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篇)某高校在思政教师培训材料(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某高校在思政教师培训材料(4篇)某高校在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4篇)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学校)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学校)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学校)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关于对党忠诚(学校)
篇1: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
“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网络时代,各种数字化、符号化、信息化的中介系统相继涌现,实现了关系网络、心物交互和行为实践的颠覆性重构,催生了与社会舆论场同源互构的网络舆论场。网络舆论观是指人们对于网络舆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何为网络舆论、如何评价网络舆论、怎样开展网络舆论实践等。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交互系统中自由表达意见。培育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内在本质与价值标轴,自觉在理性有序的网络舆论实践中成为正能量的发散中枢、贡献向上向善的网络舆论力量。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出场视界
1.出场推力: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理性存养之需。在高校网络舆论场中,以“意识气团”形态存在的网络舆论汇流、共振,释放出了巨大的传播活性和传播张力,重构着大学生网民的经验意识与直觉想象。在扁平化与脱域性的信息流通模式下,高校网络舆论场中各种导向不明的社会思潮与异质观念杂糅共生、交织激荡,呈现出喧嚣嘈杂的舆论图景。因此,网络舆论观的培育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理性的养成至关重要。如果忽视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和引导,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坠入道德认知扭曲、道德标准模糊、道德审判情绪化的泥沼。从网络道德养成的知识基础观照,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关于网络舆论的系统化认知体系,并重塑自身维系网络互构关系的道德审判标准,在网络道德认知上达到“知是知非”的境界,从而避免因认知阈限或认知偏误而产生的非理性行为。从网络道德养成的能力基础观照,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以更强的自适应力和择优选择力驾驭网络舆论信息,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认知、道德评判、道德习得以及道德选择能力,成长为道德理性持存的“数字公民”。
2.出场动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之义。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映射着大学生网民的知识需求与情感需求,彰显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和价值指向性。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积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力量。大学生网民是网络舆论场的主体,受社会责任动机、群体归属动机和自我满足动机的驱使,通过聚合传播外力、释放情绪感染、进行意识整合助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散。倘若没有正确的网络舆论观予以引导,随着群体情绪抑或刺激源的激化,大学生群体心理中蛰伏的无意识暗流将会逐渐转化为显性意见,加剧网络舆论场的意识震荡和负向张力,甚至可能演化为网络暴力。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论阐释、化解思想困惑、廓清认知迷雾,这既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导向的精准对接,也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延拓。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激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力量。大学生网民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网络属性于一体,其在网络舆论场中参与各种形式的精神生产活动时,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情感需求。然而,潜在网络舆论“积聚式”生长、显性网络舆论“传染式”蔓延、真实网络舆论“社会性”整合与虚假网络舆论“戏剧式”反转,构成了网络舆论场的常态图景,这也引发了网络舆论情感的混沌与迷惘。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通过引发情感共鸣、增进情感融通,端正大学生关于网络舆论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这既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导向的滋养,也是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积极整合。
3.出场引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之要。网络舆论不仅是信息符号的互构,也是意识形态的投射。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能够优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语境。网络场域经过粉饰美化的异质价值观念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精神世界建构的导向作用,使得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陷入价值迷失、精神虚空的困境。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将通过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和叙事逻辑,扭转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舆论场“失声”“失踪”“失语”的被动局面,牢牢占据高校网络思想阵地。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能够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话语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话语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才是目的所在。”在信息多元混杂的网络场域,能否赢得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质量。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能够运用合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解读难点与热点,引导大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确证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力量和实践功能,从而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实践进路
1.锚定“中轴线”:以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价值赋能。高校应注重价值植入与价值引领,奠定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思想之基。第一,要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客观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新结构化以后建构出来的一种环境”,可通过信息建构的方式直接影响人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图景。高校应加强传统校园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的议程同构,以科学的议题设置和合理的解释框架营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拟态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使其自觉成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积极力量。第二,要打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特色”。信息网络所形成的天然维系力量与传统宏大叙事方式迥然不同,其改变着人的认知结构与交流方式,对人类的话语解放有着天然优势。高校应充分考量大学生的认知偏好和新兴媒介的技术特质,摆脱僵化的话语语调与呆板的话语逻辑,以雅俗共赏的大众话语、通俗易懂的符号话语与大学生网民展开对话,并在双向互动中促进意见共识的涌现,彰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染力。第三,要催化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实践回应”。在网络舆论场中,导向各异的网络舆论蕴藏着复杂的利益纠葛。高校应密切关注网络舆论场发展动态,洞察大学生网民的利益诉求,以主流意识形态调节网络舆论所映射出的利益关系结构,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解释力。
2.界明“内容域”:以合理内容结构实现内容赋能。高校应注重内容供给与内容沉淀,积聚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内容势能。第一,以网络舆论的内在本质为基础。一方面,网络舆论是网络社会的“类意识”。作为社会舆论在网络空间的投射,网络舆论是指一定数量的网民对某一社会议题所表达的共同意见,其既是多数人共同意志的外化表现,也是裹挟着利益诉求趋同抑或价值取向相近的网民的“类意识”,本质上从属于公众见解的体系。另一方面,网络舆论是认知活动的“前意识”。网络舆论作为网络空间的意动现象,总是以一种“滚动的意识气团”漂浮于人们意识结构的表层,其反映的内容是网民的纯粹感受和直接意识,并未经过认知系统和思维范式的深度打磨。第二,以网络舆论的价值标轴为支撑。一是理论尺度,即网络舆论的合规律性。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思维逻辑、超越纯粹感性直观的网络舆论,才能涵纳真理性内容,并成为社会进步的内源性动力。二是目的尺度,即网络舆论的合目的性。只有符合大多数网民利益诉求、反映多数意志的网络舆论,才能孕生良性的互动关系,调和网民的利益分歧,推进网络生存秩序的建构。三是现实尺度,即网络舆论的实践指向性。对网络舆论价值的判定要放置到网民个体发展和网络社会进步的双重价值轨道上,不仅要衡量网络舆论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力大小,还要评估网络舆论效能释放的时间区间、场域空间以及条件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时间序列的全时化和空间序列的全域化。第三,以网络舆论的实践规范为重点。为保障网络舆论实践趋向规范化状态,应当明确网络舆论实践的基本规范。一是理性权衡“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在网络舆论实践中,只有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合理平衡与良性统一,才能彰显网络舆论的价值本真,并实现舆论能量向实践效能的转化。二是竭力规避“无序争夺”和“无谓消耗”。网络舆论场是包含着潜在风险和活跃力量的竞技场,也是充满着观念博弈和权力争夺的角逐场。在网络舆论实践中,只有积极寻求网络话语的“最大公约数”,找准意见对垒阵营利益诉求的平衡点,才能建构起价值共识框架,加速网络舆论场内意见共识的涌现。三是严格遵从“硬性规范”和“软性规范”。在媒介技术加持下,网络舆论信息的流转会在无组织性趋向有组织性的演变中达到“更高级的有序‘涌现’状态”。这一演变过程既倚仗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自适应力,也依赖于硬性规范与软性规范的双重保障。其中,硬性规范是指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规章制度等在内的硬权威,软性规范则是指由价值准则、行为意向、伦理道德等所构成的软权威。只有自觉遵守治理规则秉持道德理性,才能保障网络舆论实践过程的秩序化,打造良态运行的网络舆论场。
3.铸就“新引擎”:以前端信息科技实现技术赋能。高校应注重技术增效与技术规制,聚合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动能。第一,引介数智技术与媒介技术,夯实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支撑。面对瞬息万变的技术环境,高校要补齐技术短板,推动前端信息科技从探索应用转入深度融合,建构信息资源的网格化储存模式与集中化处理模式,实现网络舆论观培育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支持、可视化呈现。第二,强化价值内嵌与价值规制,催化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向善。伴随网络技术的全域性介入,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域扩大,原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垂直议题与横向议题交织激荡,使得主导性舆论与共识性意见的建构变得极为困难。为此,高校要用主流价值导向增进对网络技术价值序列的设定,以价值理性规训网络技术的工具理性,避免技术泛化、技术滥用或技术越轨,切实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大学生网络舆论观的培育优势。第三,推进技术内嵌与技术融合,保障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创效。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正经历着视觉影像的技术化重构。高校要依托新兴媒介立体化、互动性、分享性的传播优势,创新网络文化的题材、内容和风格,优化网络文化体验情境的设计,精心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承载作用。第四,拉紧规则防线和道德底线,划定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规范。作为一种形塑社会的软性权力,网络技术通过重组人与人、人与信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结方式维系着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但如果网络技术的嵌入失去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便会如脱缰野马般,衍生出无穷的负效应。因此,高校要强化“硬控制”与“软约束”,用规章制度与道德理性为技术运用套上“缰绳”,保障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技术力量在合理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4.构筑“共同体”:以共建共享理念实现协同赋能。高校应注重多维协同与交互耦合,打造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联动格局。第一,以“主体协作”构筑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主体共振共同体”。高校要突破传统一维式扁平化育人体系的掣肘,拓宽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主体范围,组建包括高校党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者、专职辅导员、校园网络意见领袖等主体在内的培育队伍。同时,还要以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绩效考核方式增进多元主体的工作效率,打造职能互补、工作互促、监管互助的培育队伍。第二,以“资源融通”构筑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资源共享共同体”。高校要改变育人系统内部包括专项经费、基础设施在内的有形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无形资源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通过要素耦合、序位排列和结构整合来促进资源的流通共享、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形成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资源的集成优势。第三,以“环节贯通”构筑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环节共通共同体”。网络技术打破了单一的时空序列,营建了跨越时空分离障碍的复合场域,实现了传统空间形态的物理延伸,使信息流转环节压缩、效率倍增。鉴于此,高校要打破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的“阶段化”壁垒,增进各环节的质控、衔接与联动,强化培育过程的连贯、有序与协调,避免培育内容的重复、交叉或断档,实现时间流、空间流、知识流与行为流的优化与重组,打造系统完整的培育链。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
党的20D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亦成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题词。自A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命题及教育部公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以来,“大思政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新时代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不断深化铸魂育人功能,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逻辑理据
高校建设高质量“大思政课”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过程。《工作方案》明确要求重点支持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研究,即需要在理解“大思政课”改革逻辑理据的基础上揭示其客观规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1.理论逻辑: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教育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他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教育需要同劳动生产相结合。这一重要理论从本质上决定了“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目标。A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建设高质量的“大思政课”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跟现实相结合”的本质要求。学校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使学生的个人认识和个人意志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相统一,将学生的政治认同转变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实际行动。
2.实践逻辑:回应高校思政课时代挑战的现实需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回答的问题。首先,关于“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A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大思政课”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手段,旨在不断强化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关于“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A指出:“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国际国内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场域的延伸和映照,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最后,关于“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A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思政课”致力于实现教学主体、教学场域和教学时间的交互融合,全面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特征
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环境、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新的挑战,这制约了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提升。破解高质量“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首先需要把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时代特质。
1.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互嵌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贯呈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和突出的时代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其实现高质量建设的直观表征。A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基本前提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实践,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深化理论认知,使思政课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育人效能,真正实现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2.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的贯通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也因时而进、因势而新。A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和“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显著特征。例如,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了“大思政课”建设相关活动并持续推进;
教育部大力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
等等。这些举措使思政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流价值观教育融入线上课堂,从而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3.刚性说理和柔性表达的融合性。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A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刚性表达以达到以理服人、获取学生认同的目的,还要以柔性表达实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艺术性。刚性说理和柔性表达的高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手段。概言之,就是既要以刚性说理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在柔性表达中寓道理于学理,探索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模式,把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刚性说理和柔性表达的统一中听得懂、学得进。
三、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进路
课程教学是“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最核心、最基础的路径之一。因此,“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需要立足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维度统筹把握。
1.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深化创新理论阐释。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大思政课”建设既要注重优化教材体系建设,提高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将相对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使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将高校思政课建设成为高质量的“金课”,又要注重用生动的案例充实课程内容,在知识传授中弘扬主流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深度融入思政课程,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理论说服力和课程生命力。
2.教学原则:贯通时空维度,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大思政课”须贯通教学的时空维度,通过线下理论教学课堂和线上网络云端课堂的有机结合实现空间维度的拓展,通过打造贯通大中小学全学段的思政课实现时间维度的延伸。一方面,高校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接受并主动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高校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和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不同特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序发展、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遵循,发挥好思政课的关键课程作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统筹社会公共资源。
3.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格局。正视、重视、理解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是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内生动力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展开。要凝聚起最强大的育人合力,发挥最广泛的育人效应,就必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格局,包括课程协同和主体协同两个方面。所谓课程协同就是要实现“高质量思政课程群”的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相统一,既推进思政课各门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又推动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
所谓主体协同就是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学校思政小课堂的育人效能,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引导家庭和社会发挥育人合力,将学生的价值塑造、品格养成、人生发展融入社会大课堂,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4.教学策略: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表达艺术。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的统一体。“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以内容为王’,还要坚持用生动的方法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复杂深邃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在教学策略上既要注重体现正面的、严肃的、刚性的说理过程,又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和说教模式,将丰富巧妙的语言艺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准引领学生的着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激活学生的兴奋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道理,用具有生活温度、人文情怀的语言表达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此增进学生的价值认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广阔的人生格局。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党的20D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部思政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要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着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上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价值遵循、描绘了实践图景。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歌猛进,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模式与组织形式。作为引领价值导向、输出主流思想、塑造行为规范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议题。
一、数字思政的生成机理
在数字化潮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共通、共进的演变中,数字思政应运而生。“数字思政是将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机器学习和相关算法为核心,对在线思政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自动化决策。”
1.政策指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凝心聚力、统一共识的职责使命,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势必要遵循教育数字化的行动战略,从根本上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与关系、系统及外部环境关系进行重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精选数字化内容供给,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源头活水”,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健全人格、有崇高精神的时代新人。再次,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表达是核心,因事关教育成效及改革成败,须紧跟育人环境变迁,创新育人形式。
2.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们可以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数字技术创设的世界不是科技领域鼓吹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全真的全新数字世界,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育人内容具象化,以生动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图像、音视频等直观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偏好、需求等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借助算法开展动态评估,关注个体差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数字技术将推动互联互动的数字思政教育场域的形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开放式、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动态建构与交互成为可能。
3.需求策动: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体特征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性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理念培育功能,然而育人场景单调、重复,缺乏个性化、精准化育人指向,育人形式、手段新意不足,难以满足“平视一代”的教育需求。“95后”“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对数字技术变革引发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持拥抱态度。数字思政是网络思政的延展升级,集开放网络、海量数据、智能技术于一体,三者互为驱动、良性循环,既能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又能提炼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需求。在数字化浪潮的助推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多方的供需平衡,持续推动思政内容与实践的优化迭代。
二、数字思政的价值意蕴
数字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时代价值的数字化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可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数据留痕”中重新把握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手段。数字思政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分布式全真空间。
1.焕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铸己”上下功夫,遵循教育内容的学理性,不囿于教育内容的边界性,深挖、整合、编排具有育人价值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文化、社会、课程等维度转化为可视、可动、可感的场景化应用,构建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为表征的仿真空间,实现受教育者超越当前认知的感官刺激、心灵触动。在虚拟世界的情境中,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催动,教育主体可以借助数智化系统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充分激活受众的感知系统,在共情、共鸣的立体化数字生态氛围中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培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领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数字思政体系的“四梁八柱”,肩负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与主动权的艰巨使命。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须“主动出击”,推进以数育人、以数化人,生产具有感召力与影响力的思政产品,多向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丰满度、教学课堂的生动性、教学形式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在海量信息库中研究数据规律、挖掘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通过智能算法形成动态数据模型,有效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匮乏、样本有限、局部调研的巨大势差,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适恰的话语表达,培育教育引领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亲和力与渗透力。
3.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鲜活力。在数字技术创设的新空间,受教育者已由数字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创作者与传播者。数字技术为解缚数据、信息的时空约束提供了可能,将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数字共享,优化融合育人资源,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借助VR、AR、MR设备及集成嗅觉、触觉、味觉的体感设备模拟五感,能够实现真正沉浸式的全身交互体验。数字化时代,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诊断平台通过对受教育者学情的精准分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智能介入及教育成效的量化测评,即可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精准匹配。教育者可以在思政资源库中抓取时事热点、热词热句及创新理论,将鲜活素材高效便捷地生成符合受教育者“口味”的语言及案例,以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回应现实观照。受教育者可以“畅游”在数字学习平台,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体系,实时与教育者互动交流,靶向解决疑难困惑,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接受理念熏陶与价值塑造。
三、数字思政的实践路向
数字思政由技术与社会二要素互构而成,教育主体在拥抱科技变革的同时也要防范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挑战。因此,寻觅数字技术与价值引领的契合点是数字思政的核心命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自如“穿梭”于数字虚拟空间与现实物理空间,构建适应时代发展、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思政体系。
1.系统整合推进精准化供给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政模式创变的源泉,经数字化技术赋能,将现实世界中的资源带入更高维度的虚拟世界,并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互相作用、虚实相生的效果。第一,要注重将体现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大国担当的优质资源合理数字化,纳入课程教学案例库,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理性之余夯实理论支撑体系。第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体特点、时代特征、内心需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精准画像,建立针对性强、亲和力足的立体教育资源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作为,主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藩篱,创作兼具思想深度、形式新颖的数字化思政教育素材。其一,把准数字思政内容的政治取向,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防范泛娱乐化内容的渗透。其二,在开放交流、互鉴互通中有机整合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学术资源、实践资源,以点带面推动数字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为高校内部各单位、高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搭建贯通“数字孤岛”的桥梁,实现优质数据与内容传播路径的“四通八达”。
2.聚合数字素养高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数字思政构建涵盖目标转型、教育范式及核心实践的深层次变化,必须坚持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来推动教育转型,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为根本,延续人的主体精神。数字技术如同“鸟之两翼”,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熟练驾驭数字技术,涵育数字素养,明确数字技术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前提,保持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度张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增强数字意识,洞悉数字化技术的机理与育人优势,以主体价值理性牵引技术工具理性。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敢于“出圈”,将田野乡村、科研院所、工厂车间“搬”上“云端”,与革命人物、时代楷模、大国工匠时空对话,将思政课堂打造成集科技力度、理论温度、学生热度的新式课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日常、融入平常,巧用、妙用、善用党的创新理论。
3.营造全覆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育人生态。“十四五”规划与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将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有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与运算能力,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国家的政策目标,在虚拟空间谋篇布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价值育人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现实行为为导向,构建全覆盖式的数字思政育人生态。其一,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处理好人机两大主体的关系问题。数字技术始终无法替代人的主导作用,须防范数字技术的过度使用。其二,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字管理规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升级校园防控机制,消解数字技术“异化”的风险。为持续优化数字思政育人生态,育人主体要理性开展原创性、智慧性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将环境增量转变为发展增量,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全面释放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动能。
高校思政教师培训材料:关于对党忠诚(学校)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具体表现为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理论方针路线政策,等等。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秀人才的关键任务。对党忠诚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特质,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一、对党忠诚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然要求
1.对党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政治品格。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性,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价值性则是其教育目标,思政课主要通过讲政治的方式来实现其价值目标。思政课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等为主要教育内容。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保证自己在课堂上所讲授的观点在政治方向上是正确的。因此,对党忠诚与否就被视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否胜任岗位的经验交流。政治品格是个体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等心理政治因素的总和,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主观心理特征。政治品格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其鲜明与否决定着个体政治信仰的坚定程度和政治能力的强弱,也决定着个体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立场。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鲜明政治品格,才能真正认同所讲授的政治性教学内容,进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因此,无论是从思政课的客观属性还是从思政课教师的主观意识来看,都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对党忠诚,自觉锤炼忠诚的政治品格。
2.对党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是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力量,我国社会持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文明进步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力量的基础之上,坚持对党忠诚正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道德品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理应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自觉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筑牢对党忠诚这一坚实的道德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政治要强”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政治修养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忠诚奉献的道德使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思政课教师对党忠诚与否与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呈正相关。若教师对党忠诚的程度不够,那么其职业道德水准也必然不足,相应地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就难以对大学生传达出正确的政治导向,甚至还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
若教师坚定对党忠诚,那么其必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有助于思政课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在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3.对党忠诚是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坚实底气。思政课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包括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所指导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各种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不是振振有词,也不是气势凌人,而是对所讲授内容的高度自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高度自信,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性条件。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自信,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确认知和深入认同为基础产生的对党的领导的高度认可和高度忠诚。“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具备忠诚品格的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中能够始终坚定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对党忠诚转化为履行教师职责的实际行动,继而营造出以对党忠诚为准则的教学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加深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对党忠诚的实践路向
对党忠诚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这种品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锻炼和自我提升才能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结合自身的岗位要求和职业特征,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1.践行党的宗旨,为人民做学问。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为人民做学问,坚定认同并自觉践行对党忠诚。“人类的知识生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储存、传承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在学问上越精进,就越有可能拥有更好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创新能力与本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自觉追求学问上的精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具备政治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的思维方法、宽广的视野格局、自律的精神品质、正直的人格素养,而这些都可以在思政课教师精进学问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涵育。因而,思政课教师若能在学问上不断精进,就越有可能将抽象、深奥、陌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亲切化,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问越精进、学识越高的思政课教师越有可能具备更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觉秉持为人民做学问的原则,深入人民之中,聚焦人民的社会实践,通过服务人民、研究人民,将自身的命运与人民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
2.坚守党的理想信念,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对党忠诚作为思想上的自觉认同,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言,坚定的信仰主要来自救国救民的现实需要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学说的内在契合;
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员而言,坚定的信仰主要来自国家发展成果的现实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要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果,并在这一过程中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认识到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也不是一切现实问题都能从中得到答案的终极真理,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只有将其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蕴藏的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在实践中深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强大的理论素养和政治修养保证自身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效应用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自觉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出色地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3.坚持党的政治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方向是党引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指路明灯,包括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和理想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教学工作中,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也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因而,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拥护党的最高领导,坚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A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了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更要自觉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自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同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确保思政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荐访问:(4篇)某高校在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教师培训 高校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