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0》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23-05-25 09:50:03 浏览量: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修改作文的实际,在认真观察第一页插图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自主修改作文的目的和意义,初步了解和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语文的实际,认真观察课本第二、三页插图,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逐步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意义,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懂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发展终身有益,并能坚持,最终形成习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
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
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要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课题:自主修改作文)
  二、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一页插图,明白本课学习的内容是;一;;一;要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并自主理解插图及文字的意义,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请同学说说自己对文字及插图的理解,并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梳理。

  (一)学生说说自己对文字及插图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但不能替代学生思考)
  1、文字方面:
  (1)文章不厌百回改;一;;一;厌,满足,百,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文章写完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2)小花猫小花猫每天都要洗两次脸;一;;一;文章出现了词语多余、缺少词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句序颠倒、别字等问题,使用合适的修改符号对文章进行修改,使文章语句更加通顺,表达得意思更为清楚明白。

  2、插图方面:
  (3)插图一,教师在讲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4)插图二,同学们正在认真地修改作文,他们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书本、文具盒摆放整齐。

  (二)梳理问题
1、为什么要自主修改作文
2、怎样进行自主修改作文(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3、怎样才能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4、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与其它学习习惯的关系
四、就梳理的问题展开讨论,统一认识。

  (一)为什么要自主修改作文
根据学生讨论,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事例
例1: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最初选取的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
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例2:唐代僧齐已《早梅》一诗中有这样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认为数枝不能算早,改为一枝才是早梅,所以被称为一字师。

  例3:苦吟诗人贾岛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谁来讲讲贾岛改诗的故事(五年级上册学过的《推敲》等)。

  2、名人名言
我想应当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老舍)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写作材料拉成小说。(鲁迅)
  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契可夫)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
  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
  3、引导学生小结。

  我们小学生学习作文的时间不长,我们的作文称为习作,肯定存在不少问题,
当然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了。

  (二)怎样进行自主修改作文(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并补充出以下几点:
  1、自己读自己的习作。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习作后,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地把文章读一读,最好出声读,因为不出声读,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可能会一带而过,不易发现,可以等训练一段时间再默读。一路读下来,学生会发现自己习作的疏漏之处,简单的可以及时修改,一时拿不准的可以先做上记号,等想好了再进行修改。张中行先生说:我的经验,写文章,写了一些,尤其中间停一会的时候,继续写常常要念念前面的,以期意思和语气能够顺下来。念,会发现一些小的不妥,要随发现随改。可见,习作写好后自己先读一读是个好方法。

  2、对照每次习作要求,从选材、中心、段落、内容、结构等方面找问题,检查自己是否能用通顺的语句、清晰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当鲜活的语言真实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3、因为是自己的文章,很多问题自己一时看不出来,意识不到,可以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力量,请他们帮助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自己再认真参考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修改。注意有些意见也不能全盘接受。

  4、把自己的习作放置一段时间再修改。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习作,可以让你更为客观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欣赏同学的佳作或教材提供的范文,这样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

  6、对自己修改后的作文要反复朗读,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树立修改习作的自信。

  最后,以本班一个学生的习作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略)
  (三)怎样才能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习作实践谈体会,交流经验,最后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要循序渐进,说到做到。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
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

  第二,学会约束自己。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制定适合自己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步骤,严格执行。不因为外界的诱惑少做一步两步。

  第三,及时调整偶尔出现的问题。小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第四,自主修改的习惯一旦形成,就要坚持下去。不因为外界的干扰随意改变自己已经养成的良好习惯。

  (四)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与其它学习习惯的关系。

  一要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是自主修改作文,别的学习习惯我们就可以不要了呢
二要强调指出:所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前面养成的好的习惯仍要不断加强。比如说端正的坐姿,正确的握笔方式,干净整洁的书写
五、归纳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推荐访问: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习惯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