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XX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和巩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成果,引导群众安全合法燃放,劝阻违规燃放,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党工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组织协调能力和执法部门力量,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和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有效的工作措施推动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以正面宣传、柔性执法主动回应群众呼声,引导群众到禁放区域外安全燃放,劝阻禁放区域内违规燃放,严密源头堵控,查办一批违法销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坚决杜绝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爆炸、重大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营造浓厚传统节日氛围。
二、组织指挥 在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协调,统筹指挥调度高峰时段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其中,在1月21日、1月22日、1月26日、1月29日、2月5日等高峰节点,由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总指挥,燃放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调度并组织落实相关管控工作。
三、工作步骤 2023年全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总体分为高峰期管控和平峰期管理两个阶段,其中高峰期管控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月5日,平峰期治理自2月6日起至年底。具体如下: (一)组织部署(即日起—2023年1月15日)。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落实各局(办)、各村(社区)、各派出所、各企事业单位专项行动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职责明、任务清,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二)宣传发动(即日起—2023年1月20日)。细化XX街道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宣传工作方案,张贴和发放《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充分运用宣传媒体,利用全要素网格,深入开展集中宣传,迅速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源头治理(即日起—2023年1月20日)。通过严厉打击查处非法经营、运输、储存行为,全面取缔非法窝点,严密堵控进入禁放区域的通道。
(四)高峰管控(即日起—2023年2月5日)。各村(社区)组织足够力量在禁放区域巡查劝导,强化网格化作用,有效落实燃放管控措施。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实行重点巡查管控,严格查处违规燃放行为。特别是在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初一)、1月26日(初五)、1月29日(初八)、2月5日(十五)等5个高峰管控重要节点,进一步加大管控力度。
(五)平峰管理(2023年2月6日—年底)。根据XX市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燃放管控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宣传、整治、管控和查处工作。结合日常社会管理、路面巡防等管控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统一进行组织部署,集中开展宣传告知和查处整治行动,巩固社会文明新风的形成。
四、职责分工 1.办公室:负责组织动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在禁放高峰管控重点时段,参与挂钩定点的村(社区)巡查管控工作,同时加大网格员的巡查力度;
对违反禁放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查处工作,并开展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督导检查;
督查烟花爆竹燃放管控人员到岗情况,凡发现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职不到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加大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宣传工作,自觉落实燃放管控烟花爆竹行动,充分发挥电视、电台、简报、网站、微信推送、抖音、微博等新闻媒体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时代宣传模式,为燃放管控工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2.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负责依法查处流动兜售、占道经营烟花爆竹摊点;
依法妥善处置禁放区域内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点和存量烟花爆竹;
依法查处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销售行为;
加强非禁放区域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
3.行政审批局:负责对禁放区内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原则上不再受理新的申请,已经颁发的,到期后不再延期。
4.建设局:负责禁放区域内纳入监管建筑工地的燃放管控宣传工作,督促建设、施工等单位严格遵守禁放规定;
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对住宅小区业主的燃放管控宣传教育,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劝阻违规燃放行为。
5.社会事业局、农村工作局:负责组织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开展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宣传教育工作;
指导婚姻登记、殡仪馆、公墓等单位以及礼炮车使用管理开展燃放管控宣传;
引导婚丧嫁娶活动遵守禁放规定;
督促村(社区)认真落实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
6.财政和资产管理局:负责做好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经费保障。
7.经济发展局:负责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区域内企业的禁放宣传工作,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禁放规定。
8.辖区派出所:负责依法查处违法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配合相关部门严打取缔私销烟花爆竹行为,维护社会面秩序,牵头落实烟花爆竹收缴销毁事宜,依法办理涉及烟花爆竹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和刑事案件。
9.辖区交警中队:负责组织在汽车站等开展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宣传工作;
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车辆、人员监管,从严查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违法经营行为。
10.市场监督管理局XX分局:对新办企业、商户加强燃放管控宣传教育。
五、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发动,大力营造声势。深入开展宣传发动, 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是要开展集中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按照XX市统一部署,2023年1月13日至1月19日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宣传周”。在宣传周活动期间,我街道要分别在禁放区域内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不低于1个固定宣传点,每个宣传点至少配备3名工作人员、5块宣传展板、2条宣传横幅,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现场活动集中解读禁放规定内容,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禁放规定,积极参与燃放管控工作。我街道要主动对接新闻媒体对固定宣传点进行现场采访报道,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客户端、官微、官博、微信公众号同步响应,形成安全燃放、合法燃放的浓厚舆论氛围。二要开展全面宣传,确保不留死角。要组织专门力量,在禁放区域的主要街道、城郊结合部、繁华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向居民发放“一封信”,协调利用户外街面LED广告屏、广告牌(栏)播出禁放标语,大力营造社会面宣传氛围。要进一步加密新村小区、街巷出入口的燃放管控工作宣传专栏,张贴宣传资料。全面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保安、志愿者深入小区、自然村、商家店面、企业单位强化宣传,确保人人知晓禁放规定。综合行政执法局要通过向流动摊贩广泛发放禁放告知书等形式加强严禁非法销售烟花爆竹宣传。办公室、交警中队要协调有关单位,通过公共交通工具、车站、高铁站的电子显示屏开展宣传。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所、市场监管、建设局、办公室、社会事业局等部门要在沿街商铺、宾馆酒店、商场、旅游景点、在建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燃放管控宣传。三要开展重点宣传,实现精准发力。要以五个主题、六类易燃群体为重点,强化宣传引导,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格局。在五个主题中:综合行政执法局要以防治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整治为主题,市场监管要以转变经营观念为主题开展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和商户业主充分认识燃放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在六类易燃群体中:建设局、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部门分别对建筑工地开工、新婚夫妇登记、新增市场主体发放一份禁放告知书以及向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发放一封禁放告知家长承诺书;
派出所要向办理新市民入户和购车上牌的车主分别发放一封禁放告知书,做到入户、上牌不燃放烟花爆竹。
(二)严厉堵控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各执法部门要立足本职,采取联合整治等措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一是开展集中清理整治。综合行政执法局要牵头组织,开展联合检查执法,重点加强对门面房、出租房、废弃厂房、空置集装箱以及城郊结合部偏僻区域的联合清理整治,捣毁一批私贩私储窝点,收缴一批非法烟花爆竹,从源头上减少非法烟花爆竹流入市场,切实消除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现实隐患。二是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综合行政执法局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非禁放区烟花爆竹经营活动,以防“回流”为重点,加强禁放与非禁放区域交界处的检查管控,坚决遏制非禁放区域一证多点、集中出摊、连片销售的现象;
要重点加强街面货车、面包车、三轮车占道流动兜售、街巷两侧出摊设点占道销售烟花爆竹的执法清查。三是加强交通道口堵截。派出所、交警中队等部门要立足我街道主要交通要道,重兵在各交通收费站点、各级治安卡点、公安检查站开展流动稽查活动,并加强高速公路匝道口、国道、省道,以及人员、车辆较多的公路沿线的巡查堵控,特别是重点对大货车、面包车、农用车的拦截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行为。
(三)柔性劝阻燃放,从严惩治违法。对于各类非法销售、运输、存储、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全面震慑违法人员,确保《规定》贯彻实施到位。一是突出违规燃放的劝诫和处罚。派出所对违规燃放人员特别是被首次查处的,执法过程中要以教育劝诫为主,柔性劝导其主动放弃燃放行为,切忌“灭火器式”简单粗暴执法,避免激化矛盾或引发舆情。但对违法燃放不听劝阻的、以危险方式燃放危害公共安全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仍一律带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对阻碍执法、挑战执法人员权威的一律以妨碍公务依法严厉处罚。二是突出非法销售烟花爆竹的执法查处。对无证经营烟花爆竹的,综合行政执法局要严格查处,并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对流动兜售、占道经营的,要一律取缔;
对在易燃易爆场所、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区域非法销售烟花爆竹、危害公共安全、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派出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三是突出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的查处。对通过各类车辆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的,交警中队和派出所要依据各自职责,严格依法进行处罚。非法运输烟花爆竹危害公共安全,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严重的,派出所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四是突出典型案例的曝光。对查获的非法销售、运输、储存、燃放行为,各执法部门在依法处罚的基础上,要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对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全媒体进行曝光,警示违法。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举报非法销售、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及时核查反馈。
(四)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措施。构建“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燃放管控网络,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网格划分,完善网格化燃放管控机制,在高峰管控具体时间段,根据街道禁放办抽调人员通知要求,组织各部门与禁放区域内的相关村(社区)、网格结对共管,与基层村(社区)、网格共同落实燃放管控任务、承担燃放管控工作责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建立包保责任制,落实领导现场督导,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村(社区),村(社区)班子成员包保网格的包保责任制,一包到底,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各单位燃放管控工作开展,协调解决问题,落实包保责任。各网格长(员)是对应区域的燃放管控工作责任人,统筹组织、负责本区域燃放管控工作。以街道、村(社区)、网格为基本架构,构建纵向到底的管控网络,各网格单元根据实际自行划分确定管控小单元。二是全面动员组织。根据燃放管控力量总需求,我街道要发动本街道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对接相关村(社区)和网格,组建街道级燃放管控队伍。在管控队伍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街道禁放办抽调专门力量组建机动应急支援力量,主要以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局队伍为主,加强着装巡逻、动中备勤,视情支持一线管控工作。派出所要全面动员广大干警投入到燃放管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切实加强禁放区域各村(社区)内巡查和路面巡防工作,及时阻止违规燃放行为,依法进行教育处罚。三是细化管控措施。①以属地管辖为基本原则,依托街道、村(社区)、网格三级管控体系,积极开展燃放管控工作。②按照“以点保面”“外围保内围”的思路,严密做好全街道禁放区域周界沿线内、外毗邻部位管控,决不允许烟花爆竹在禁放区域周界沿线进出,决不允许禁放区域周界沿线部位炸响。③加强巡线巡查,主要对禁放区域内敏感部位,城市广场、湖畔、道路等,各网格应组建不少于1支巡查队伍,高峰敏感节点时段按照每小时不少于1次的频率,开展不间断巡线、巡查,及时发现非法燃放的苗头和事件,及时予以取缔、教育或通报派出所处理。④对禁放区域内重点管控部位开展定点值守管控,将管控力量细化到每个最小网格单元、每个小区、每个楼栋、每条道路、每个进出禁放区域道口,采取死看硬守和巡线巡查相结合,决不允许有一起非法燃放、一声烟花爆竹炸响。对禁放核心区内,尤其是一些复杂公共部位、空旷广场公园、闲置苗圃窝棚、待拆(建)工地、临时搭建、外来人员聚居地等处,各级网格可视情采取定点值守的方法,确保燃放管控效果。⑤各单位抽调人员全部纳入网格管控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化值守或巡查,与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并轨运行。以上力量,统一由村(社区)调配指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随着新冠病毒传播高峰的到来,大量群众希望借此表达“消毒”“驱瘟疫”“增加年味”等朴素愿望,燃放欲望空前强烈。如管控不力出现规模性违法燃放,极有可能产生“破窗效应”。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对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进行部署,精心组织动员,明确工作任务,做好禁放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联动、宣传发动等各项工作。既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引导、保障安全合法燃放,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也要守住禁放区域阵地,巩固禁放管控宝贵成果。
(二)周密细化方案,强化职责履行。我街道要在市烟花爆竹禁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制定细化具体的燃放管控实施方案,确保组织领导、工作措施、工作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一办六局、派出所、交警中队等部门,要周密制定本部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确保责任、力量、措施“三到位”。
(三)严格落实责任,加大督查力度。为抓好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各项措施落实,街道禁放办将联合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导检查组,按照重点督导内容,对各单位组织部署、责任落实、宣传发动、执法查处、工作保障等方面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予以情况通报,限期督促整改。对春节期间仍然存在较多违规燃放现象,有关单位和部门管控不到位的,要追究分管领导责任,予以通报批评;
对辖区内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重大火灾,发生烟花爆竹安全事故或发生大面积违规燃放、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及时掌握动态,加强情况报送。各部门要严格落实信息反馈和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掌握本辖区、本条线禁放工作情况信息,对重要舆情、重点信息、重大事件要及时报送街道禁放办。办公室要注意收集汇总典型经验做法和显著工作成效,做到推广宣传。重要舆情、重点信息、重大事件及时报送街道禁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