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寻找关键句,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2、比较木与树、木叶与树叶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借鉴文中观点尝试分析更多的诗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
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文中所说“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象背后的意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自主梳理更多的古诗词意象,加深对传统诗词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林庚先生对“木叶”形象暗示性的分析,探究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难点: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课前准备 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意在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进入语言的美感意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渗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做出所谓的科学解答,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激情和想象走近诗歌的殿堂吧。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从这一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用语中的差别入手,作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令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的后面,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的感情,是诗人精心遣词用语的良苦用心。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在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的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作者介绍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字静希,原籍福建闽候,1910年2月出生于北京。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俞平伯在为《夜》所作的序言中称之为“异军突起”。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夜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弛想》。林庚先生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历代诗歌选》等著作。此外,林庚在楚辞、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
四、题目解说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量论题,本文星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五、 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键就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六、全文分析 宋朝的心学家陆九渊曾经总结出一些读书的方法: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上诗的意思即是:1.读书必须要静下心,心静自然能讲文章理解透彻;
2.好好玩味其中的意蕴,所谓的意味深长;
3.读不懂得地方可以先行放过,不要走死胡同;
4.相反的,在重点之处则应该仔细思量、考虑。
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提问)
明确:作者引用了大量诗句,旁征博引,提出了需要论述的对象:“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
引用的作用:引出话题 2.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它们的关系如何?(提问)
明确:树、木、树叶、木叶、叶、落木。“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
3.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提问)
明确:“木叶”、“落叶”、树叶”、“落木”等,其实主要是承接上面所提到的几个对象。几者的主要区别关键字在木字。归纳起来就是:用落木舍“木叶”。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我们注意木字为诗人们所喜欢的原因。
小结: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
4.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提问)
明确: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引用的作用:以诗歌作为例证。
5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提问)
明确:“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意即对第一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6.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提问)
明确: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
小结:第四至第六段主要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论述,找到相关的答案,即术“的两个艺术特征。
7.最后一段是作者在分析论述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结论:艺术形象的领域中,概念相同字不同,其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文章一至三段叙述现象,提出问题,四至六段分析现象,论其本质,由现象到本质,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论证方法。
总结:通过从上面两个的解读,希望对同学们解读相关的社科类文章有一定得帮助,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整体把握、咬文嚼字。
七、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阐述了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八、写作特点 (1)选题小、论理深。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
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这样,言近而旨远,深入而浅出。
(2)逐层剥笋探究。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3)颇富文化内涵。这是一篇诗论,作者不仅深谙诗歌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平添了文化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受到美的熏陶。
九、补充资料 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十、总结全文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同学们在网络上搜集一下有关“梅”的诗歌,写一篇鉴赏性的小议论文。
课后训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调查表明无论大学生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都需要凭借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B.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乘T168次列车从北京西站进京随后搭乘中铁快运专车,在首都特警的护送下开往首都博物馆。
C.新加坡是易受全球需求波动影响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全球需求低迷形势的到来,令新加坡1月腓石油国内出口量骤降。
D.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答案及解析:D A语序不当,应改为“大学生无论在校成绩多么优秀”。
B.搭配不当,句子主语为“文物“,应改为“在首都特警的护送下被运往首都博物馆”。
C.成分残缺,去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