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金融安全网和防火墙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金融改革开放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但有效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仍需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筑牢金融安全网等重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全球经济长期滞胀风险上升,国际货币金融环境显著变化。从宏观经济看,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从货币金融看,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带动欧美和部分新兴经济体进入高利率周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15%的低收入国家因美国不断加息而处于债务困境中,45%处于风险之中。同时,货币政策迅速趋紧触发了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金融成为地缘政治博弈工具,全球金融稳定面临新的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金融基础设施,也被某些国家当作地缘政治博弈工具。金融政治化倾向将大大增加全球经济金融运行风险,我们要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应对,充分化解潜在的外部冲击风险。
我国金融风险总体收敛可控,但风险隐患仍然在累积演变。近期,金融风险隐患有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是警惕非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
二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存在实际风险高于账面水平、存量风险处置难度较大、区域风险相对集中等问题;
三是房地产业仍处于向新发展模式过渡阶段,一些房地产企业依旧面临较大可持续发展压力;
四是新形势下尤要注重防范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之间交叉传染风险。
面对维护金融安全的新形势新任务,应坚持问题导向,统筹风险源头治理和重点领域风险处置,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结束令人民深受其苦的恶性通货膨胀,才能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才能建成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和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优势。
坚持向实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扩大内需为重点,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提升服务质效,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绿色低碳转型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推进金融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四早”原则,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科学防范金融风险,关键是要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和早期阶段,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在具体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协调配合、前瞻研判和动态调整,牵住“牛鼻子”、打好“主动仗”,做到守土有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风险。充分汲取相关经验教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
坚持自立自强,增强金融体系自主性和抗冲击能力。牢牢把握住金融发展与安全的主动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确保金融业务功能全面完整、金融基础设施独立可靠、金融核心设备和技术自主可控、金融信息数据安全稳固,为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供有力保障。在坚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持续扩大金融业双向对外开放,培育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并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加有力金融支撑。
坚持风腐同治,营造风清气正、廉洁自律的金融生态。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金融领域风腐同治,要坚持抓住“关键少数”。金融干部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反对过度逐利和照搬西方模式,当好国有金融资本守护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做到心中有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并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作风建设贯穿党建和业务工作全过程,营造担当、务实、廉洁的干事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