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微党课: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全文),供大家参考。
微党课: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志们:
今天,大家集中在一起,我们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讲一次党课,由我为大家讲授一堂党课,党课的题目叫做: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面向居民群众的第一站。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打造百姓温馨港湾。
党的XX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的数量逐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庞大的居民数量、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个性化的追求、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之间的平衡……这些都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那么,如何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我结合自身的实际,同大家讲一讲。
一、“网格化”管理,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如若“广撒网”,反而只能看表面,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社区可以把服务的居民划分为一个一个的“网格单元”,落实具体的责任人,让每个网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居民的情况摸排更准确,社区服务落实更精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们通过摸索,结合人口情况、地理位置、小区布局将辖区细分成26个微网格,注重发挥老干部、志愿者和热心人士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一格一员”的形式推动社会力量下沉,全面充实了社区网格力量,让网格的张力凝聚服务的合力。不断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是提升社区管理效能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促进社区、物业、网格等交叉流动、双向进入,引领带动小区、社会组织、驻地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新格局。
网格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工作中以群众满意为目的提升社区网格化治理能力,努力在基层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治理,让群众在网格治理中“唱主角”,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构建“议事厅”,搭建社区与群众的连心桥
居民的事情居民议,社区既要派出网格员去收集居民“微心愿”,网格员通过台账式管理,优先解决呼声高的诉求,做好跟踪反馈。同时要构建起“居民说事”的机制,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当前的工作计划及进展情况。这样还能收集居民的“微需求”,听到居民的“金点子”,凝聚大家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的工作更好干,居民的事情更好办,加强社区居民间的有机联系,为居民参与各种形式的社区公共生活创造条件,培养居民对社区制度和规则的尊重,形成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使社区治理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近年来,我们这个社区探索打造了“家门口议事厅”,由社区、物业、业委会、网格员、党员代表在这里搜集社情民意、议事协商。“议事厅”将每周一定为“小区议事日”,采取“有事大家议、有难社区帮”的方式,引导居民在“家门口议事厅”面对面协商,解开群众心结,及时、有效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
通过构建“家门口议事厅”,使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在有人牵头、有人协调、有人监督中有效化解,由“你来找我”转变为“我来找你”,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把居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民声”中寻方向、找问题,为居民排忧解难,优化了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拓宽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
三、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居民“微幸福”
数字技术是时代潮流,是保障民生的“新动力”,依托于互联网等技术的加速创新,社区治理也应拥抱时代浪潮开拓出一片发展“新天地”。我们这个社区也采用了数字化平台,也建立了线上“网格微群”,为居民提供“微服务”和“微保障”。聚焦社区“人房企事物”基础信息,搭建了基层数字网格服务平台,集成基础数据采集、日常事务告知、居民事项报送、网格事项报送、数据信息管理等功能,构建“民呼我应、民需我办”的为民服务体系,以网格智能化管理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温度。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居民在群内反应车被剐蹭时情绪激动、言语过激,网格员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安抚居民情绪,提醒居民利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让居民的烦心事化解在“微网格”内。比如,在第一时间转发天气预警信息时,网格员们及时在群内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安全出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紧跟党的引领,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优化社区服务,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才能促进社区治理格局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