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年中小学中秋节国庆节放假通知安全告家长书(详细版)

时间:2023-07-22 08:05:04 浏览量:

2021年中小学中秋节国庆节放假通知安全告家长书(详细版)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临近,谨向您致以最真挚的祝福。在您的理解与支持下,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孩子们辛勤付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双减”,优化管理,开学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为了让孩子们度过“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现将我校中秋节、国庆节放假事宜告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中秋节放假和调休安排:2021年9月19日-21日放假,共计3天;
9月18日调休上班。

国庆节放假和调休安排:2021年10月1日-7日放假,共计7天;
9月26日、10月9日调休上班。

二、秋冬季疫情防控 (一)假期要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安全防范工作,注重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去往封闭场所和人群聚集场所,减少聚餐。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密闭和人群密集处佩戴口罩。不要去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不要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通人员相接触。

(二)秋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学生尽量不要参与聚集性活动,防止因聚集而造成交叉性感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居家、少出门、勤洗手,加强学习疫情科学防控知识,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三)假期学生出校、进校须严格履行学校相关规定及程序(以地州市为界,外出及时报备),规划好出行方式并做好个人防护卫生。学校严格把好学生的返校关,对学生假期活动轨迹进行动态跟踪,同时也要定时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并做好校舍的消毒等相关安全工作。

三、假期安全温馨提示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平安、健康的中秋节、国庆节,在此我们提醒家长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预防传染病安全 秋季为传染病易发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加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防范。

(二)交通安全 请教育孩子外出时遵守交通法规,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严禁十二周岁儿童骑车上路;
严禁乘坐无牌无照的车辆、报废车、改装车、超载车,确保学生安全。

(三)食品安全 教育孩子注意食品安全,不要暴饮暴食,不买不吃不健康的食品。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七不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四)消防安全 要指导孩子掌握居家用电、用气、用火安全的基本常识;
做好防煤气中毒、防雷击、防台风、防暴雨、防地震和防洪涝等防自然灾害防范教育,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的意识。

(五)防溺水 加强防溺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七不”:  一不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三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五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六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 七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三要”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要到有防护设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盲目施救。  (六)防盗、防拐、防骗 1、教育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密切关注子女的行踪,做到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活动内容;外出时保管好贵重物品;未经家长允许不在外留宿过夜,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或品行不端人员、陌生人交往,不和陌生人一起就餐,防止坏人拐骗、绑架。

2、牢记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救护电话“120”。如发现子女有异常行为应立即予以询问、调查、制止,极早做好消除安全隐患工作。

(七)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通讯、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许多专门针对学生及家长的网络诈骗新型犯罪,为增强大家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十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

6.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

8.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9.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10.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电话;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三、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为他一生的人格健康奠定基础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沟通时,亲子间应该坚持说心里话,平静地、直截了当地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a.开展“一对一的亲子约会”与孩子进行单独的亲密互动。

b.每天花15分钟以宽容开放、朋友般的姿态和孩子好好沟通。

c.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乐,基于安全感、依赖感的陪伴,有利于巩固亲密关系。

d.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担当、独立、果断的品格和创新精神。

2、引导、鼓励、排解孩子的情绪。希望家长们能重视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评价一个学生不应完全以成绩的好坏定论。繁重的课业任务、过高的期望值,或许会使得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会因考试的失败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苦衷,让孩子遇到困难时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有耐心是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先决条件,等待孩子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他细作理论,并鼓励、支持孩子。

3、给予独立空间和民主权利。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能够得到放松。适当给孩子“留白“,让孩子在关心和爱中也能够拥有自我思考的机会和能力,相信孩子在与自己独自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成为一个越来越优秀和自信的人。

4、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做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避免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打骂、压服孩子,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应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抚,使孩子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及时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成长的目的。

5、合理设定期望值。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对子女都抱有过高的期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占据绝大部分家长的思想。父母期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于是早早地给他们定目标,用自己的期望代替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得孩子在不断涌现的新目标中压力倍增,信心渐失。

我们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树立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不“唯分数论”,合理看待成绩,正确对待考试成败;
对孩子提出适度期望,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毕竟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四、落实“五项管理”,强化体育锻炼 为响应教育部中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有关事项需要您的配合:
1、指导学生合理管控手机 教育部规定:学生原则上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建议您:严格管控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
确需带入的,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
如有特殊情况,可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

2、保证学生充足睡眠 教育部规定学生睡眠时间:小学达到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建议您:帮助学生制订作息时间表,督促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议您: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4、监督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教育部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与独立作业的能力。不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孩子因故未能在就寝之前完成作业,家长可在作业本上说明情况,或者告知老师,可以终止作业,按时就寝。

5、增强学生体育锻炼 教育部要求,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4课时,其他年级每周3课时。建议您: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身体和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周1-5每天锻炼一小时,周末锻炼至少两小时。家长朋友,假期生活稍纵即逝,您的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您的指导、教育和督促。

请多关注您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他们多交流,正确引导孩子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完成好学校的各项常规要求。相信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关怀下,孩子们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润下度过一个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同时,我们恳请家长朋友与学校多联系,把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反馈给我们,并根据您孩子的合理要求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促进您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祝您及全家: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XXXXX学校 2021年 月 日

推荐访问:国庆节 中秋节 年中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