧跟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借势推动,顺势而为,及时转化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调研成果,确保中央和市委区委决策部署有效贯彻落实。要将区人大、区政协、相关部门、镇街和国有公司调研中收获的真知灼见,形成的理论成熟、务实管用的调研成果,充分吸纳到党代会报告、全会报告、领导重要讲话、党委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通过会议精神指导问题解决,通过固化为制度机制,强化刚性约束,确保稳定转化。要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可推广的调研成果,让点上的经验在面上铺开,达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二)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第三卷各个专题中都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推动改革的高超智慧和科学方法,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紧盯全区改革重点任务,强化改革调查研究,当好区委深改委服务员、策划员、监督员,统筹推进全区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第一,要当好“服务员”,发挥运转中枢作用。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曾对省委办公厅提出过这样的要求:“省委提出大的思路,办公厅的同志要帮助出主意;
省委作出大的决策,办公厅要制定具体方案;
省委勾勒蓝图,办公厅要描绘细节,具体深化;
省委提出目标,办公厅要考虑‘行军路线’,做好‘搭桥铺路’的工作”。这样的要求,我认为对于我们改革办的工作性质来说同样适用。改革办作为区深改委中枢神经,可以说,我们的工作准不准、细不细、实不实,直接关系到全区改革的进度和成效。所以,要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做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要形成从启动对接时间、方案送审、讲话起草、会议通知、会场布置、上会方案质量把关、文件规范印制、领导讲话整理、会议纪要起草送审印发、会议情况上报等一条龙快速服务机制,切实做到超前服务、主动服务、全程服务、精细服务,确保深改委会议定期召开,重大改革事项全部上会审议,会议精神及时下发,切实保障改革委员会高效有序运转。
第二,要当好“策划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真正当好区委改革的参谋部、智囊团、思想库,不要仅仅满足于当好“搬运工”“传话筒”这样的一般参谋角色,要着重在“参”和“谋”上多下功夫,对一些全局性问题要多研究、多思考,通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高水准的改革内刊、高水平的综合文稿,为全区改革更好融入中央和市委改革发展大局参政设谋。要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改革举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争取多提出更加务实管用的改革建议,转化为推动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政策和改革成果,推动更深层次改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献智献策。要重点农业农村工作,与联系指导的试点村要保持“常联系”“多沟通”“勤互动”,研究试点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改革举措,争取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典型。
第三,要当好“联络员”,发挥统筹调度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改革任务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是对我们改革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切实当好深改委的联络员、调度员、协调员。要加强对上联络衔接,注重与市委改革办的经常性联系,定期报告全区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了解中央、市委最新改革精神,遇到疑难问题随时向市委改革办请示汇报,争取工作指导和支持。要加强横向沟通协作,注重与各专项小组、专题组的日常联络,主动向各专项小组传达深改委工作部署要求和相关会议安排,及时沟通探讨相关问题,对有关专项小组、有关部门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做好请示汇报,并积极协调解决跨领域跨组别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要当好“督察员”,发挥落实监工作用。我们改革督察工作不能到了一定阶段才来一次“总攻”,平时则轻描淡写,而是需要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开展,形成常态机制,强化督察整改,倒逼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要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及时亮红灯,切实发挥预警监督作用。要创新方式方法抓督察,实行独立督察与联合督察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提高督察实效,同时要拓展改革督察工作深度广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对涉及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改革事项,扩大基层和群众参与度,增强督察评价的公信力。要坚持督察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并重,既实事求是地反映改革进展和效果,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又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推广典型经验,推动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学会举一反三、由点及面,既看看在同一个地方类似的问题有没有,也看看此一处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是否也存在,通过这样的方式统筹把握,从面上推动一并解决,为推动改革落实“保驾护航”。
(三)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稿的特点规律,不断提高文稿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充满独特的语言魅力,显示了强大的语言力量。因为有这些独特风格和魅力,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这些讲话和文章想听、爱读,听得懂、记得住,感触深、收获大。我们写文稿,不仅在内容上要主题鲜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术语规范,还要有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思想站位,也要善于学习模仿总书记讲话文稿的逻辑思路,风格特点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中央精神,研究调查现实情况,认真思考研究问题,切实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
作为干部,我们必须要有“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要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写好文稿也一样,要着重于出思路、出观点、出真招,力求与领导思路产生共鸣,合拍共振,同时还要做到多次转换角色。要通过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思考这项工作应该怎么干,话应该怎么说;
把自己摆在听众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琢磨听众在这个场合想听点什么;
把领导摆在自己的位置上,假定领导自己捉笔,这篇文章会怎么写。比如,工作报告类相对发散、逻辑层次相对复杂、讲话内容相对庞杂的文稿,就更需要总结提炼,大开大合,把内容说全说够,展的要更开。而领导就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工作的讲话类逻辑层次相对简单、演讲色彩相对浓厚的文稿,就要注重相对集中,把问题说深说透,观点要非常鲜明,同时还要站在领导的角度,符合领导平时讲话风格。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稿才会有高度、深度和广度,才能达到和领导心曲相通的效果,达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我就讲到这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第三卷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工作岗位上,着眼当前重点工作任务,把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谋划十四五规划和全会报告上来。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党课 第三卷 精髓 专题党课:用第三卷理论精髓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专题党课:用第三卷理论精髓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课党的指导思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