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选推荐】

时间:2022-11-21 09:45:05 浏览量:

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台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思考党校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王淑玲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目前灵台县城市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中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大家参考。

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台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思考

  党校2009级行政管理专业

  王淑玲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目前灵台县城市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县民政工作按照“规范管理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把建立和完善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民计民生的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精心安排,规范操作,狠抓落实,使城市低保工作真正成为保障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使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特别是去年以来,县民政局按照摸清底数,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加强管理,逐步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灵台县城市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止目前,全县共审批城市低保对象1620户3254人,分四类保障:一类对象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人的“三无”人员。二类对象为(1)严重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患艾滋病或其它重大疾病,住院费、医药费较大的人员;(3)父母均为失业人员家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4)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三类对象为在职、失业下岗和具备再就业条件的人员。四类对象为待分配期间符合低保条件的普通高

  校毕业生和城镇退伍待安军人。人均月补差138.5元,临时生活补贴58元每人每月,月发放保障金45.1万元,临时生活补贴共

  18.87万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及生活补贴767.3万元。城市低保制度的规范运行,有效保障了我县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调查情况分析,灵台县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多层次管理,着力打造阳光低保。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低保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科级建制的低保办公室,配备专职主任、副主任各1名,工作人员2名,1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在成立民政办公室时,核定专干编制18个,并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配备了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的优秀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办)、居委会成立了低保民主评议小组,各社区都确定了联络员,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灵台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灵台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县民政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阳光低保”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基层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的通知》、《灵台县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等文件,并建立了“谁入户、谁调查;谁受理、谁审核;谁管理、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使全县城市低保工作有章可依、规范运行。

  (二)规范化操作,着力打造公平低保。严格实行“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动态管理”,严把“调查摸底、对象审核、民主评议、三级公示”等关键环节,使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更加规范合

  理。一是坚持“三个见面”。在入户调查过程中,首先与保障对象本人见面,查看家庭人口、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开展收入测算并填写入户调查表;其次与保障对象邻居见面,详细询问贫困原因、家庭收入及目前生活状况,重点调查有无隐形收入;再次与居委会组织见面,调查反映情况是否属实。按照不入户不过关、不开展调查测算不过关、不走访邻里询问不过关、不进行民主评议不过关、不公示不过关的“五不过关”要求,扎实开展低保对象入户调查工作。二是规范运作机制,完善“三个程序”。在确定保障类别和补差额度上,按照家庭收入,对照家庭综合情况进行分类;在资金审批程序上逐乡查对,逐户核算,确保准确无误;在资金发放程序上采取专款专用、实行“一册明、社会化”发放,确保资金安全运行。三是严格申请审批,实行“三级评议公示”。在入户调查和审核审定过程中,实行户主申请、评议小组评议公示、乡镇政府(街道)审查公示、县民政局审批公示的三级审批公示制,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准确无误。四是坚持分类施保,实行“动态管理”。城市低保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严格核算收入,合理确定补差额度和保障类别。五是健全档案资料,完善“四级体系”。在城市低保对象资料管理中,严格建立健全了县、乡(街道)、社区、服务对象四级档案管理体系,每户均建立低保申请、审批表、入户调查表、变更登记表、档案袋等资料,实行按类建档,专人保管,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对象准、资料全。

  (三)广覆盖提标,着力打造公正低保。针对我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工矿企业少、就业门路窄、交通

  闭塞等实际,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我县城市低保工作自1999年实施以来,连续多次提高补助水平,月人均补差由最初的33.4元提高到现在的138.5元。低保标准的提高和生活补贴的及时发放,有效增强了低保对象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确保了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四)全方位宣传,着力打造公开低保。为确保将农村低保这一惠民政策全面落实,通过印发宣传资料、书写标语、组织培训、电视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保障范围、保障标准、申请审批程序、资金发放办法、评价监督管理等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宽领域监督,着力打造诚信低保。县民政局每季度末集中10天时间,由主要领导带队,抽调各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及县局工作人员40多人组成督查组,对照《灵台县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通过入户调查、测算收入、查看档案资料、走访群众、核对会计账务、入户跟踪检查等方式,以对象是否准确、标准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健全、程序是否合规、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合乎财经纪律、是否做到了“阳光低保”等为重点进行的全面检查,彻底纠正低保对象不准,补差不合理,执行政策不合规等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二、灵台县城市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低保对象难确定、家庭收入难核算。

  城市低保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政府保障与法定赡养、抚养相结合,但有些家庭为了享受低保,将父母的户口与其分离,视为不是共同生活的家庭员。差额补助,只要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

  城乡低保标准,就可以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反之则不行,以此来保障低保对象生活水平的一致性。这一政策表面上是绝对公平的,但实践中却带来一系列难题:一是保障对象难以确定,部分特别困难的家庭被排除在低保范围之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类似这样家庭,虽然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却因偶遇大病、大灾、人身意外伤害和支付子女高额学费等,造成收不抵支,实际生活水平远低于低保水平。由于城乡低保在申请、审核、审批过程中只考虑家庭收入,不考虑家庭实际支出,致使这部分特别困难的家庭被排除在低保范围之外。二是家庭收入难以准确核算。准确核算家庭收入,是搞好城乡低保工作的关键环节,也一直是困扰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老大难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城市居民家庭的显性收入和固定收入容易计算,但隐性收入和弹性收入却难以计算,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再加上核算家庭收入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工作成本较高。所以很多情况下,只能在工作人员和申请人都可接受的区间内估算一个“模糊收入”或者简单地以社区居民公认的贫困户、困难户作为衡量申请低保对象的标准,致使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未被纳入低保范围。三是“差额补助”无法做到精准化。按照“差额补助”政策,理论上能够保证每个低保家庭收入的均等化,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比如,在城市低保标准每月184元,人均家庭收入180元的情况下,每人每月应享受4元的低保补助,但实际工作中无法做到这一点,就生活补贴每人每月就有58元。对人均收入略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来说,可能出现两种结果:要么沾光,被纳入低保,实际补助水平高于低保标准与家庭人均收入

  之间的差额;要么吃亏,被排除在低保之外。

  (二)保障面窄、保障标准偏低,形式单一

  我县贫困人口较多,需要保障的对象也较多,但我县低保保障面相对比较小,近年来,由于我县企业很少,下岗职工较多,加之农转非人口逐渐增多;城市低保受省、市调控指标限制,要实现应保尽保和按户保障难度大。

  1.困残疾致困享受低保的对象,低保相对偏低

  在低保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低保户,他们致困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残疾,无法自食其力,加上家庭、年龄等多种因素而导致贫困。我县就算按每人每月184元的标准发给低保金,一家三人,包括生活补贴可领取726元,支出包括衣、食、住、医药费,学生上学等,使支出远远超过支出。

  2.因生病致贫,要享受低保的对象,低保收入杯水车薪

  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低保户,他们致贫的主要原因是家中长期供养身患重大疾病的人员,加上家庭其他成员还要照顾病人,也很难出去创业,孩子还要受教育,还要支付巨额的医药费,低保金对这些家庭来说仅为杯水车薪。

  (三)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1997年9月2日《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布。这是国家关于建立和实施城市低保制度的第一个政策性文件,随后,省、市、县都出台了政策性文件,但并没有出台相对应处罚措施以制约性政策。至今也没有开发一套系统的管理软件,也没有与其他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这给最底层的业务人员不但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难免会出现错

  保、漏保的现象,就算出现错保,漏保,骗保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罚措施。

  (四)基层工作力量较为薄弱。目前各乡镇(街道)民政办的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是根据传统的民政业务种类和工作量来安排的,民政业务种类、业务量逐渐增多,乡镇低保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而且就一名民政助理员大部分身兼数职。近年来,乡、村两级的民政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加大,现有力量显然不能适应现有工作需要,制约了低保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工作长远发展。

  三、对健全完善城市低保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建立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暖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抓紧完善落实城市低保制度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党政和政府应从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低保工作当做大事来抓,作为实事来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居民家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准确核算家庭收入

  1.加强享受低保家庭经济收入的动态管理。

  社区居委会可以要求申请低保的家庭,应当如实填写其家庭经济状况,并对其填写的内容做出一个书面的承诺,保证其未隐瞒任何经济来源和现有的家庭财产。如有隐瞒,一经查实,除取消申请低保资格外,还应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甚至追究相应的责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遏制住少数人骗取低保的做法。与此同时,在乡镇(街道办)公示栏内常年公示低保待遇人员、退出

  人员名单、低保金变更人员名单,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举报。

  2.是按季上门走访动态核查。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对低保对象按类别定期审核,对自然减员的家庭及时停发低保金,对家庭收入发生变化、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及时退出保障范围。

  动态管理要严格按照社区居委会调查核实,评议小组评议、街道审查,县民政局审查的程序办理,确保不走过场。

  社区每季度末核查一次。核查时要深入具体低保户,如实填写核查表,坚持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核查中运用“看、听、算、访、比”五字法,即看被调查对象的住房情况,室内陈设及低保金领取存折等;听被调查对象申报家庭收入及生活情况等;算出家庭收入和人均月收入;访问邻居、群众印证其家庭就业及收入情况;比调查对象户与其他困难户差别情况,低保核查力求真实、准确,针对低保家庭收入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切实做好“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实现低保对象

  “进出二畅通”,确保核查工作的公理、公正。

  (二)分类合理确定低保标准,确保基本生活

  1.按困难程度分门别类制定低保标准。实行分档低保标准,维护低保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虽然我县也是分类保障,但类别之间并没有拉开距离,人均月补差相对比较集中,由于低保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对

  “三无”人员和重残、重病人员应该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让他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2.执行低保自然增长机制。落实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科学提高补差水平

  (三)搭建低保管理新平台,解决低保工作“脱线”的问题。

  与人社、卫生、工商、房管、公安、交通、金融等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达到信息的最广泛、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低保工作系统化,为科学、准确的向低保申请人及保障对象提供准确数据,值得一提的是,首先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骗取低保金的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工;其次,要开发便捷、高效的低保系统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城乡低保扩面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各地城乡低保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具体工作极其繁重,由于大量的具体工作在乡镇(街道)、社区一级中进行,所以要重点加强社区居委会工作队伍建设,以满足社区及下岗职工纳入居委会低保管理工作的需要。要积极搞好各级现有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技能,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推荐访问:当前城镇低保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低保 对策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