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摘要:本文通过两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讨论围绕着实验方法用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心理学15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心理学篇1
摘 要: 本文通过两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讨论围绕着实验方法用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展开,认为实验安排的现实意义是获得有效性的基础。同时,本文也涉及了实验方法的科学道德问题,定量化研究的困难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识活动在实验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更多心理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心理学论文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社会心理学篇2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独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监控、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自由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篇3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仅有3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研究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本研究在分析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论证和探讨,并提出关于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新见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社会心理学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独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监控、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自由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社会心理学篇4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大火,节目一开始,所有的姐姐都表示很喜欢万茜,大家都被带着节奏走,既然这么多明星姐姐都喜欢她,那她是不是真的很不错呢。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万茜是谁,就莫名其妙的觉得她很好,即使首秀的时候她弹错了,都觉得可以原谅!
后来万茜在节目中的表现翻车,营销过度,引起大家的反感,剧情出现反转,全网黑她,这时候再去看节目,觉得她甚至都变丑了,以前是“人淡如菊”,现在是“油腻虚伪”,怎么看都不顺眼,说什么话都不对!
短短时间,为什么大家对她前后的评价差距这么大?仅仅是因为她唱错跳错性格不讨喜吗?
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你喜欢的衣服是不是大多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你是不是喜欢把家里装修成现在流行的风格?你是不是关注了很多博主,跟着他们的推荐喜欢买一些网红产品?健身风靡全球,你是不是也经常刷着手机看着别人的马甲线蠢蠢欲动?。.。.。.人们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模仿别人,或者服从权威,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别人说她好时她就好,别人说她不好她就不好,舆论就是变色龙,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仅仅是自己的观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太多了。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很轻易的表现出从众行为,可想在有一些压力或者直接受到强迫的情况下,人是很容易从众和服从的,著名的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就证明了在权威的指示下人们会很轻易的服从,即使这些指示会伤害到别人。人类历史上的那些大屠杀,普通的士兵服从上级指示残杀无辜的平民,对权威的服从通常可以战胜道德!
个人很容易服从强大的社会情境压力,我们大部分时候甚至意识不到这种社会规范对我们的影响和教化。你试试在教室听课时突然起立,或者在餐馆吃饭时突然大声歌唱,或者穿奇装异服走上街头,在试图打破这些社会束缚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他的强大。要成为少数的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你现在发一条帖子支持一下万茜试试,会被骂死的。
英国人斯蒂芬·高夫在20xx年试图裸体(除了帽子、袜子、靴子和帆布包)徒步穿越不列颠。在他847英里的旅途中,被捕了16次,在牢狱中度过了5个月。他自己认为他的裸体运动是最重要的,可以展现他美丽的人体,可是却不符合明确的社会规范。即使英国这样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是没办法容忍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这种感觉才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们热衷于做特立独行的自己。
“做自己的事。质疑权威。如果觉得对就去做。跟着幸福走。不要从众。自我反思。坦诚的面对自我。勇于承担责任。”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每一条都说到了你的心坎,每一条都好对,就想成为这样美好的自己呢!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样的说辞不绝于耳,我不是说这样的观点不对或者不好,我也喜欢上面的每一条言论。但冷静思考,我们或许只是被西方个人主义洗了脑,在没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就不容质疑的相信个人主义是块宝,从众行为是根草!
有时候社会带来的压力是我们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搞的别人家破人亡,自己全身而退。但我看她真心演出了真爱的感觉,林有有也可以为自己辩解,她就是单纯的爱上了许幻山,followherheart,不顾一切,为爱痴狂。她不屑社会的道德规范,不与父母沟通联系,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立独行,也太自我太个人了吧!她不care任何人,卸掉了社会压力,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没有什么道德了!提防逃脱了道德绑架,却变成了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我们真的能以极端满足自我和真正表现自我的方式来生活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冲进世贸大厦“熊熊烈火”的每一位消防员都是心甘情愿的吗?赶赴武汉支援的每一位医生护士都是自愿的吗?他们也只是“部分的出于服从上级命令,部分的出于遵从集体忠诚和团结一致的价值观”。从众不都是消极的,有时候也可以是积极有效的。站出来反对不公正的社会权威很难很难,但是如果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站出来了,我一定也会跟上的!比如上课时,老师讲错了一个东西,或许你不敢提出来,但是当周围有同学提出来时,是不是给了你勇气,相信你也会站住来的!这就是从众的释放效应!
有时候我们从众仅仅是为了我们能安全的融入集体,被大家接纳,获得别人的喜欢,不从众的个人主义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同时也是社会动物,我们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
所有明星都在买热搜,都在花钱营销,只是万茜自己业务能力没跟上,还突兀的营销过度,人设崩塌。但我觉得上升到抨击人家的人格大可不必,千万不要加入网络暴力的队伍,不管对象是谁,我们不清楚她人到底咋样,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社会心理学篇5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篇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篇7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现在不单单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是90后,从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长大,对网络也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新时代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人的那种新鲜感,也不单单是时不时地把照片“晒一下”、时不时地写篇博文、日志“吐个槽”的那种网络达人时尚耍酷了,这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这就是网络人际关系。处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最大感受就是只要有网,哪怕是一部手机,就能与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我们像被无线的东西给连了起来,也不管你自愿不自愿,没有选择,你已经“入了网”。自然而然地,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我就选择几个方面简单叙述:
一、网络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触式的交往障碍,比较自由随意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交往双方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考虑双方的身体外貌特征、社会地位、性格层次甚至是性格层次上的东西,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交往。那么,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的群体在网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机会。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交流双方往往会应用网上比较流行的模式、语言,比较公平自由。我们大学生在网上和好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往往喜欢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下,随意地和电脑的另一端的生人进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时候的顾虑、冲突问题。
但是,这样的交流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因此沉迷于这种随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显得更为拘谨不顺畅。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网上的好友,有什么问题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很少也很难。甚至甲乙两人在路上碰见也不会打招呼。
二、网络是开放的世界,网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隐蔽性
前面已经表述过,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区,很多情况下双方可能并不认识,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名,这样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B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等等虚拟社区中,都以一定的规则指导网民进行交往。交往双方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掩盖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简单的例子,和淘宝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选好了商品,有问题可以登录旺旺咨询下网店老板,之后付款、快递送达,方便快捷。这些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式,你不必考虑对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虑自己身份会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红遍网络的“门”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这种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规则被违反或者不存在了,那么会直接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候隐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涉及网络公民的个人隐私,涉及交往双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这层纸捅破了,那么直接侵害相关网民的个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在BBS、博客、贴吧上面公开说脏话、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大放厥词,完全不够后果。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堪入目。
三、网络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网络关系并不稳定长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交流,比如对一个热门帖子的回复,往往都是由相同爱好的人完成。网络交往双方在一开始就是兴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双方会交往是因为这个,之后这种交往关系的保持可能还是因为这点,所以网络关系可能并不长久稳定。进入大学以来,我们都利用飞信这个平台进行一些通知的宣传,相当方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快速将信息反应给很多人的需求,“飞信”这类新兴产物将没有市场可言。我的飞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里没有什么接触,更不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有的时候,正是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促成了很多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惧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交往关系都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可靠。很多网恋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双方不能给出现实的承诺。所以,更多的人在网络交往时会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并不会充分信任对方。
比如说,一位大学生喜欢玩某个大型网络游戏,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位同样喜欢这个游戏的网友,两人一同做游戏中的任务,但是如果涉及双方利益上的事情,双
方往往不会信任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网上结识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么当你发现他一走了之头像变成灰白色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在意。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变得不太“真诚”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大学生在入学后,与家庭的联系会有所减弱。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他们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网民侃侃而谈,而在网下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网上交友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你无法确定一个人言语的真伪,因此,当网上交友发展到网下时,就会有种种状况发生。因互联网而受骗、受害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危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网络中的人大多数是怀疑一切的。这就使人际交往缺乏了真诚的基础导致友情的冷漠。那么面对有些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树立起一种待人的原则,不要随意附和网络上的模式、观点。我们可以真诚对待网络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机智、防范。因为毕竟网络道德原则体系、行为规范体系长期缺失,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着怎么样的人,出于自我保护就要有一种防范的意识。另外,碰到网络上很多“围观”事件我们不要从众,盲目地跟随网民群体们。我们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其次,我认为就是加强自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要沉迷、依赖网络,培养自己现实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络人际关系毕竟是虚拟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平时生活中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那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走上社会后,我们大学生尤其要培养自己沟通交往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注重自我实际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科技手段,我们要很好地应用它驾驭它,而不是被它控制、牵制甚至洗脑。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
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最后我认为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人际关系的产生并不会替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关系。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努力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社会心理学篇8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篇9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大火,节目一开始,所有的姐姐都表示很喜欢万茜,大家都被带着节奏走,既然这么多明星姐姐都喜欢她,那她是不是真的很不错呢。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万茜是谁,就莫名其妙的觉得她很好,即使首秀的时候她弹错了,都觉得可以原谅!
后来万茜在节目中的表现翻车,营销过度,引起大家的反感,剧情出现反转,全网黑她,这时候再去看节目,觉得她甚至都变丑了,以前是“人淡如菊”,现在是“油腻虚伪”,怎么看都不顺眼,说什么话都不对!
短短时间,为什么大家对她前后的评价差距这么大?仅仅是因为她唱错跳错性格不讨喜吗?
想一下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你喜欢的衣服是不是大多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你是不是喜欢把家里装修成现在流行的风格?你是不是关注了很多博主,跟着他们的推荐喜欢买一些网红产品?健身风靡全球,你是不是也经常刷着手机看着别人的马甲线蠢蠢欲动?。.。.。.人们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模仿别人,或者服从权威,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别人说她好时她就好,别人说她不好她就不好,舆论就是变色龙,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未必仅仅是自己的观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太多了。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就很轻易的表现出从众行为,可想在有一些压力或者直接受到强迫的情况下,人是很容易从众和服从的,著名的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就证明了在权威的指示下人们会很轻易的服从,即使这些指示会伤害到别人。人类历史上的那些大屠杀,普通的士兵服从上级指示残杀无辜的平民,对权威的服从通常可以战胜道德!
个人很容易服从强大的社会情境压力,我们大部分时候甚至意识不到这种社会规范对我们的影响和教化。你试试在教室听课时突然起立,或者在餐馆吃饭时突然大声歌唱,或者穿奇装异服走上街头,在试图打破这些社会束缚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他的强大。要成为少数的与众不同者真的很不容易!你现在发一条帖子支持一下万茜试试,会被骂死的。
英国人斯蒂芬·高夫在20xx年试图裸体(除了帽子、袜子、靴子和帆布包)徒步穿越不列颠。在他847英里的旅途中,被捕了16次,在牢狱中度过了5个月。他自己认为他的裸体运动是最重要的,可以展现他美丽的人体,可是却不符合明确的社会规范。即使英国这样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是没办法容忍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这种感觉才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们热衷于做特立独行的自己。
“做自己的事。质疑权威。如果觉得对就去做。跟着幸福走。不要从众。自我反思。坦诚的面对自我。勇于承担责任。”是不是觉得上面说的每一条都说到了你的心坎,每一条都好对,就想成为这样美好的自己呢!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这样的说辞不绝于耳,我不是说这样的观点不对或者不好,我也喜欢上面的每一条言论。但冷静思考,我们或许只是被西方个人主义洗了脑,在没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就不容质疑的相信个人主义是块宝,从众行为是根草!
有时候社会带来的压力是我们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三十而已》中的林有有,搞的别人家破人亡,自己全身而退。但我看她真心演出了真爱的感觉,林有有也可以为自己辩解,她就是单纯的爱上了许幻山,followherheart,不顾一切,为爱痴狂。她不屑社会的道德规范,不与父母沟通联系,也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立独行,也太自我太个人了吧!她不care任何人,卸掉了社会压力,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没有什么道德了!提防逃脱了道德绑架,却变成了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我们真的能以极端满足自我和真正表现自我的方式来生活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冲进世贸大厦“熊熊烈火”的每一位消防员都是心甘情愿的吗?赶赴武汉支援的每一位医生护士都是自愿的吗?他们也只是“部分的出于服从上级命令,部分的出于遵从集体忠诚和团结一致的价值观”。从众不都是消极的,有时候也可以是积极有效的。站出来反对不公正的社会权威很难很难,但是如果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站出来了,我一定也会跟上的!比如上课时,老师讲错了一个东西,或许你不敢提出来,但是当周围有同学提出来时,是不是给了你勇气,相信你也会站住来的!这就是从众的释放效应!
有时候我们从众仅仅是为了我们能安全的融入集体,被大家接纳,获得别人的喜欢,不从众的个人主义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同时也是社会动物,我们要平衡自己的自立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
所有明星都在买热搜,都在花钱营销,只是万茜自己业务能力没跟上,还突兀的营销过度,人设崩塌。但我觉得上升到抨击人家的人格大可不必,千万不要加入网络暴力的队伍,不管对象是谁,我们不清楚她人到底咋样,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社会心理学篇10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社会心理学篇11
随着人们大踏步得迈进21世纪,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心理学的发展也愈发的得到重视。
众多的研究发现表明,许多生理疾病与心理的异常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心理状态对生理疾病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赛利格曼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做过一次实验,他给老鼠注射了癌细胞,将老鼠安排于不同环境中。第一组老鼠可以通过逃避(如抓碰开关)而成功地摆脱电击,第二组则在第一组成功逃避电击时候被电击,因为前者碰到开关则同时接通了它们的电击线路,它们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电击。第三组老鼠在没有危险的环境中。结果第一组老鼠中患癌症的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第二组为四分之三,而最后一组有二分之一得癌症。这组实验说明了积极有效地应对危险可以提升免疫力。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而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与此同时,与抑郁症相伴的常常是极高的自杀率。
因此,提升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心理学家大多致力于研究心理病态例如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从对精神病的研究起步的。自二战之后,在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倡导下,人们的目光逐渐投向积极地正向的心理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如果说以前的心理学研究是雨天里的伞那么积极心理学就是天气预报。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记得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马云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用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他说的这句话,带给我深刻的印象,同时,在慢慢地理解这句话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却字字有力撞击在我心中,使我茅塞顿开。细细的琢磨这是几个字,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更懂得了如何去适应并生存在这个世界。
专家解释说,如果乐观者乐观过度,因为坚信“吉人自有天相”而不去尝试解决问题,其实也是负面思考。而悲观者若拥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法,那也是正面思考,或者是所谓的“防卫型悲观”。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当遇到挫折时,会想到最坏的情况,并思索如何解决。他们虽然不同于乐观的人,但也会在职场上有良好的表现。
曾经有位悲观到让人无法理解的女孩,在接到别家公司高薪邀请的时候,发现自己从业八年来一直拿着行业里不到别人二分之一的工资,差点儿崩溃。习惯性的悲观情绪让她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我不够好,我没有别人努力。”进而谢绝了高薪诚聘,决心在公司加倍工作,证明自己实力。于是她以这种“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抱着最低的期望,成功的将心中的焦虑转成了正面的力量,一年之后在机会终于出现时,以自己的资历和成绩,被升为主管,摆脱了低薪的命运,进入了更高层次的职场。对此斯利戈曼提出:“一个企业需要乐观者,同样也需要悲观者。像业务、行销、创意人员最好是乐观者担任,但财务或研发人员最好是稍微悲观的人任职。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生活的保温瓶,是我们应付困难驶向未来的顺风车。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首先要培养正面的思维方式。有数据显示,当人们遇到挫折时,真正能够做到正面思考的人不到10%,而如果是幸运地被包含在这10%里的人,则多数会在生活事业上取得成功,前文提到的赛利格曼教授用他的3000万美金在美国大都会人寿公司的15000名员工里筛选了11001人作为观察对象,在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正面思考的员工业绩比负面思考的人高88%,而负面思考者的离职率是乐观观者的三倍。
首先,正面思考需要不断练习改变思路,将其内化为一种习惯。正确使用归因方式也是正面思考的重要方面。把成功归因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像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的外在的特质(如努力程度)。都会有利于正面思考的形成。负面思考的人会从不愉快的事件中感到“无助”,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认为无论怎么,做到最后都是坏的后果,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事件的理性判断,做出负面的决策,但这个时候只要在思考的路径里假设两个步骤———反驳和激励———就可以将负面转成正面思考。
其次,保持一颗宽恕的心事快乐的不二法宝。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正如《真正的快乐》的作者塞利格曼所说,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从来不管别人做什么或拥有什么。利诺斯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迪恩纳说:“对于快乐来说,物质主义是一种毒品。”即使是那些富有的物质主义者也不及那些不关心挣了多少、花了多少的人高兴。快乐的人以家人、朋友为中心,而那些不快乐的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冷落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倍感孤单。迪恩纳还认为,如果经常与炫富的邻居做比较,这将会是不高兴的开始。
正如每种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积极心理学同样如此。它强调积极快乐的心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于生活的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幸福快乐对于某些文化来说只是一种态度却不是生活目标。这是涉及到积极心理学存在意义的重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社会心理学篇12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息息相关。人们之间的人际交往现在不单单只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是90后,从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长大,对网络也是再熟悉不过了。本文中,笔者将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新时代网络人际关系以及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
总是会发现这样一个画面:上完课回到宿舍,寝室里的舍友们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人人网,挂QQ。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留言,看看昨天晚上聊过的人今天还在不在。这种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动作,即使是回宿舍有事做,即使是一会要上床打盹,我们也往往开着电脑挂着QQ,挂着人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一种心理怂恿着我们这样做:我在线,我在网上,我能随时与人交流,别人能随时联系到我。有位当代作家这样评价我们,他说我们这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这已经不单单是刚接触互联网、刚申请了QQ、刚注册了人人的那种新鲜感,也不单单是时不时地把照片“晒一下”、时不时地写篇博文、日志“吐个槽”的那种网络达人时尚耍酷了,这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模式。这就是网络人际关系。处在网络人际关系中的我们,最大感受就是只要有网,哪怕是一部手机,就能与人交流。“3G”、“WIFI”、“微博”、“人肉”一度成为年度热词。我们像被无线的东西给连了起来,也不管你自愿不自愿,没有选择,你已经“入了网”。自然而然地,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我就选择几个方面简单叙述:
一、网络交往避免了直接接触式的交往障碍,比较自由随意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交往双方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考虑双方的身体外貌特征、社会地位、性格层次甚至是性格层次上的东西,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交往。那么,现实生活中比较内向的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的群体在网上就有自己交流的机会。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在直面交往中有着天然的不足,这使他们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而他们的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并且,交流双方往往会应用网上比较流行的模式、语言,比较公平自由。我们大学生在网上和好友、陌生人进行交流,往往喜欢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下,随意地和电脑的另一端的生人进行交流,避免了正面交往时候的顾虑、冲突问题。
但是,这样的交流模式也带来很多问题。很多人因此沉迷于这种随意甚至放肆的交流方式,喜欢在网上和人交流,而躲避现实生活中与人的交往,或者说他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显得更为拘谨不顺畅。比如,甲和乙是某社交网上的好友,有什么问题就互相交流,但是私下里两人的沟通很少也很难。甚至甲乙两人在路上碰见也不会打招呼。
二、网络是开放的世界,网民以匿名身份互相交往,具有隐蔽性
前面已经表述过,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社区,很多情况下双方可能并不认识,网民都有自己的网名,这样就完全或者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上,B网、络在线通讯、电子邮件、博客(群)、跨地域性的内部网络、电子购物等等虚拟社区中,都以一定的规则指导网民进行交往。交往双方都会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沟通过程中自取所需,取得自己需要的资源,并且可以掩盖自己很多的固有缺陷。最简单的例子,和淘宝上的店家做生意,只要选好了商品,有问题可以登录旺旺咨询下网店老板,之后付款、快递送达,方便快捷。这些都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式,你不必考虑对方是男是女,也不必考虑自己身份会暴露。然而,最近很多红遍网络的“门”事件也揭示出很多弊端。一旦这种匿名、不暴露身份的交往规则被违反或者不存在了,那么会直接产生很多社会问题。有时候隐蔽是必要的,因为这个涉及网络公民的个人隐私,涉及交往双方甚至家庭的私生活。如果有人把这层纸捅破了,那么直接侵害相关网民的个人利益。另外,也有很多人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在BBS、博客、贴吧上面公开说脏话、甚至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大放厥词,完全不够后果。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堪入目。
三、网络使得交往更加便捷,网络关系并不稳定长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交流,比如对一个热门帖子的回复,往往都是由相同爱好的人完成。网络交往双方在一开始就是兴趣相仿或者建立在某种前提之上,双方会交往是因为这个,之后这种交往关系的保持可能还是因为这点,所以网络关系可能并不长久稳定。进入大学以来,我们都利用飞信这个平台进行一些通知的宣传,相当方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需要快速将信息反应给很多人的需求,“飞信”这类新兴产物将没有市场可言。我的飞信好友上面大部分都只是出于工作学习需要而加的好友,私下里没有什么接触,更不会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有的时候,正是这种“一拍即合”的关系促成了很多人对网络交往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恐惧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网络交往关系都有一种怀疑、不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关系不可靠。很多网恋的结果都是不欢而散,双方不能给出现实的承诺。所以,更多的人在网络交往时会采取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并不会充分信任对方。
比如说,一位大学生喜欢玩某个大型网络游戏,在网上结识了另一位同样喜欢这个游戏的网友,两人一同做游戏中的任务,但是如果涉及双方利益上的事情,双
方往往不会信任对方,都以自我为中心,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哪一天自己在网上结识的好友“背叛”了自己。那么当你发现他一走了之头像变成灰白色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在意。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际关系变得不太“真诚”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但虚拟世界的交流毕竟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
大学生在入学后,与家庭的联系会有所减弱。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他们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网民侃侃而谈,而在网下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网上交友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你无法确定一个人言语的真伪,因此,当网上交友发展到网下时,就会有种种状况发生。因互联网而受骗、受害的大学生也有很多。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危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网络中的人大多数是怀疑一切的。这就使人际交往缺乏了真诚的基础导致友情的冷漠。那么面对有些复杂的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认为还是要树立起一种待人的原则,不要随意附和网络上的模式、观点。我们可以真诚对待网络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机智、防范。因为毕竟网络道德原则体系、行为规范体系长期缺失,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着怎么样的人,出于自我保护就要有一种防范的意识。另外,碰到网络上很多“围观”事件我们不要从众,盲目地跟随网民群体们。我们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自己的个性特征。
其次,我认为就是加强自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不要沉迷、依赖网络,培养自己现实的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网络人际关系毕竟是虚拟的。哪怕你在FACEBOOK或者人人上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平时生活中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那对自己也是没有益处。走上社会后,我们大学生尤其要培养自己沟通交往的能力,关注现实世界,注重自我实际能力的提高。网络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科技手段,我们要很好地应用它驾驭它,而不是被它控制、牵制甚至洗脑。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严格约束自己:
一是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二是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三是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现实人际交往为主,网络人际交往为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
最后我认为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社会在不断进步,网络人际关系的产生并不会替代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际关系。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努力推动社会交往的多元化,把握好科技这把双刃剑。
社会心理学篇13
今年涉猎了心理学范畴的多本书,如《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人性的弱点》、《自控力》,但是都不如《社会心理学》全面,翻译流畅,读起来不像《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语言晦涩,排版和内容也比《社会性动物》更能让人爱不释手,大量的例子、名言、漫画、表格让人进一步理解书中的观点。
在内容方面基本上涵盖了《社会性动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心理学的范式教科书。这本书反反复复、读读停停持续大半年,是目前读过的最厚的一本书,很高兴自己坚持读完了,并且以后还会反复翻阅。也是因为这本书,开始学做思维导图,日积月累,最后完成的时候也惊叹于自己的耐力。
相见恨晚的同时也感谢自己在这个年纪读了这本书,更够更全面的看待社会,更包容、多方位的看待他人,更重要的,进一步了解了自己,了解“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希望自己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学会和自己相处,接纳自己爱自己。
社会心理学篇14
摘 要: 本文通过两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讨论围绕着实验方法用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展开,认为实验安排的现实意义是获得有效性的基础。同时,本文也涉及了实验方法的科学道德问题,定量化研究的困难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识活动在实验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更多心理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心理学论文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社会心理学篇15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课乐观快乐的金葵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心理学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
推荐访问: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在线阅读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书 社会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学什么 社会心理学哪个版本好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