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常识和安全用电 第一章 1.1 电工常识 1.2 安全用电 1.1 电工常识 1.1.1 绝缘、屏护、间距及安全标志 绝缘、屏护和间距都是安全防护措施,其目的是防止因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事故,并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
1.1.1.1 绝缘 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实现带电体相互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电流按指定路径通过,确定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工作,防止触电。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玻璃、云母、木材、塑料、胶木、布、纸、漆、六氟化硫等。绝缘性能主要由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绝缘电阻大小用兆欧表测量;
耐压强度由试验确定;
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分别由泄漏试验和能耗试验来确定。
绝缘电阻是指施加在绝缘材料上的直流电压与泄漏电流之比,是最基本的绝缘性能指标。应当注意,绝缘材料在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机械损伤的作用下会降低或丧失绝缘性能。
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根据被测对象的不同选用不同电压等级的兆欧表:
(1)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线路,采用500V 兆欧表。
(2) 500V 以下至100V的电气设备或线路,采用1000V兆欧表。
(3)3000V以下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线路,采用1000V兆欧表。
(4)10000V以下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线路,采用2500V兆欧表。
(5)10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或线路,采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1.1.1.2 屏护 屏护就是用防护装置(遮栏、护盖、箱子等)将带电部位、场所或范围与外部隔离开来,其目的是防止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无意进入危险区,并且使人意识到危险而不会有意识去触及带电部位,还可以防止设备之间或线路之间由于绝缘强度不够、间距不足而发生其他事故。
屏护装置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如配电装置的遮栏、开关的盒盖就属于永久性屏护装置,而检修工作中和临时设备中的屏护则属于临时性屏护装置。
屏护装置应按电压等级的不同而设置。开关电器的可动部分不能包以绝缘,需要设置屏护装置,如瓷底胶盖闸刀开关的瓷底与胶盖,铁壳开关的铁壳等。某些裸露线路,如人体可能触及或接近的行车滑触线、母线也需加装屏护装置。高压设备不论是否绝缘,均应装设屏护或采取它防止接近的措施。
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安装在室外的变压器,以及安装在车间或公共场所的变配电装置,均须装设遮栏或栅栏作为屏护。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1.7m:对于200V、380V低压设备网眼遮栏与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
10kV设备则不宜小于0.35m,20~35kV设备则不宜低于0.6m。室内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2m,室外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5m。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栅栏与低压裸线导体距离不应小于0.8m ,室外变配电装置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5m。变压器室进出风口均应装设铁丝网,网孔应不大于10×10mm。
屏护装置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对所用材料的电气性能没有严格要求。但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以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1.1.1.3 间距 安全间距是在检修中,为了防止人体及其所携带的工具接近或触及带电体而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以及安装的方式等因素。
低压工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架空线路附近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包括被吊物)与低压线路的最小距离为1.5m。如不足上述数值时,临近线路则应停电。
工作中使用喷灯或气焊时,其火焰不得喷向带电体,火焰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下例数值:
10kv及以下 1.5m 35kv 3.0m 1.1.1.4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安全标志可提醒人们注意或按标志上注明的要求去执行,是保障人身和设施安全的重要措施,一般设置在光线充足、醒目、稍高于视线的地方。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为了使人们能迅速发现或分辩安全标志和提醒人们注意,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82)中已规定传递安全信息的颜色。安全色规定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其含义及用途见表1-1。
表1-1 颜色 含义 红色 禁止、停止 红色也表示防火 蓝色 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 警告 绿色 提示、安全状态、通行 为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叫对比。国家规定的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安全色与其对应的对比色是:红-白,黄-黑,蓝-白,绿-白。
黑色用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白色作为安全标志红,蓝,绿色的背景色,也可以用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GB2681-81)中规定:电器母线和引下线应涂漆,并要按相分色。其中第1相(L1)为黄色;
第2相(L2)为绿色;
第3相(L3)为红色;
涂漆的目的是区别相序,防腐浊和便于散热。
该标准还规定:
1.交流回路中零线和中性线用淡蓝色,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双芯导线或绞和线用红,黑并行。
2.直流回路中正极用棕色,负极用蓝色,接地中线用淡蓝色。
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93)中特别强调在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线或零线。
1.1.2 线路装置安全 线路装置要求:安全可靠,布线合理,便于维修,美观整齐。线路装置若不按规程装设,不符合安全要求,就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电气事故。
1.1.2.1 电气线路绝缘强度要求 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应满足相间绝缘和对地绝缘的要求。线路绝缘强度除需保证正常工作外,还应经得起过电压考验。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一分路以及总熔断器至分熔断器的线路,新装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原有线路,导线与导线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38MΩ;
导线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22MΩ;
采用特低电压线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22MΩ。
1.1.2.2 导线截面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能达到安全运行,降低电能损耗,减少运行费用的效果。导线截面的选择可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确定:
1. 安全载流量 导线允许通过的长期最大电流值称为连续允许电流值,也称作安全载流量。
(1)照明、电热负荷 导线安全载流量 所有电器的额定电流之和 若大楼、建筑群以及较大用户装接容量较大时,可考虑0.8及以上的需要用系数K1。即 照明、电热配电干线截面可按计算负荷电流 选择,但分支线路应按装接容量计算。
照明每一分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超过15A,装接灯头数和插座总数一般不超过25只;
每一分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不应超过30A,装接插座数一般不超过6只。
(2)动力负荷 ①一台电动机的导线安全载流量该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②多台电动机的导线安全载流量容量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其余各台电动机的计算负荷电流。
(3)计算负荷电流的计算方法:
①统计所有装接设备的额定容量之和 ②把全部装接容量换算成电流;
③考虑同一时间内的最大需要用量(即需用系数K1);
④考虑发展因数,一般加20%左右的裕度(即发展系数K2)。
即:
则:
2. 线路电压降 电能在导体中传输会产生电压损失,因此,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必须校验线路电压损失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线路电压降一般不宜超过5% 。
3. 机械强度 导线安装后运行过程中,要受到外力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导线时,必须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 。
4. 与熔体额定电流或开关整定值相配合 导线安全载流量应与保护该线路的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或开关整定值相配合,当发生过负荷或短路时,熔断器内的熔体应能迅速熔断,而不损坏导线。
1.1.2.3 布线方式 布线方式通常有暗敷线路和明敷线路两种,暗敷线路是指线路装置埋设在建筑物内或埋设在地下。明敷线路是指线路装置设在建筑面上。在一般用电环境中,明敷线路用得较为普遍,通常有护套线,瓷瓶瓷柱,明管线,桥架线路等几种。
1. 护套线布线 护套线分为塑料护套线、橡套线和铅包线三种,铅包线价格较贵,目前普遍采用塑料护套线。塑料护套线是具有塑料保护层的双芯绝缘导线,防潮、耐腐蚀、安装方便,主要适用于室内明敷。
护套线布线的一般要求如下:
(1)最小截面 户内使用时,铜芯线不得小于1.0mm2,铝芯线不得小于1.5mm2;
进户线采用护套线的应用铜芯线,且截面积不小于2.5mm2。
(2)连接 护套线的连接必须采用接线盒或在其他电气装置的接线端子上连接。注意,不允许直接在护套线中间剥切分支。
(3)支持点 护套线直线部分两个支持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0.2m;
转角部分前后须各装一个支持点;
两根护套线十字交叉时,叉口处的四方各应安装一个支持点;
进入木台前,应安装一个支持点;
在穿入管子前,或穿出管子后均需要装一个支持点。
(4)离地要求 护套线线路离地面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15m。在穿越楼板的一段及在离地0.15m以下部分的导线,应加装钢管或硬塑料管保护,以防导线遭受机械损伤。
(5)护套线敷设时的其它注意事项:
护套线允许穿入空心楼板的空腔内,但必须保证护套层完整无损。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埋入抹灰层内。
塑料护套线严禁直接放入吊平顶,护板墙内。
敷设塑料护套线严禁有扭绞、死弯、绝缘层破损和护套断裂等缺陷,转角内径应大于线宽的6倍。
2. 瓷瓶布线 瓷瓶线路是用碟形瓷瓶支持绝缘导线,沿建筑面布线的一种无杆明线架空线路,适用于室内外布线。由于导线全部敷设在空间,所以人体和物体容易碰触的场所不宜采用。
瓷瓶布线的一般要求如下:
(1)导线截面 瓷瓶线路最小截面:室内敷设时,铜芯线不得小于2.5mm2,铝芯线不得小于4.0mm2;
室外敷设时,铜芯线不得小于2.5mm2,铝芯线不得小于6.0mm2。
(2)离地要求 室内瓷瓶线路的离地要求:水平布线时不得低于2.0m;
垂直布线时不得低于1.3m。低于1.3m的垂直部分,必须用钢管或硬塑料管保护。室外瓷瓶线路的离地要求:水平布线或垂直布线均不得低于2.5m。
3.管线布线 管线布线是用钢管或硬塑料管作导线保护管所敷设的线路。钢管布线有防潮、防火、防爆等性能。硬塑料管线布线有防潮、抗酸碱、耐腐蚀等性能。穿管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交流500V,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加装接线盒,穿管线的最小截面:铜芯绝缘线应不小于1.0mm2。管内导线一般不得超过10根,不同电压、不同电度表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一个交流回路的所有导线,应穿在同一根管内,钢管内不允许穿单根导线,但直流回路及接地线除外,管内导线总截面(包括绝缘层),不得超过管子的有效截面的40% 。
4. 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通常埋设在地下或管道中,也有埋设在电缆沟槽内。电缆线路由于不易受外力破坏和环境影响,故障少,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因此,适合用于有腐蚀性气体,易燃易爆等场所。
(1)直埋电缆 ①非铠装电缆不准直接埋设 ②直埋电缆沟底应平整,无硬质杂物。沟深不应小于0.7m,在沟底应铺100mm厚细土,电缆上再铺100mm厚细土,再加混凝土盖板或加标准砖保护。
③直埋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时,如果电缆用石棉,水泥管保护,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采用隔热层保护时,应超出热力管够两侧各1m。
④电缆穿越道路,建筑物和引出地面高度2m以下的部分,均应加保护管。保护管的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一根保护管只准穿一根电缆。
⑤多根电缆并列直埋时,线间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0mm。沟中并排埋设的电缆,由于散热影响,原允许载流量应适当降低,并排埋设的电缆不宜超过6根。
(2)电缆的连接要求 电缆端头和电缆接头,必须封闭严密,填料灌注饱满,无气泡,无渗漏现象。电缆头的安装须牢固可靠,相序正确。直埋电缆接头的保护设施要完整,标志准确清晰。
铠装电缆或铅包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Ω。
1.1.2.4 线路保护 为了使配电线路能安全可靠地运行,线路中需加装电气设备保护装置,其中常用保护装置有熔断器和自动空气开关等。
1. 熔断器 熔断器是对线路和电气设备起短路或过负荷保护作用的装置。
常用的熔断器有RC1A系列瓷插式熔断器RL10系列螺旋式熔断器;
RM10系列管状式熔断器和RT0系列封闭式管式熔断器等。熔断器具有反时限特性。
(1)熔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①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指熔断器长期工作所能承受的电压。
②额定电流 熔断器额定电流取决于熔断器各部分长期工作所允许的温升。熔体额定电流取决于熔体的最小熔断电流和熔化因数。
③分断能力 分断能力是熔断器所能分断的最大短路电流值,取决于熔断器的灭弧能力。它是熔断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熔体额定大小无关。
(2)熔断器的选用 熔断器应根据线路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来选用,并按电网电压选定熔断器的额定电压。
选用熔断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熔断器的保护特性必须与被保护对象的过载特性有良好的配合,使其在整个曲线范围内获得可靠的保护。
②熔断器的极限分断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所保护电路可能出现的短路冲击电流的有效值,否则就不能可靠的保护电路。
③在配电系统中,各级熔断器必须相互配合以实现选择性,一般要求前一级熔体比后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大2~3倍级。
④只有要求不高的电动机才采用熔断器作过载和短路保护,一般过载保护最宜用热继电器,而熔断器则用作短路保护。
(3)熔体的选择 熔断器选定后即可选择熔体额定电流。熔体额定电流应满足正常工作电流及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① 对负载比较平稳的照明、电热设备,熔体的额定电流:
② 对单台有冲击起动电流的电动机,熔体额定电流为:
③有多台电动机共用的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式中:
——容体额定电流;
——容量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所有用电设备额定电流之和;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其余各台电动机计算负荷电流。
(注:计算方法可参考导线截面的选择,但必须注意,不要考虑发展系数K2)
式中(1.5~2.5)为起动系数。当空载或起动时间很短的电动机,起动系数可取1.5;
当轻载起动或起动时间不长的电动机,起动系数可取2;
当重载起动、起动频繁或起动时间较长的电动机,起动系数取2~5。
④熔断器的电流等级 熔体选定后,即可以确定熔座或熔管的电流等级。熔座或熔管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熔体的额定电流。如15A熔体,可选用RC1A-15,也可选用RC1A-30。
⑤熔断器的安装和维护 A. 安装熔体时必须保证接触良好,并应经常检查。
B. 熔断器及熔体均必须安装可靠。否则一相断路,就会使电动机因缺相运行而烧坏。
C. 熔断器应装在各相相线上。在单相三线,三相四线的中性线上严禁装设熔断器。
D. 更换熔体时要切断电源,以防带电操场作引起触电事故。换上的熔体应同规格,同材料,切不可任意加粗或更换为其它材料的熔体。
2. 自动空气开关 自动空气开关通常用作机械设备的引入电源开关和不频繁起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开关。其作用是当电路发生严重过载、短路及欠压、失压等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故障电路,有效地保护串接在它后面的电气设备。
自动空气开关有DW系列框架式与DZ系列塑壳式两种。DW系列框架式自动空气开关,主要用作配电线路的保护开关;
DZ系列塑壳式自动空气开关,既可作配电线路的保护开关,也可作电动机、照明、电热等电路中电器的总控制开关。
(1)自动空气开关的选用 自动空气开关选取用时按照以下步骤:
A. 根据线路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确定开关的容量等级。 B. 根据电气装置选定框架式或塑壳式自动空气开关。对电动机不频繁起动、线路容易发生断相故障的场合,应选用塑壳式自动空气开关。
C. 根据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选择开关的极限分断能力。极限分断能力要大于或等于电网的短路电流,以保证安全可靠的分断。
(2)DW10系列自动空气开关 选用DW10系列自动空气开关作线路保护开关时,除符合上述三项要求外,还要选定过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过流脱扣器可调节范围是其额定电流的1~3倍。如果整定值选得太大,将不能与前级熔丝配合。反之,整定值选得太小,可能会影响最大一台电动机的起动。选定整定值时应按下式确定:
瞬时动作过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 式中:1.1——动作整定值间的误差系数;
——计算负荷电流;
K起动系数:笼型电动机取12;
绕线型电动机取5。
(3)DZ10系列自动空气开关 DZ10系列自动空气开关的过流脱扣器有电磁式和热脱扣式两种(即复式脱扣式)。电磁式脱扣式是瞬时动作,起短路保护作用,动作值是可调的。热脱扣器是延时动作,起过载保护作用,当无脱扣器时,自动空气开关只能当作闸刀开关使用,不能自动分断故障电流。
1.1.2.5 线路装置的维护保养 对线路装置的维护保养,实质上是对运行线路的检查和监护。因此,专职电气工作人员应经常注意下列各项内容:
1. 整个线路有无盲目增加用电设备或擅自装拆更换开关等保护电器;
2 .有无擅自更换熔体现象,包括熔体材料、熔体规格等;
3. 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有否松动或脱落;
4. 导线绝缘层有否破损;
导线连接点有无过热或松动现象;
监视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有无过载等现象。
1.1.3 电气设备安全 用电设备必须正确选用、安装、使用及维护,才能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和其他电气事故。
1.1.3.1 电动机的选用与安装 在工农业生产机械及日用电器中广泛应用电动机进行驱动,因此,电动机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种。交流电动机又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其中笼型异步电动机用得最广泛。选用电动机应当考虑环境条件、安装方式、生产机械的工作状况、功率、转速和调速要求等因素。
首先要根据工作环境的触电危险性程度,选择适当的防护型式。例如:在潮湿、多尘场所或户外使用,应选用封闭式电动机;
在有可燃或爆炸性气体的环境,应选用防爆式电动机等。其次是电动机功率必须与生产机械的载荷及其持续和间断的规律相适应。还要考虑温升,B级绝缘是按照环境温度40度设计,电动机绝缘等级与最高允许温升关系见表面1~2所示。若定子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升,用电阻法测量B级绝缘为80摄氏度,则说明,用电阻法测量时,定子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度为120摄氏度。
表1-2 三相异步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升(摄氏度)
(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
电动机必须牢固地安装在生产机械或其他非燃材料的基座上。安装时应首先了解电动机铭牌上的各种技术数据。
1. 根据铭牌数据可计算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计算公式为: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IN计算公式为:
式中:
—电动机额定功率(单位:W);
—电动机额定电压(单位:V);
—功率因素(按铭牌三相电动机取0.85;
单相电动机取0.75);
—效率(按铭牌三相电动机取0.85,单相电动机取0.75)。
2.电动机的接线和导线的选择需注意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接线应与线路相适应。
目前电动机铭牌上给出的接法有两种:
一种是额定电压380/220(V),接法为星/三角。这表明定子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是220V,如果电源线电压是220V,定子绕组则接成三角形;
如果电源线电压是380V则应接星形,不可接错,否则每相绕组电压大大超过其额定电压值,电动机将被烧毁。
另一种是额定电压380V ,接法为三角形。这表明定子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值是380V,适用于电源线电压为380V的场合。可作三角形接法直接起动,或星/三角降压起动。
电动机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其最小截面规定:铜芯绝缘线不应该小于1.0mm2;
铝芯绝缘线不应该小于2.5 mm2。
另一种是额定电压380V ,接法为三角形。这表明定子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值是380V,适用于电源线电压为380V的场合。可作三角形接法直接起动,或星/三角降压起动。
电动机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其最小截面规定:铜芯绝缘线不应该小于1.0mm2;
铝芯绝缘线不应该小于2.5 mm2。
3. 绕线转子型电动机转子和起动变阻器的导线截面,应按下列要求选择:
(1)起动后转子电刷短接 轻载起动电动机的导线安全流量:
—转子额定电流 重载起动电动机的导线安全流量: (2)起动后转子电刷不短接 导线安全载流量转子额定电流 即:
1.1.3.2 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可用作直接频繁起动、可逆及远距离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还可用于额定电压为380V,三角形接法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降压起动中。用交流接触器控制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时,必须加装过负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B. 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圈的电压必须与使用要求相符。
1.1.3.3 瓷底胶盖闸刀开关(又称开启式负荷开关)
主要用作电气照明,电热线路的控制开关。三极瓷底胶盖开关,除易燃易爆,潮湿腐蚀和有导电粉尘飞溅的场所外,可作容量在3KW及以下,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操作开关。但选用时,应使开关的额定电流不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5倍(即:)。
安装瓷底胶盖闸刀开关,应做到垂直安装,使开关操作方向从下向上为合闸,不允许平装或倒装以防止产生误合闸。接线时,电源进线应接在刀开关静触点的接线端子上,负载应接在熔断器的出线端子上,当开关分闸后,在动刀片和容体上不带电。当开关用作电力负载的操作开关或照明、电热负载的总开关时,应将开关内熔体直连,并在其进线端加装容断器。
1.1.3.4 电动机的保护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动机应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应有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对不允许自起动和直接起动的电动机还应有失压(零压)保护。热继电器是电动机常用的过负荷保护电器,选用时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
1. 保证电动机不会超过极限容许能力而烧毁;
2.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
3. 能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起动。
当电动机过载20%时,为充分发挥其过载能力,允许它持续一段时间,单不宜太久。当过载达6倍整定电流时,要求热继电器于5秒之后动作。因电动机起动时,一般为其额定电流的6倍,而起动又是正常情况,电动机的起动时间一般小于5秒,故此特性是准确和可靠的。为防止某一相熔体熔断而导致断相运转,应采用差动式断相保护热继电器。
1.1.3.5 照明装置 照明所需的光源,以电光源最为普遍。电光源所需的电气装置统称为照明装置。电气照明是工业企业用电的一个组成部分。
1. 照明装置的选用 照明装置一般都由灯具、灯头、线路、开关等组成。不同的场所照明装置的选用要求如下:
(1)
潮湿场所 隧道和地沟等,应视具体情况采用各种防潮灯。如果环境中水蒸汽密度不大的场所可采用散照型防水防尘灯或圆球型工厂灯,也可以采用带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灯具或防水灯头灯座等。如果环境中水蒸气特别大,宜采用投光灯远照或带反射罩灯具、装设在加密封玻璃板的墙孔内。
(2)
尘埃较多的场所 应采用防尘灯具,如双罩型工厂灯,圆球工厂灯等。
(3)
有爆炸危险和火灾危险的场所 应采用防爆式灯具和密闭型灯具,采用防爆式开关,或将开关装设在室外或其它地方。
1.1.4 接地与接零 在工程上,接地和接零应用极为广泛。接地和接零可分为工作接地、工作接零、检修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等多种。后两种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
1.1.4.1 保护接地、接零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1. 保护接地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等)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致触电事故,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部分如外壳、金属构架和操作机构以及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等都应妥善接地。电压在100V以上任何形式的电网中,均需采用保护接地(称之为IT系统)作为保安技术措施,如图1-1所示。
保护接地的原理是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以保证发生故障时,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电动机采用保护接地后,若一相绕组因绝缘损坏而碰壳,即与外壳短路,此时工作人员如触及带电的设备外壳,因接地电阻大远小于人体电阻,大部分电流流入接地极,而通过人体的电流极其微小,从而保证了人身的安全。
2. 保护接零(接中线)
在电源电压低于1000V、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应采取用保护接零,即把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源的中性线(零线)相联接。图1—2所示,称之为TN—C系统。这种系统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合用一根零线(用PEN表示),在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一般工业中应用。保护接零的原理:当某电动机一相绕组碰壳时,则该相与中性线间短路,使熔断器动作,切断电源。单相电器具如使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时,正确的接线应将用电器具的外壳用导线接在粗脚上,通过插座直接与零线(或接地线)相接。
在中性点未接地系统中,绝对不容许采用接零保护。因为系统中的任何一点接地或碰壳时,都会使所有接在零线上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上呈现近于相电压的数值,这对人身是十分危险的。
还必须指出:380V/220V三相四线系统与人的接触机会最多,生产、生活中都能遇到,所以需采用更为稳妥的保护安全措施。不论系统中性点接地与否,严禁同一电网一部分设备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当实行保护接地的某设备绝缘损坏时,该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为,如时,。这时,实行了保护接零的所有设备上承受的电位是危险电位,约UP/2。若人接触到设备外壳,是不安全的。
在保护接零系统中重复接地的作用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减轻零线断线时的危险性,确保接零安全可靠。当系统中发生零线断线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人与断线处后面的电气设备接触时的安全。
重复接地还可以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如在架空线路进户线的人口附近,架空干线或分支线的终端处的重复接地。线路的重复接地可以将沿线侵入的雷电波导入地中。重复接地的正确接法如图1—3所示。
1.1.4.2 接地装置和接零装置的安装与施工 1. 接地体的构造与安装 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尽量利用自然接地体,以便节约钢材。可以用作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自然接地体有:埋在地下的金属水管,建筑物的金属构架,有金属外皮的电缆,埋在地下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人工接地体一般用镀锌钢管、镀锌角钢或镀锌圆钢等制成。禁止在地下用铝导线作为接地线。垂直的接地体多用50×50×5mm角钢,接地体长2.5m,端部削尖,打入地中。
(1)管形接地体一般用直径50mm、管壁厚度不小于3.5mm、长2.5m的钢管制成,将其一端打扁,打入地中。
地下的金属接地体,其顶端应埋设在地下0.8m左右,一般不应小于0.6m。
(2)水平接地体用扁钢或圆钢等材料。扁钢的厚度不应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48mm2。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
(3)接地线相互间的联接以及和接地体的联接,应采用搭接焊。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宽度的2倍,并至少焊接三个棱边;
圆钢的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角钢或钢管的焊接,除应在其接触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焊上由扁钢弯成的直角形(或弧形)卡子与角钢(或圆钢)焊接。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油防腐。
(4)接地体的数量由接地电阻值来决定,但不能少于两根,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应增加接地体。接地体的形式很多,有水平放射线形、环形和混合形等类型。
2. 接地线的敷设 接地线的敷设包括接地极间联接用的扁钢及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的敷设。
(1)接地线应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结构如金属梁柱、吊车轨道等;
其它如配线的钢管,电缆的铅包皮、铝包皮等也可以利用。如果不能利用上述导体时,就应另设接地线。常用的人工接地线为:室内用φ5~φ8mm的圆钢或25mm×4mm的扁钢;
室外用φ14mm的镀锌圆钢或40mm×4mm的镀锌扁钢。接地线间的联接和与接地体的联接均采用搭接焊,凡焊接处均刷沥青漆防腐。为了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宜采用钢接地线或接零线,有困难时可采用铜、铝接地线或接零线,室内明设的导体最小尺寸为:铜线4mm2,铝线6mm2。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接地线。
(2)外接地干线与支线一般敷设在土沟内。敷设接地线以前,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与走向挖掘土沟,沟的深度一般为0.7m,宽约0.4~0.5m,然后将扁钢(或圆钢)埋入。在接地线与管道、电缆等交叉的地方,接地线应套上钢管。
(3)室内的接地线多为明设。有时,与设备联接的支线需穿过地面,此时可将接地线埋设在混凝土地坪内。当接地线沿墙直线敷设时,固定接地线的支架其间距约在500-1000mm之间,当接地线转弯敷设时,在距转角处1000mm以内的地方应设支架,接地线的支架与地面的距离应在300-800之间。地线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联接可以用焊接和螺栓联接两种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必须保证联接牢固、可靠。
3. 接地电阻的测量 接地电阻就是接地装置和大地间的电阻。包括:接地导线的电阻、接地体本身的电阻、接地体和土壤间的接触电阻和大地电阻。接地电阻主要指接地电流流入土壤中时,土壤呈现的电阻。一项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测量接地电阻,如不合要求,应采取增加接地极数量或减小土壤电阻率等措施,使其达到要求。
1.1.5 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装置是低压电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电器装置。它主要作用是防止由漏电造成触电事故和防止单相触电事故;
其次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火灾事故以及监视或切除单相接地故障。漏电保护器一般有触电保护和过压保护两种功能,也有带短路保护和断路保护功能的装置。漏电保护器主要适用于低压系统,在高压供电系统中,它可用于绝缘监视的检漏等。
1.1.5.1 漏电保装置的分类 按信号检测原理分为电流型、电压型和脉冲型三种。电流型反映零序电流的大小,以零序电流为动作信号,零序电流型还可分为互感器式和无互感器式两类,无互感器零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即为泄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只适用于不接地系统,对单相漏电起保护作用;
电压型反应对地电压的大小,电压型漏电保护器是以金属外壳对地电压为基础的保护器。一端接设备金属外壳,另一端接地形成主保护电路,将其常闭触头接入设备控制电路。当电压继电器动作时,设备断电从而起到漏电保护作用;
脉冲型反映漏电电流的突然变化值;
漏电保护电器按结构分为电磁式和电子式两大类,电磁式漏电保护器由检测元件检出的漏电信号,直接通过电磁元件自动切断电源;
而电子式是由检测出的漏电电流,经过电子放大器间接推动执行元件切断电源。他还可按动作电流大小分为高灵敏度、中灵敏度和低灵敏度三种类型。
1.1.5.2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是把漏电电流和触电电流转变为信号输出,再把这个信号放大、转换和传递,然后促成执行机构动作来切断电路电源,从而保护触电者和电器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漏电保护+接地(或接零)保护”的方式,可以弥补接地和保护接零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安全用电水平。但不能认为设立了漏电保护器就可以取消接地(接零)保护。
1. 三相线路漏电保护原理 从所周知,三相交流负载不平衡时,零序电流随即产生,即 因此,在上式说明三相交流电路中,如因某一相绝缘损坏而漏电,使得三相电流有效值不相等,此时用电设备如采用星形接线方式,零线将有电流产生,可经过检测机构将此电流转变为信号输出。经过对电流信号的放大、中间传递与转换,促成执行机构自动切断电源。这种漏电保护即为电流动作型。
2. 单相线路的漏电保护原理 单相线路正常工作时的线电流和经过负载回到电流中线的电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当负载侧线路发生触电、漏电或接地故障时,由于触电电流或漏电电流的存在,流进进线和流回中线的电流不相等,可转变为信号输出。某些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时,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但当绝缘不正常,其运行设备外壳漏电,接地电阻中流过漏电流,设备外壳对地产生电压。根据电压信号原理自动切断电源,这种漏电保护称为电压动作型。
该类装置用零序电流互感器作为漏电信号的检测机构。按其中间机构可分为电磁脱扣型、灵敏继电器型、电子放大器型三种。图1-4是三相线路漏电保护原理图,三根相线和中线同时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TAZ。正常情况下,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没有电流输出,执行机构不动作。当任一相发生触电、漏电或接地故障时,漏电电流经人体和大地返回到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形成闭合回路。这时TAZ的一次侧有励磁电流,在环形铁心中产生磁通,使二次侧绕组感生二次电压,此电压经放大元件放大后输出加并在脱扣机构3的线圈上,当线圈上产生的电流足够大时,推动脱扣机构动作,切断电源。电路中按钮和电阻器组成实验回路1,用于检验保护器动作过程。
单线路漏电保护原理与三相线路漏电保护原理相似。图1-5是DZL18-20型单相集成电路漏电保护器原理图。
当正常用电时,无漏电现象,,,这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形成的磁通,故二次回路没有输出,放大器不起作用,漏电脱扣器不动作,主开关保持在闭合位置。当对地有一漏电电流时,即,这时TAZ铁心中合成磁通,其二次绕组内就产生一个感应电流,即有一个电压输出。这个电压经过放大器放大,加到执行元件(漏电脱扣器)上,推动主开关,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目前,这种电器已在办公室、旅馆、饭店、家庭住户的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15mA、30mA。
1.1.5.4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与安装 1.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选用时首先进行质量检查,一般漏电保护器均备有实验按钮,凡发现按下实验按钮而保护器不动作者,就必须停止使用。
其次,选用时应按使用场合、设备本身的泄漏电流大小及保护对象(分级)详加考虑,以免漏电保护器拒动、误动。目前我国产品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值有15mA、30mA、50mA、70mA、100mA等,可根据安全用电防护要求及其他因素,进行选择。
对于配电母线总保护或总干线路保护(即一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带有短路保护的漏电断路器,动作电流整定值应选择在100mA左右。此时基本上可杜绝人体触电死亡事故的发生。
对于中小型工厂的车间、居民区等场所,线路保护(即二级保护)用的漏电保护器,如果电路中己有短路保护器,则选用漏电开关,常选用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的乘积来确定其整定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该级漏电保护的整定值应为30mA·s为人体触电安全电流。
对于实验室、化验室、研究所、医务室、办公室等场所及每台用电设备线路保护(末级或三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可使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及插座,整定电流值应根据使用场所选择如下:
在特别潮湿处、有腐蚀性蒸汽和气体的场所及医疗电器设备等,通常应安装漏电动作电流为6mA的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在高空作业或河边使用的电器设备、游泳池的照明线路,即使在工作电压较低的情况下(如36V),仍应安装6—10mA的漏电保护器。
对于移动式及携带式设备,一般推荐采用15mA以下快速动作漏电保护器。
对于水泵、排风机、压缩机等固定设备,如果考虑装设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的选择与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有关。当接地电阻在500Ω以下时,单机配用时可选用30mA的漏电保护器;
多台设备或额定电流大于100A时则选用50~100mA的漏电保护;
当接地电阻为100Ω以下时,可选用200~500mA的漏电保护器。
办公室、民用住宅建筑居室中使有的家用电器,宜在进户线的电度表后装一台漏电保护器,以预防触电为主,且要求动作灵敏。一般家庭用户,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宜选用6~15mA;
对于使用电热设备的家庭(漏电流变化在1.8~20mA),其漏电保护器动作宜选为6~30mA。
2. 安装与接线 电子式漏电保护器的辅助电源均取自被保护的电源,为此应该按装在熔断器的前面,即电源→漏电保护器→熔断器→用电设备,而不能安装在熔断器之后。因为一旦零线熔丝熔断,保护器将失去辅助电源,无法使操作机构动作,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但是电磁式漏电保护器可以安装在熔断器后。
新安装或使用一个月后,应在带电状态下,按动试验按钮,以检查漏电保护器性能是否正常可靠。
漏电保护器的接线的原则如下:
漏电保护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的外露导电体应用接地线(PE)联接至接地极上。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整个系统接零的TN系统中,工作零线一定要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而保护零线在正常工作时,不能有电流流过PE线,因此PE线一定不能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
不带单相负载的动力线为三相对称的负载线,其零线不应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因此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器即可。
装设漏电保护器对电网接线的要求如下:
三级漏电保护器只能用于保护三相线路,单相线路要用两极漏电保护器分开保护。
应尽量均衡分布各相负载:被保护的设备(已使用漏电保护器)与未被保护的设备不能共用接地极,以免失去保护作用。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后,零线不得重复接地,因为即使电网处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三相负载也不可能完全对称,即,此三相不平衡电流将经过零线返回电源中性点,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为,保护器不会动作。假如有重复接地,流经零线的电流则不再是。而是,此时,保护器就会发生误动作。若线路需要进行重复接地,其接地点只能选在工作零线的输入端。
各被保护支路均应有其专用零线,每一分支保护的线路均必须有自己的专用零线,而且它们既不允许互相联结,也不允许就近支接,否则保护器将发生误动作,无法正常运行。
1.2.1 关于人体触电的常识 人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导电体,当人体接触带电部位而形成电流回路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对人的肌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伤害的程度与触电的种类、方式及条件有关。
1.2.1.1 触电的种类 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人体通电后,体表虽没有损伤痕迹,但已造成内部器官损坏,使人呼吸困难,严重时造成心脏停跳而死亡。触电死亡绝大部分由电击造成;
电伤则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表现为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严重时也能致命。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危险越大;
触电时间超过人的心脏搏动周期 (约为750ms)或者触电正好开始于搏动周期的易损伤期时、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为危险;
4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直流电流与较高频率电流的危险性则小些;
男性、成年人、身体健康者受电流伤害的程度相对要轻一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等于触电电压除以人体电阻(I=U/R)。人体电阻与其身体自然状况、人体部位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通常可按1000~2000欧母考虑,人体电阻越大,受电流伤害越轻。细嫩潮湿的皮肤,电阻可降至800欧母以下。接触的电压升高时,人体电阻也会大幅度下降。
据有关资料,1mA左右的工频交流电流流过人体,就会使人体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
10~30mA的电流通过人体,便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触电者已不能自主摆脱带电体,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
电流达到50mA以上,就会引起触电者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
100mA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
1.2.1.2 触电的方式 1. 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如人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到一根火线,而另一部位与地接触(或不采取绝缘处施而站立于地面如图1-6)。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这是常见的触电方式。如果系统中性点接地,则加于人体的电压为220V,流过人体的电流足以危及生命。中性点不接地时,虽然线路对地绝缘电阻可起到限制人体电流的作用,但线路对地存在分布电容、分布电阻,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触电电流仍可达到危害生命的程度。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均比单相触电时要高,危险性更大。如图1-7。
3.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 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 (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其电位分布以接地点为圆心向周围扩散,一般距接地体20m远处电位为零。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就会承受一定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如果人站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就会有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如图1-8所示。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土壤电阻率、设备接地电阻及人体位置有关。当接地电流较大时,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会超过允许值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特别是在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或雷击时,会产生很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1.2.2 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 1.2.2.1 安全电压 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承受的电压越低,触电伤害越轻。当电压低于某一定值后,就不会造成触电事故。这种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均不造成伤害的电压值,称为安全电压。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有50V,40V,36V,25V,24V等。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V,25V以下电压可不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我国规定l2V,24V,36V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不同场所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等级不同。
在湿度大、狭窄、行动不便、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场所 (如金属容器内、矿井内、隧道内等)使用的手提照明,应采用l2V安全电压。凡手提照明器具,在危险环境、特别危险环境的局部照明灯,高度不足2.5m的一般照明灯,携带式电动工具等,若无特殊的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措施,均应采用24V或36V安全电压。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规定的安全电压下工作,也不可粗心大意。
1.2.2.2 安全用具 电工安全用具是用来直接保护电气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用具,常用的有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棒等。
绝缘手套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用于操作高压隔离开关、油断路器等设备,以及在带电运行的高压电器和低压电气设备上工作时,预防接触电压。绝缘手套有高压、低压两种,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有无穿孔、损坏,且不能使用低压手套操作高压设施等。
绝缘靴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种橡胶制成,用于带电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或低压电气设备时,防止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使用绝缘靴前也要进行外观检查,不能有穿孔损坏,使之保持在绝缘良好的状态。
绝缘棒又称绝缘杆、操作杆或拉闸杆,一般用电木、胶木、塑料、环氧玻璃布棒等材料制成。主要用于操作高压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和拆除临时接地线以及测量等工作。常用的规格有:500V,l0kV,35kV等。
使用绝缘棒要注意下几点:一是表面要干燥、清洁;
二是在操作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垫上;
三是绝缘棒规格应符合规定,不能任意取用。
1.2.3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触电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情况。直接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
间接触电指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才带电的金属导体。
1.2.3.1 触电的原因 引起触电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触电原因可归纳为以几个方面:
1. 线路架设不合规格 线路架设不合规格有:室内外线路对地距离、导线之间的距离小于容许值;
通信线、广播线与电力线间隔距离过近或同杆敷设;
线路绝缘破损;
有的地区为节省电线而采用一线一地制送电等。
2. 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 带电操作,不采取可靠的保安措施;
不熟悉电路和电器,盲目修理;
救护已触电的人,自身不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停电检修,不挂电气安全警示牌;
使用不合格要求的保护工具检修电路和电器;
人体与带电体过分接近,又无绝缘措施或屏护措施;
在架空线上操作不在相线上加临时接地线;
无可靠的防高空跌落措施等。
3. 用电设备不合要求 电气设备内部绝缘低或损坏,金属外壳无保护接地措施或接地电阻太大;
开关、闸刀、灯具、携带式电器绝缘外壳破损,失去防护作用;
开关、熔断器误装在中性线上,一旦断开,就使整个线路带电。
4. 用电不规范 违反布线规程,在室内乱拉电线;
随意加大熔断器熔丝规格;
在电线上或电线附近晾晒 衣物;
在电杆上拴牲口;
在电线 (特别是高压线)附近打鸟、放风筝等;
未断电源,移动家用电器;
打扫卫生时,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拭带电电器或线路等。
1.2.3.2 触电的预防 直接触电可采用绝缘、屏护和保证电路间距等措施进行预防,具体要求前己述及,此处不再赘述。
间接触电的预防措施如下:
1. 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的措施,可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不易损坏。即使工作绝缘损坏,还有一层加强绝缘,不致发生金属导体裸露造成间接触电。
2. 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使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带电部分处于悬浮状态。即便线路或设备的工作绝缘损坏,人站在地面上与之接触也不易触电。
必须注意,被隔离回路的电压不得超过500V,其带电部分不能与其他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
3. 自动断电保护 在带电线路或设备上采取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或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接零保护等自动断电措施,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在规定时间内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1.2.4 触电急救 掌握触电急救知识,能有效减少触电伤亡。因此,电气工作人员和所有用电人员,均应掌握触电急救知识。
1.2.4.1 触电的现场抢救 1.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可惊惶失措,首先应当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而安全地脱离电源。根据触电现场的情况,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急救方法。
(1)如果触电现场远离开关或不具备关断电源的条件,只要触电者穿的是比较宽松的干燥衣服,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用一只手抓住衣服将其拉离电源,但切不可触及带电人的皮肤。也可用干燥木棒、竹竿等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
(2)如果触电发生在火线与大地之间,一时不能把触电者拉离电源,可用干燥绳索将触电者身体拉离地面,或用干燥木板将人体与地面隔离开,以切断通过人体流入大地的电流,然后再设法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3)救护者也可用手头的刀、斧、锄等带绝缘柄的工具或硬棒,在电源的来电方向将电线砍断或撬断。
2. 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触电者脱离电源之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救护方法,迅速进行抢救。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首先让其静卧休息,同时请医生救治,并密切注意其伤情变化,做好万一恶化的抢救准备。
(3)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有呼吸、心跳。在迅速请医生的同时,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挤人群,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可让触电者闻闻氨气,磨擦全身使之发热。如果天气寒冷,应注意保暖。如果出现痉挛,呼吸衰弱,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则应对触电者施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则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
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则必须同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抢救。
1.2.4.2 □对□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是帮助触电者恢复呼吸的有效方法,只对停止呼吸的触电者使用。其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使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领、围巾、紧身衣服等,除去口腔中的黏液、血液、食物、假牙等杂物。
(2)将触电者的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颈部伸直。救护人在触电者的一侧,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掰开触电者的嘴巴。救护人深吸气后,紧贴着触电者的嘴巴大口吹气,使其胸部膨胀;
之后救护人换气,放松触电者的嘴鼻,使其自动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吹气2秒,放松3秒,大约5秒一个循环。
(3)吹气时要捏紧鼻孔,紧贴嘴巴,不能漏气,放松时应能使触电者自动呼气。
(4)如果触电者牙关紧闭,一时无法撬开,可采取口对鼻吹气的方法。
(5)对体弱者和儿童吹气时用力应稍轻,不可让其胸腹过分膨胀,以免肺泡破裂。当触电者自己开始呼吸时,人工呼吸应立即停止。
1.2.4.3 胸外心脏挤压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可帮助触电者恢复心跳,当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时,有节奏地在胸外廓加力,对心脏进行挤压,代替心脏的收缩与扩张,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其操作步骤如下;
(1)将触电者衣服解开,使其仰卧在硬板上或平整的地面上,找到正确的挤压点。通常是,救护者伸开手掌,中指尖抵住触电者颈部凹陷的下边缘,手掌的根部就是正确的压点。
(2)救护人跪跨在触电者腰部两侧的地上,身体前倾,两臂伸直,两手相叠,以手掌根部放至正确压点。
(3)掌根均衡用力,连同身体的重量向下挤压,压出心室的血液,使其流至触电者全身各部位。压陷深度为成人3~5cm,对儿童用力要轻。太快太慢或用力过轻过重,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4)挤压后掌根突然抬起,依靠胸廓自身的弹性,使胸腔复位,血液流回心室。
重复 (3)、(4)步骤,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
总之,使用胸外心脏挤压法要注意压点正确,下压均衡、放松迅速、用力和速度适宜 要坚持做到心跳完全恢复。如果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一人救护时,两种方法可交替进行;
两人救护时,两种方法应同时进行,但两人必须配合默契。
1.2.5 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 1. 电气防火 电气火灾是危害性极大的灾难性事故,其特点是来势凶猛,蔓延迅速,既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线路和建筑物的重大破坏,还可能造成大规模长时间停电,给国家财产造成大损失。
(1)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 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很多,其中,几乎所有的电气故障都可能导致电气着火。如设备选择不当,过载、短路或漏电,照明及电热设备故障,熔断器的烧断、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等,都可能引起高温、高热或者产生电弧、放电火花,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2)电气火灾的预防和紧急处理 ①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首先应按场所的危险等级正确地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按规定正确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在线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负载容量及过载能力。在用电上,应禁止过度超载及乱接乱搭电源线。用电设备有故障应停用并及时检修。对于需在监护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应“人去停用”。对于易引起火灾的场所,应注意加强防火,配置防火器材。
②电气火灾的紧急处理。当电气设备发生火警时,首先应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和火势蔓延以及灭火时发生触电事故。同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③发生电火警时,不能用水或普通灭火器 (如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和普通灭火器中的溶液都是导体,如电源未被切断,救火者有可能触电。所以,发生电起火时,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l211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灭火。
2. 防爆 由电引起的爆炸也是危害极大的灾难性事故。为了防止电气引爆的发生,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场所,应合理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正确敷设电气线路,保持场所良好通风;
应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短路、过载;
应安装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对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安装在危险区域外;
防爆场所一定要选用防爆电机等防爆设备,使用便携式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安全;
电源应采用三相五线制与单相三线制,线路接头采用熔焊或钎焊。
3. 防雷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强电流、高电压、高温、高热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多方面的破坏作用,给电力系统乃至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如对建筑物或电力设施的破坏,对人畜的伤害,引起大规模停电、火灾或爆炸等。因此,有必要对雷电进行研究,了解其形成机理和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雷电形成与活动规律 雷鸣与闪电是大气层中强烈的放电现象。雷云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摩擦、冻结等原因,积累起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很高的电位。当带有异性电荷的雷云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击穿空气而发生强烈的放电。强大的放电电流伴随高温、高热,发出耀眼的闪光和震耳的轰鸣。雷电在我国的活动比较频繁,总的规律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海洋多,热而潮湿的地方比冷而干燥的地方多,夏季比其他季节多。在同一地区,凡是电场分布不均匀、导电性能较好、容易感应出电荷、云层容易接近的部位或区域,更容易引雷而导致雷击。
一般来说,下列物体或地点容易受到雷击 ①空旷地区的孤立物体、高于20m的建筑物,如水塔、宝塔、尖形屋顶、烟囱、旗杆、天线、输电线路杆等。在山顶行走的人畜,也易遭受雷击。
②金属结构的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③特别潮湿的建筑物、露天放置的金属物。
④排放导电尘埃的厂房、排废气的管道和地下水出口、烟囱冒出的热气 (含有大量导电质点、游离态分子)。
⑤金属矿床、河岸、山谷风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段、土壤电阻率小或电阻率变化大的地区。
(2)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根据雷电的形成机理及侵入形式,雷电可分为下面几种。
①直击雷。当雷云较低时,会在地面较高的凸出物上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电荷与雷云所带电荷相反而发生放电,这种直接的雷击称为直击雷。它产生的电压可高达几百万伏。
②感应雷。感应雷有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当雷云与其他雷云或物体放电后,地面凸出物顶部的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沿地面极快地向外传播,在一定时间和部位发生强烈放电,形成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是在发生雷电时,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变化率很高的电磁场,可在附近金属物上发生电磁感应产生很高的冲击电压,便其在金属回路的断口处发生放电而引起强烈的火光和爆炸。感应雷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其值可达数十万伏。
③球形雷。球形雷是雷击时形成的一种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通常以2m/s左右的速度从门、窗或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在触及人畜或其他物体时发生爆炸、燃烧而造成伤害。
④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是雷击时在电力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的高压冲击波,顺线路或管道侵入室内,或者破坏设备绝缘窜入低压系统,危及人畜和设备安全。
(3)常用防雷装置 雷击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雷的基本思想是疏导,即设法构成通路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雷击的破坏。常用的避雷装置就是基于这种思路设计的,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器等。其中,针、线、网、带作为接闪器,与引下线和接地体一起构成完整的通用防雷装置,主要用于保护露天的配电设备、建筑物或构筑物等。避雷器则与接地装置一起构成特定用途的防雷装置。
①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尖形金属导体,装设在高大、凸出、孤立的建筑物或室外电力设施的凸出部位,并按要求高出被保护物适当的高度。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将雷云感应电荷积聚在避雷针的顶部,与接近的雷云不断放电,实现地电荷与雷云电荷的中和。对直击雷,避雷针可将雷电流经引下线和接地体导入大地,避免雷击的损害。
②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与避雷针保护原理相同。避雷线主要用于电力线路的防雷保护,这时的避雷线又叫架空地线,它也可用来保护狭长的设施。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不论采用哪种装置,也不论是什么建筑,对屋角、屋脊等易受雷击的凸出部位,都应用接闪器加以保护。
③避雷器 避雷器的种类有保护间隙、管形避雷器和阀形避雷器,其基本原理类似,使用时并联在被保护的设备或设施上,通过引下线与接地体相连。正常时,避雷器处于断路状态,出现雷电过电压时发生击穿放电,将过电压引入大地。过电压终止后,迅速恢复阻断状态。
在三种避雷器中,保护间隙是一种最简单的避雷器,性能较差。管形避雷器的保护性能稍好,主要用于变电所的进线段或线路的绝缘弱点。工业变配电设备普遍采用阀形避雷器,通常安装在线路进户点。
(4)防雷常识 ①为防止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沿架空线进入室内,应将进户线最后一根支撑物上的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在进户线最后一根电杆上的中性线应加重复接地线。
②雷雨时,应关好室内门窗,以防球形雷飘入;
不要站在窗前或阳台上、有烟囱的灶前;
应离开电力线、电话线、无线电天线l.5m以外。
③雷雨时,不要洗澡、洗头,不要待在厨房、浴室等潮湿的场所。
④雷雨时,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应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拔下,以免雷电沿电源线侵入电器内部,击毁电器,危及人身安全。
⑤雷雨时,不要停留在山顶、湖泊、河边、沼泽地、游泳池等易受雷击的地方;
雨伞不要举得过高,最好不用带金属柄的雨伞;
几个人同行,要相距几米,分散避雷。
⑥雷雨时,不能站在孤立的大树、电杆、烟囱和高墙下,不要乘坐敞篷车和骑自行车。躲避雷雨,应选择有屏蔽作用的建筑或物体,如汽车、电车、混凝土房屋等。
⑦如果有人遭到雷击,应迅速冷静地处理。即使受雷击者心跳、呼吸均已停止,也不一定是死亡,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送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