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课程标准 一3.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3.知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的第二个项目,主要引导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敢于并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也是本单元的归宿和落脚点。
正值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处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因而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自我保护,从而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项目内容由引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教材安排的两个层次虽然都是给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角度不同。第一层次是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的伤害,如何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
第二层次是讲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课堂按照“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通过“情境赏析,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学后反思,提高升华”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坚持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和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从而自觉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教学方法与策略 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为主、以活动参与、行为体验为辅,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小明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分组讨论与活动体认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课前分组收集“我们身边存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及 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学习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方面的理论,了解相关案例,准备相关的情景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赏析,自主感悟 教师:在生活中,你有过独自在家的经历吗?当陌生人进入你家盗窃时,你会怎么办呢?我们共同看看《小鬼当家》中卡尔金的做法。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在看的过程要注意卡尔金采取了哪些方法同盗贼进行斗争。
展示课件1:“小鬼当家” 电影《小鬼当家》片段 故事情节:8岁小男孩麦考利·卡尔金在他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到巴黎过圣诞节时,他独守家园,与两个笨头笨脑的盗贼进行的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思考:卡尔金采取了哪些方法同盗贼进行斗争?他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电影《小鬼当家》给学生以感官上的震撼,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麦考利·卡尔金很善于自我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更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课件2展示:课题 第16课 撑起法律保护伞 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师:课前曾安排同学们收集身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请同学们结合漫画说说在我们生活中可能受到哪些侵害?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展示课件3:实话实说 看看女儿日记里写些什么 生活场景一:
生活场景二:
生活场景三: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法伤害。
)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归纳总结。
展示课件4:友情提示 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时:
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
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害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是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程度比较轻的民事侵害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如果受到的侵害程度比较严重应该怎么办呢?让我们走进生活剧场去身临其境。
展示课件5:小凯故事(一)
七年级学生小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三名歹徒对他实施抢劫。…… 请同学们设计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分组表演出来。
表演规则:每组可先设计一种结果,然后再设计语言动作,准备道具,选出表演者。表演者上台后,要先介绍饰演的角色,再开始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法伤害。)
学生分组探讨:学生可能会设计出两种:一种情况,是忍气吞声,把所有的物品都给歹徒。一种情况,是与歹徒做斗争。
教师:请同学对上述两种做法进行评析。
学生评析。
教师归纳总结。
展示课件6:友情提示 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
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
没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等。
必要时,还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除了刚才同学所提到的方法,还有一种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就是“你打我,我就打你”?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运用正当防卫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70页相关链接。
展示课件7:法律讲堂 法律讲堂 为了保证正当防卫的正确实施,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的条件:
第一,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才能实施;
第二,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才能实施;
第三,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不能加害于同实施侵害无关的第三者;
第四,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在受到不法伤害时,学会自我保护,还要预防各种自然灾害,以及溺水、触电、烧伤、交通事故等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展示课件8:警钟长鸣 2013年4月14日中午,湛江吴川市黄坡镇龙塘村五名小学生在岭博村村道旁一深水渠戏水捉鱼,三名溺水身亡。
2013年4月28日下午,勉县同沟寺镇初级中学李某等4名男生在该镇金光村六组柏家槽水库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
2013年4月28日下午,湘乡市育塅乡大桥学校四名女生私自到湘乡市石狮江流域育塅乡松岳村地段下河游泳,不幸意外溺水身亡。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溺水事件,给学生以震撼和警示,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大家还记得小凯吗?他被“诈钱”后会怎样做呢?请设计出至少三种做法,并分析哪种做法是最好的。
展示课件9:小凯故事(二)
剧情猜想:
小凯被“诈钱”以后,心理很不是滋味,他会…….. 请设计出三种可能出现的情景,并说出哪种做法是最好的。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创设小凯的故事,让学生猜想小凯的做法,为下一步学会合法维权进行过渡和铺垫。)
学生猜想小凯的做法并分析其后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析的都很好,(1)忍气吞声、破财免灾,会使得违法分子变本加厉,后患无穷;
(2)只身赴险、死拼蛮斗,会造成无谓流血,人财两空;
(3)非法报复,以暴抗暴,会造成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4)求助报警、依法维权,才能惩罚坏人,保护自己。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应该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我们继续通过小凯的案例共同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示课件10:小凯故事(三)
14岁的小凯因父母离异,住在爷爷家。随着他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增加,爷爷和奶奶再也负担不起了,只好让他去找父母,父亲只用200元钱就打发了他,而母亲却连面儿都没让他见,小凯找到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咨询,寻求帮助。
思考:材料中提到了“法律服务机构”,你知道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创设小凯的故事,通过小凯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提供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及职能,但不必展开,学生知道在那里可以求得法律的帮助即可。)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进行查找。
教师: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小凯接着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做法。
展示课件11:小凯故事(四)
小凯只好找到父母的单位领导,希望能够帮助调解解决。单位的领导非常重视,把他和父母召集在一起商议抚养费的问题,却遭到其父母的无情拒绝。
思考:小凯是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展示小凯的做法,引导学生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评价。
教师:小凯找父母的单位领导是通过非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个案例中,由于涉及到家庭亲情,我们首先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
展示课件12:小凯故事(五)
在非诉讼无效的情况下,小凯只好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诉讼。
思考:小凯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展示小凯的做法,引导学生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回答,教师反馈评价。
教师:当通过非诉讼途径以及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权益时,我们就要勇敢地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
展示课件13:法律讲堂 法律讲堂 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活动。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诉讼形式。
教师:小凯作为未成年人,生活条件困难,他要打官司,没有办法支付费用怎么办呢?我们继续看小凯的故事是怎样发展的。
展示课件14:小凯故事(六)
在小凯向法院提出诉讼的过程中,诉讼费用又使他陷入了困境,于是他只好求助于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在说明了请求法律援助的目的和主要事实,并提交了户口簿和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代理或法律服务费的证明后,法律援助中心免费指派宁律师作为小凯的民事诉讼代理人。在宁律师的帮助下,经过法院的审理、调解和教育,小凯的父母最终同意按法律的规定承担他的抚养教育费用。
思考:小凯最终通过什么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展示小凯的做法,引导学生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74页相关链接内容。
教师:在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费用,又需要通过打官司来讨回公道,我们可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通过小凯的案例,我们总结一下小凯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展示课件15:友情提示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Ø 非诉讼途径 Ø 诉讼途径 Ø 法律援助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对如何自己自我保护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一起伸出友爱之手,帮七年级学生张晓燕出谋划策。
环节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展示课件16:出谋划策 初夏的一天,七年级学生张晓燕独自一人在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她以为是父母下班回家,忙去开门。这时进来却是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恶狠狠地对她说:“老实点,不然就捅死你!”然后,开始撬抽屉,翻橱柜。
这时张晓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四:学后反思,提高升华 教师:通过学习,老师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相信大家也都有很多的收获。让我们一起反思。
展示课件17:学后反思 1.通过学习,我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我会…… 2.在自我保护方面我还需加强的地方有……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既可以是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也可以是自己的困惑和不足。)
教师寄语 自我保护歌谣:
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处于险情,紧急求援。
虚张声势,巧妙周旋。机智避开,脱离危险。
诉诸法律,报告警察。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不贪不占,防止受骗。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教师: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最有力的武器,让我们学会自我保护,让我们远离伤害,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附:板书设计:
第7单元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第16课 撑起法律保护伞 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程度轻 (将要或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时)
程度重 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非诉讼 (遭受不法侵害后维权)
诉讼 申请 法律援助 课堂检测 一、我来选择 1.放学后,小华看到小勇正在偷偷地抹眼泪,便问:“小勇,你怎么啦?”小勇说:“我遇到麻烦了,有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向我索要了两次钱,我都给了他。今天,他又要我在约定的地方给他300元,还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会喊人来打我。”这时,小华应该这样帮助小勇 ( )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 ②告诉他数额不大,按时给他算了 ③想办法告诉家长或老师 ④邀几个同学去教训那位高年级同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火灾无情,它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伤数千人。如果哪一天我们身陷火海,正确的逃生方法有 ( )
①背向烟火方向迅速撤离 ②如果消防通道充满烟雾,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③尽量往楼层上面跑 ④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价值判断 3.针对今年发生的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件,晓明认为“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及时到位,未成年人就一定不会再受到侵害。” 判断:( )
理由: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C 2.A 3.判断:(错误)。
理由:①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②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拓展资料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常识 1.有陌生人打来电话问父母的情况:①首先问来电话的人是谁,有什么事。如果你并不认识来话人,请不要告诉他任何事情。
②如果来话人要你父母的电话、寻呼机、手机号码,请不要告诉他,你可以请来话人留下姓名、单位、电话及留言。③对于陌生人打来的电话,你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只有你一人在家。
2.发现家中来了小偷 :①如果你在门外发现家里好像有人在偷东西,请不要大声喊叫,更不要冒然进屋。
②到同学或邻居家,把情况告诉大人们。如果证实家中确实来了小偷,应迅速拨打派出所电话或110报警。③遇到情况不要害怕,不要慌,千万不要自己冲进屋或大喊大叫,以免自己人小力单受伤害。
④如果发现家里有被偷过的迹象,自己千万不要乱动任何东西,要保护现场,以便破案。
课外作业 课后请查阅有关书籍和相关的网站,收集并整理有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资料,编辑《自我保护手册》,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教后反思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是初中生急需掌握的知识,但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容易盲目冲动,或者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能正确保护自己。在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了思品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坚持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具有震撼力的一个典型案例材料贯穿课堂始终,这样的课堂设计整体性强,学生分析问题全面、透彻,教师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本课时教学设计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通过创设案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