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主题18修养与包容(范文推荐)

时间:2022-11-27 10:4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主题18修养与包容(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主题18修养与包容(范文推荐)

主题 18 :修养与包容 01.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 出处】《孔子集语 劝学》 【 释义】饰:装饰,打扮。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别人相见不可以不打扮自己容貌服饰。

  【 素材点拨】 学习修饰自己内心,打扮修饰自己外表。两者同等重要,与人相见修饰自己的外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约会事宜的重视。这样会给别人一种真诚的感觉,一种被尊重的自豪,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自己。只靠渊博的知识而不注重自己的外表,别人也会厌弃的。在社交频繁的社会里,修饰外表和内心学习同样对事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适用话题】追求 学问与学识 人生方向 生活方式 【速用片段】 为了让母亲走出丧女之痛,为了哄母亲开心,朱孟勋多年来坚持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这样的行为是难以为社会所接受,甚至有违社会公序良俗。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我们不禁要问朱先生,你穿女装,怎样如厕呢?孩子称你叔叔还是阿姨呢?人的行为,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任何成年人,一旦走进社会他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无视社会规范,我行我素,如同鲁迅所说,那是拔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是十分可笑的。

   02.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 出处】《墨子·亲士》 【 释义】贤明的人对待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却很宽松。平庸的人则宽容自己而苛求别人。自难;严以律己,难为自己。易彼:宽以待人,放宽别人。众人;普通人,庸人。

  【 素材点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心性修养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君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难从严;而对待别人却要求比较宽容。因而自己进步很大,’是故为其难者,必得其所欲焉 L 而郑些庸人只会指责别入,对自己却很放松,致使这类人止而不前,“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这一思想在孔子及儒家学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成为贤明人士的座佑铭。

  【 适用话题】人生价值利他与利己悲悯情怀命运共同体 【速用片段】 墨子曾言:“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正所谓“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也。南宋诗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里记载了一位这样的故事。一天,一位官员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看起家书来。 是的,看家书占用公家的烛光,那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今天某官员在上班时间用公家的电话打了一个私人电话,你便举报他,这可能确有小题大做之嫌。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倘若今天沾公家一点光,明天用公家一点水,不以为意,自我原谅,久而久之,便会“大洞不补”了。

  03.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 【 释义】唯:恭敬的应声。阿:总慢的应声。恭敬的应声“是”与怠慢的应声“啊”,相差有多大?善与恶,二者有什么差异呢? 【 素材点拨】 这是老子的“修己之道”。他认为人恭敬的应我,则我觉得人重视我,以我为贵,因而觉得光荣,人怠慢的应我,则我觉得人轻视我,以我为贱,因而觉得受辱,这就是“唯”与“阿”的区别。再者,“唯”与“阿”的区别不只是表现自我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表现自我的道德修养,即是否尊重他人,是否考虑到他人的心理感受。由于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对于“唯”与“阿”的不同使用,在客观事物上则表现出不同结果。所以老子提倡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尊自爱的良好环境中,“善” 与“恶”也是同样的道 【适用话题】基础 青春 阶段性 第一步 【速用片段】 老子提倡尊重他人,尊重自我,使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尊自爱的良好环境中,他说:“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不可否认,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国人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坏,戾气越来越足,动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或拳脚相加,或恶语相向。戾气伤人,给人制造痛苦;戾气害己,让自己丢失美善之心;戾气误国,制造对立,撕裂社会。充满戾气的人不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理性而不感情用事;少一点戾气,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对他人多一点尊重和谦让,社会就多一份和谐和安宁。

   04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出处】《老子•第四十九章》 【 释义】“德”同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使之得于善良。诚实的人,我以诚实待他,不诚实的人, 我也以诚实待他,使之得于诚实。

  【 素材点拨】 用自己的美德去感化别人,教育别人,使不善的人得奪,不诚的人得诚。人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后天所致。由于后天所处的地位、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善恶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善者,要善待之,对于不善的人,怎么对待呢?如果“以不善”对“善”,就会有彰恶助恶之嫌,一旦彰恶就无法抑制,使许多人跟着学坏。如果以 "善”对“不善”,可在扬善之风中,不善者不知不觉地被潜移默化,在偈导善行中行善,而那些不善之人也无法行不善之事。对于不诚实人的教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也是老子提出以百姓的心为心,以善心、诚心对待所有人,使百姓都归心于善良诚实的目的。

  【 适用话题】拒绝平庸 胸怀 眼光 大格局 【速用片段】 中国文化历来推出宽容精神。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你就是一个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

   0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簷。

  【 出处】《庄子•齐物论》 【 释义】聪明绝顶的人悠闲自得,小聪明的人斤斤计较;善于雄辩的盛气凌人,拙于言辞的唠唠叨叨。闲闲:悠闲自得的样子,间间:仔细分别的样子。炎炎:盛气凌人的样子。詹詹,絮叨啰嗦。

   【 素材点拨】 那些聪明绝顶的人依仗他们的聪明,就目空一切,做事总是以我为中心,听不进別人的半点意见。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把个人利业看得很重,做事斤斤计较。善于雄辩的人整天攻心斗智,劳神憔思,言辩不休。不善言谈的人,做事唠叨不利索。这四种人虽对社会不能造成很大危害,但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四种人应不断地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 适用话题】大和小理性和现实个体和群体 【速用片段】 《庄子•齐物论》里有句名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簷。”无论是依仗自己的聪明而目空一切,还是把个人利业看得很重,做事斤斤计较,也无论是整天攻心斗智,劳神憔思,言辩不休,还是做事唠叨不利索,其实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是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后所达成的境界。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个人修养一直古圣先贤所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今天我国已把青少年的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06.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 出处】《庄子·刻意》 【 释义】众人看重利益,廉洁正直的人看重名声,贤达的人崇尚志向,圣人推崇精神。廉:正直、方正。精:纯粹之极,此指精神。

  【 素材点拨】 对于名与利、志与精的不同追求,表现了人的精神修养。在名与利面前,往往是小人着重物质利益,在物质利益的作用下,不顾气节,不顾廉耻,一味追求。而那些修养高的廉洁之士,则看重的是气节和名誉,为此宁愿失去利益,甚至于生命,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即表现出了一种廉士的风采,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传百世,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 适用话题】务虚与务实抬头与低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速用片段】 庄子曾言:“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我们崇尚淡泊名利,不是说人不应当有功名利禄之心,只是说在追求和获取功名利禄的态度上,不搞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而是顺势而为、公平竞争、取之有道、得而无愧。淡泊名利着谦恭礼让,仁厚大度,博学睿智,诚实守信,对事业讲忠,对父母讲孝,对家人讲情,对朋友讲义。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们不为;损公肥私、害人害己的功利,他们不取!他们安贫乐道,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他们是纯粹高尚的人,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7 07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 出处】《荀子•荣辱》 【 释义】对别人说友善的话,比穿上布衣丝服还要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矛、戟刺得还要深。

  【 素材点拨】 能否与别人和睦相处,表现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在语言上,修养高的人,以尊重他人为自已的作人原则,他们总是用善意的语言去说给别人听,听话的人会被他的语言所感动。或受到勉励,或有错就改,或转悲为喜等等。而那些修养低的人,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不顾及别人感情的承受能力,对别人说话随心所欲,更有甚者,却用恶语伤害别人,这祥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不必要的肉体伤害。俗话说的好“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适用话题】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难和易 大和小 【速用片段】 有修养的人骤然临之而不惊,无辜加之而不怒,能够从容地处理各种尴尬棘手的事情,决不会冲动失范。王朔发文指责金庸“俗”,金庸心平气和地说:“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的能力所达不到的,才力如此,也只能这样了。”王朔闻言,深感惭愧。正如《荀子•荣辱》所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对别人说友善的话,比穿上布衣丝服还要温暖,用恶语伤害别人,比矛、戟刺得还要深。是温言暖人, 还是恶语伤人,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而不是英雄与否的分野。

   08.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 出处】《淮南子·主术训》 【 释义】所以,没有淡泊不能显示美德,没有宁静不能维护长久,没有宽大不能容纳一切,没有仁慈不能怀拥民众,没有公正不能明断是非。澹:淡。薄:泊,漠。制断:指决断,明断是非。

  【 素材点拨】 这句话表明古之圣人所具有的立身、治学的品德,万事万物纷至沓来,影响着人们的性情,只有那些不幕名利、清心寡欲不暧外物的诱惑者,才能有高的志向,心理平静者,才能通达深远的事理。具有了“淡泊”"宁静”的心理素质,“德行”由此而具备了,三国诸葛亮在《诚子书》中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诫他的儿子,要有远大的理想。后来这肉话简练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表达一个人不慕名利的高尚生活冒的,并成为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 适用话题】坦然境界得失宠辱不惊 【速用片段】 人应当懂得节欲。节欲就是自警,就是自励,就是自重,就是自爱;欲望是心魔,是诱饵,是陷阱。贪欲要约束,虚荣要打磨,行为要检点,不要用人生的脚步去丈量功名的宽窄,不要用冒险去触摸利禄的厚薄。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念不廉之果,常记失足之恨,常怀律己之心,常有荣辱之感,常修为人之德。《淮南子·主术训》云:“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淡泊方能轻名利,宁静方可达致远。否则,成不了大才、成不了大事,更成不了大写的人。

  

推荐访问:标签 年高 作文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典故解析与运用主题18修养与包容 高考语文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