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弹性设计》文献综述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大型建筑的弹性设计将的必然趋势,现阶段中国很多学者对弹性设计理论的认识存在的误区,需要对大型建筑的弹性设计进行讨论。大型综合医疗中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于弹性设计的应用也非常成功。文献综述部分从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方面总结了关于大型建筑弹性设计的近期研究成果,以期为正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字:大型综合医疗中心;
弹性设计;
结论 一、弹性设计的基本理论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室内空间自由组合的构想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框架结构逐渐盛行,厚重的墙体不再成为建筑的主要支撑,这为弹性设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室内设计中的弹性设计追求时间上的可变性和空间上的灵活性,正是密斯流动空间理论的延伸和发展。现代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室内设计中的弹性设计具有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含义:时间上的弹性设计是指在设计中把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考虑进去,为以后环境的变化留有余地,而不是一次性的定位和装饰;
空间上的弹性设计是指室内空间的划分和界定具有灵活性。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室内设计中的弹性设计力求实现空间的兼容性,将未来因素纳入当前的设计中,通过打破空间与空间的绝对划分来满足大型综合医疗中心不同的布置需求,满足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建筑未来可能产生的需求,从而实现不同阶段的设计需要。
二、国内外对大型建筑心弹性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杨芳(2011)对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弹性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认为中国古典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中国古典建筑中室内分隔很少采用实体的墙体,大多采用木制的、可活动的构件,弹性设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早有体现,在古代建筑中,起支撑作用的是柱、梁,墙体起围合作用,这种结构非常灵活,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框架结构,室内空间可分可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她同时对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弹性设计理念进行了论述,认为其主要弹性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模块化设计,设计时将室内装饰构件或装饰构件之间的连接件制作成模块,这样的模块化设计便于替换和自由组合拆分,在未来的需求变动的情况下,秩序改变装饰表面的材质和颜色,室内装饰就能达到不同的效果,二是空间划分理念,中国古典建筑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体现,力求空间与空间交流和融通,自然景观和建筑的完美结合,中国古典建筑中有很多分隔方式,看上去似隔非隔,空间层次丰富。
徐丽萍(2009)对弹性设计理念在大型建筑设计中的特质表现进行了论述,其认为其适应性和灵活性长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大型建筑大多是公共建筑,属于投资较大的一种建筑类型,建筑空间弹性设计作为针对建筑空间设计的一门艺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大型建筑近年来蓬勃发展,弹性设计理论得到了建筑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其研究主要从建筑弹性空间设计观入手,对弹性空间设计的观念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和设计思想的设计观进行论证和分析,并对一些实证大型建筑工程进行实证分析。
李大椿(2011)对弹性设计的空间模数化进行了研究,模数化设计是指按照模数进行施工、装配、设计而形成基本空间单元,需要符合一定模数的柱网荷载、层高和尺寸,这种按“三统一”模数设计的空间单元按照阵列方式组合在一起,建筑空间形成很大的弹性,室内大空间得意形成,实现了建筑的弹性设计的要求。这种大空间使得各个部分均可以灵活分隔,成为独立的综合功能单元。他认为建筑模数是建筑业中原材料生产和构配件及制品的生产、设计、建筑施工、管理四方面所必须遵守的标准。
杨芳(2009)对大型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弹性设计进行了论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空间和时间上看,空间的弹性设计首先是指室内空间的划分和界定具有灵活性,空间的使用功能也不在是单一的,空间与空间的划分就变得混沌而模糊,房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进而产生多样的空间组合,时间上的弹性设计主要是指在原来三位空间的基础上扩展到四维空间,时间上的弹性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将时间的概念引入这一理论中来,主要是指在设计中要考虑未来的因素,不是一次性的定位和装饰,而是为以后的环境变化留有余地,从而形成可变化的、多样的、可持续的室内设计。二是从形式上的弹性设计,是指界面表面的装饰富有弹性,主要是指设计的时候留有余地,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多变的要求。
另外,曾丽华(2011)、卢学森(2009)、李郁葱(2009)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大型建筑弹性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理论来源。
(二)国外研究综述 荷兰学者约翰•哈布瑞根(2003)在提出了将建筑设计和建造分为支撑体 (support )和可分体(detachable units )两部分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后,以他为首的荷兰建筑师协会对此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研究方法,即称之为SAR理论,通过哈布瑞根和其他学者的不懈努力,这一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现今已经由住宅的设计理论扩展为群体规则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认为,所谓可分体是构成设计多样化的具体内容,其形式由使用者参与决定,是灵活多变的;
支撑体提供了建筑的骨架系统,可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式进行建造,指建筑中固定定型的部分。固定体与可变体的区分为建筑的弹性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根本上提出了一条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矛盾的新途径。
美国学者密斯•凡•德•罗(2008)对弹性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要把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建筑物服务的目的是经常会改变的,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其提出的 “通用空间”的概念是对弹性设计理论的重大贡献,这种空间概念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现代工程技术的支持下这一理论更是推动了弹性设计的发展。随着新的技术条件的发展,密斯的“通用空间”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空间模式将传统单一的功能空间转变为 “目的空间” 和“服务空间”两大部分,大跨度的结构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构成一个个相同性的空间,“目的空间” 是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空间,“服务空间”相对固定并独立出来,为“目的空间”的弹性设计打下了基础。
另外,英国学者Martinovic(2011)、美国学者凯文•凯勒(2010)等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大型建筑弹性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剖析,丰富了本研究的基础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型建筑的弹性设计的研究框架比较完善,其理论也能随着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于弹性设计的研究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前中国对于弹性设计理论的研究大多还处于消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和知识的阶段,本文研究大型综合医疗中心弹性设计正是对这一研究的深化和完善,同时,对国内外关于弹性设计的理论的总结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文献和理论来源。
四、参考文献 [1] 高松.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探索——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如何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J]. 安徽建筑. 2009(06) [2] 曾丽华. 可持续理念下综合医院门诊楼改扩建设计[D]. 沈阳建筑大学 2012 [3] 陶磊. 综合型医院门诊楼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4] 龙灏,丁玎. 高层住院楼电梯配置与设计方法[J]. 建筑学报. 2009(09) [5] 卢学森. 综合医院医学影像部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 2012 [6] 刘樯. 持久与灵活的创造[D].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4 [7] 陈意珊. 功能环境灵活浅谈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 2003(04) [8] 黄锡璆. 发展中的中国医疗建筑[J]. 城市环境设计 2011 [9] 刘玉龙. 回顾与展望中国医疗建筑的百年[J]. 城市环境设计2011 [10] 槐明路. 模块化的建筑设计理念福建省肿瘤医院改扩建设计[J]. 建筑师. 2009(05) [11] 王晓静. 西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实态调查与改扩建研究[J]. 线建筑大学[D]. 2006 [12] 黄琼. 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解读德国菲利普斯大学附属医院[J]. 天津大学学报. 2011(07) [13] 邹倩. 小城镇医院建筑适宜性设计方法研究[D]. 广州大学 2011 [14] 杨慧,罗群斌,孙明. 以人为本和与自然共生的医院建筑设计[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5) [ [15] 李亚,黄锡璆.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0 (03) [16] 陈励先. 医疗建筑设计概念的更新初探[J]. 建筑创作. 2011(02) [17] 赵翔. 城市中心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楼建筑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0 [18] 谭伯兰,曾奕辉. 东莞康华医院[J]. 城市建筑. 2011(07) [19] 张利. 为了更好的医院建筑——谈建筑师在医院建设项目中应担当的角色[J]. 世界建筑. 2012(04) [20] 庄平江.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1(07) [21] 李柯纬. 医疗建筑室外环境园林化设计初探[D].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22] 张春阳. 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医院——2001年全国最新医院建筑设计交流与研讨会综述[J]. 新建筑. 2009(01) [23] 李大椿. 医疗设备发展与医院建筑空间变异关系之探讨[J]. 华中建筑. 2011(05) [24] 陈洁萍. “小组十”、柯布西耶与毯式建筑[J]. 建筑师. 2009(04) [25] 张春阳,孙一民,姜增彬. 现代医院建筑弹性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11(04) [26] 郝晓赛. 构筑建筑与社会需求的桥梁_英国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研究回顾[J].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27] 郝晓赛. 荷兰医疗建筑观察与解读 [J]. 设计研究. 2009(01) [28] 王凯,徐飞. 灵活性决定建筑形式_美国现代化医院规划设计的趋势[J]. 特别策划. 2011(05) [30] 张春阳,孙一民,姜增彬. 现代医院建筑弹性设计研究[J]. 建筑学报. 2011(04) [30] 黄琼. 现代医院建筑的变与应变 [D].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31] 张春阳,孙一民,姜增彬. 医疗建筑的弹性设计和可持续更新[J]. 建筑学报. 2011(04) [32] 徐友兵. 从欧洲医院的发展看医院设计的灵活性[J]. 福建建筑. 1995(03) [33] 韩冬青. 论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J]. 安徽建筑. 2009(06) [34] 程宏志. 现代化医院的动态系统设计模式[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04) [35] 韩同伟. 演绎医疗建筑生命力[J]. 实战. 2009(06) [36] 李明茜. 医疗建筑改扩建中的自相似方法[J]. 城市建筑. 2011(06) [37] 刘德明. 医院建筑的生长与再生[J]. 建筑设计研究. 2008(06) [38] 贺静. 整体生态观下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D]. 天津大学. 2009(06) [39] 王扬. 整体优化动态适应建筑适应性设计意义解析[J]. 同济大学. 2011(06) [40] 郑玉龙. 介入城市生活的当代医疗建筑[J]. 城市建筑. 2011(02) [41] 陈谦. 析美国医疗建筑前期策划[J]. 同济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