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篇

时间:2023-10-10 09:45:05 浏览量: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篇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1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1学分,劳动综合实践1学分。

(一)劳动理论教育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

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1个学分的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系统性向全校学生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

2、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

明确学习的本质是劳动。在思政类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生活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2、专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劳动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帮扶、项目研发、创业实践等劳动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锻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支教扫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劳动拓展教育体系

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

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

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考核机制

学生必修取得“劳动教育”课程2个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通识必修课1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劳动综合实践学分原则上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认定。

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学生在第六学期考试周前集中填写“综合劳动情况鉴定表”(见附件)并撰写“劳动情况报告”(具体内容、格式院根据各自情况统一规定)。自评等级要依据充分、客观严谨,相关劳动经历或成绩须附劳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或相应证书。

2、辅导员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初步给出学院评定结论。

3、学院劳动教育工作组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审议表决,并最终审议通过辅导员给出的评定结论,组织录入。

4、学院按照试卷存档要求将学生的全套申报材料归档留存。

5、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须在完成相应劳动内容后在第八学期再次申请评定,仍不合格者当年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争议仲裁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

2、注重育人实效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3、强化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做好监测预警

构建院校两级监督预警机制。学院要强化组织管理,要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督促学生如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学校要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学院年度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七、附则

本实施方案由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2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想摆脱困境,你就去劳动;想创造未来,你就去劳动;想寻找快乐,你就去劳动;想实现梦想,你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便成为我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

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

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3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遵义市委办公室 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绥阳委 绥阳县人民政府印发<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推动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落实落地,我县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劳动实践为突破口,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本年度具体执行目标如下:

1、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2、在2022年,完成申报“县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推荐符合条件学校参加“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3、在2022年春季学期,组织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分管负责人和劳动教育专干开展专项培训,指导学校规范劳动教育,确保校内劳动教育、校外劳动教育有效开展。对《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绥委〔2021〕22号)《绥阳县2022年度公办学校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劳动教育)》《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考核细则解读,指导完成相关印证资料。

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县教育体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责任分工,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健全劳动教育保障制度,做到“四落实”、“三到位”,即:县级劳动教育工作组织落实、劳动教育工作制度落实、劳动教育保证措施落实及劳动教育责任落实;宣传到位、工作安排到位、督查指导到位。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体局业务股,由唐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覃堂洪体负责全县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指导完善劳动教育等相关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2022年我县劳动教育工作应根据各学校特点、学段特点、学生特点,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中小学每周设置1节劳动教育课,职业学校以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明确专兼职劳动教育任课教师,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教育课,同时每学年设立一次劳动教育周活动,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并撰写在学校劳动教育计划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同时走向社会、企业、社区参加校外劳动锻炼。要求中小学总课表、分课表劳动课程名称一律写成“劳动教育”,于2022年3月20日前将总课表电子档和打印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业务股。

2、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编写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指导书册于2022年3月30日前将“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电子档和打印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业务股备案。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1、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小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学生常规管理、“双减”课后服务,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各类功能室清扫以及劳动实践岗位等,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

2、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注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学校、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大力推进校外劳动实践教育

1、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

2、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做好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劳动教育考核。

3、抓好公益劳动实践教育,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4、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学校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工厂、种养殖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5、中等职业学校要抓好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新形态、新方式劳动实践提供支持。

(五)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六)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素养测评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1、《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试行)》是严格依据《绥阳县劳动教育指导手册(试行)》为按照“评价目的”“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结果使用”等要求分为: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等5个学段,同时紧扣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素养3个模块编写测评标准。

2、《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试行)》每个年段测评标准由“基本要求、评价举例”两部分构成,其中“评价举例”每个年段、每个模块不等,最少也有一项、多则几项举例。各学校应结合《指导手册》选定的劳动教育项目,详细编辑测评标准。

五、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一)强化督导,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

1、强化督导功能,做好劳动教育工作落地。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明确专兼职责任督学职责,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2、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劳动教育总规划。一是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三年或者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以及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等;二是成立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相关处室、村级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各中小学根据要求对应成立相应的学校劳动教育、劳动教研、劳动教育任课教师团队等领导小组;三是制定每学年学校劳动教育方案、学年度工作推进计划、总结,建立“劳动周”和劳动实践月计划和月报制度;四是制定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人员、专干、任课及辅导教师岗位职责;五是制定完善劳动器材、管理员和辅导员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劳动教育经费管理、劳动教育后勤保障管理、劳动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六是建立完善领导定期调研或巡查、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报备、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意外事件应急、班级劳动教育展示考核等制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程落实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通过调配、换岗等方式,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或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满足学校劳动教育需求;三是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县级培训或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开展分管负责人、劳动教育专干县级培训和各学校举办劳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辅导员二级培训;四是建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支持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任务;五是根据师资组建情况,建立相应的劳动教育教师花名册。

(三)合理配备经费,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购买服务、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方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二是使用好县级财政补助经费购买的劳动器材、师资培训、奖补政策;三是各学校必须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足额的8%,并用于购买劳动教育专用设备、工具、耗材、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校外指导等;四是各学校要完善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申请报告(含领导批复意见),经费使用清单、发票复印件等相关印证资料。

(四)强化安全措施,保障师生劳动安全

一是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建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控机制,强化“劳动实践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依法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三是各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四是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五是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做好劳动教育档案建设,确保工作印证有力。

1、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从2022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技能比赛,教师辅导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赛,学生独立成果展示赛等,具体以后起下发文件为准。

2、抓实抓细抓好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一是根据绥阳县委《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县教体局印发《绥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做好复评和申报创建“示范校”的准备工作,特别提醒的是复查未通过的,要取消“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二是从2022年起规划,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3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4年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5年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具体以当年下发文件为准;三是2022年4月迎接市教育体育局对绥阳县育红小学“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进行复评,学校要严格按照复评细则做好复评的准备工作;四是县级、市级、省级劳动教育示范校”复评工作,原则上是三年开展一次,为此县教育体育局将在2023年对2021年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学年进行复查;具体要求以当年下发文件为准。

3、收齐完善各类机构、职责、制度,保障工作畅通。

一是各学校要收齐并完善劳动教育方案、总结、计划和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等资料;二是收齐并完善政府、学校各类组织机构和调整后的组织机构;三是收齐并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人员、专干、任课级辅导教师岗位职责;四是收齐并完善劳动器材管理、管理员和辅导员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劳动教育经费管理、劳动教育后勤保障管理、劳动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班级劳动教育展示考核等制度;五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人员反复修改职责、制度完善成册。

4、规范编辑图片文字,确保宣传到位。

一是各学校要对开展“劳动教育教研、劳动教育评价、阵地建设、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庭劳动、公益活动、特色工作”等教育文稿编写工作和图片收集;二是各学校收集图片和文稿编辑应根据活动内容板块落实,中小学每月保证有2期以上简报或发表在公众号或新闻报道等;三是简报图片和文稿发布,中学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每月上交2期,其中1期撰写校内外劳动教育图片和文字,1期撰写学生家庭劳动教育图片和文字,按规定时间内上交电子档到县教体局业务股备存;四是中小学简报编写要求,中学每月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各占1期,并必须覆盖所有班级;中心学校每月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各占1期,并必须覆盖所在地的中心学校和辖区内村级完小;五是中小学简报撰写格式,内容包括“xx学校xx劳动教育简报,其中‘简报’在第二行”“2022年第几期”“劳动教育标题”“活动总写”“分校或分班级活动一则,二则……”“最后总结”;六是活动图片收集,所有图片下载原图保存,保留规范格式,不能任意拉长或拉扁变形,中小学每月上交经典原图片两张,不用word编辑图片,只在图片命名用详细文字说明;七是注重劳动教育宣传报道,各校利用县媒体中心,教育公众号,家长微信群或家长QQ群,省、市、县日报及网络报道,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5、熟研劳动教育考核评选细则,做到有的放矢。

各学校要认真研读绥委〔2021〕22号《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绥阳县2022年度公办学校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劳动教育)》《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考核细则和《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确保劳动教育考核、学生评价顺利实施。

⑴劳动教育档案建设分类统一,不走弯路、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具体规划有以下13类(供参考):

A类:组织保障管理、方案、总结、计划、规划、目标

B类: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及队伍建设

C类:劳动教研

D类:劳动教育考核评价

E类:阵地建设

F类:校内劳动

G类:校外劳动

H类:家庭劳动

I类:保障工作(经费、安全)

J类:公益活动

K类:融合发展及特色工作

L类:督导检查和创建示范

M类:宣传引导

⑵整合几类考核,将几类资料收集,建立完整一套资料,以《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细则》为例,一是从档案目录上分类,完善横向目录包括(序号、内容、适用范围‘县级示范评选’‘高质绩效序号’‘市级示范评选’、资料使用时间、页码、备注);二是根据建设资料内容和适用的范围在对应方框内打“√”或者填写“是”。

六,其他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严格按照前期要求,做好每月劳动教育月报工作,并在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以前连同两张劳动教育经典图片,并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报县教体局业务股。

(二)各中学、乡镇中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学校课程总课表、劳动教育指导书册于2022年3月30日前将电子档和打印的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县教体局业务股备案。

(三)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于2022年3月30日前上交以乡镇(街道)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中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处室负责人、村级小学校长为成员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四)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中学,县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必须保证每月上交2期全校完整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工作简报电子档。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4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技术教学也被摆上了应有的位置。但是,在中小学中,极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观念认识不足,劳动时情绪低落,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那么,教育者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劳动观念教育,改变这种不良倾向,从而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观念,进行劳动意义教育

目前少数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有的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劳动时怕苦怕累,偷懒取巧,甚至有害怕劳动、厌恶劳动的偏异心理。这其实是学生对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一切的意义认识不明确的表现之一,怎样才能纠正学生对劳动的偏异心理呢?只有帮助学生更新观念,对他们进行劳动意义教育,这是上好劳技课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上劳技课时我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如:告诉学生我国祖先的四大发明;讲人造卫星上天;讲金字塔的建造来源,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迹等。用这些从所周知的事实告诉学生:“是劳动创造了历史。”从而使学生形成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德观念,有效纠正学生厌恶劳动,害怕劳动的不良心理。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学生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辏"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意见》同时提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劳动是道德臻于完善的源泉。热爱劳动、尊崇劳动、勤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崇尚劳动、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以劳树德,让学生通过劳动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来创造,自觉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劳动的思想,培养爱劳动、懂感恩、重节俭、勤奋斗、讲团结、乐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锤炼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但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教育渐渐被弱化,学生劳动能力差在我国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上长短不齐,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学生甚至看不起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往往一蹶不振。缺少劳动的教育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确保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的,实现劳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呢?

《意见》的印发,从充分认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入手,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分工和责任,明确了三者协调共抓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区积极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同时指出,重视劳动教育不是要追求什么时尚,而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劳动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让学生、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精神,争做奋斗者,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出彩人生,为民族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6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劳动技术教学也被摆上了应有的位置。但是,在中小学中,极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观念认识不足,劳动时情绪低落,怕苦怕累的思想严重。那么,教育者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劳动观念教育,改变这种不良倾向,从而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观念,进行劳动意义教育

目前少数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有的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劳动时怕苦怕累,偷懒取巧,甚至有害怕劳动、厌恶劳动的偏异心理。这其实是学生对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一切的意义认识不明确的表现之一,怎样才能纠正学生对劳动的偏异心理呢?只有帮助学生更新观念,对他们进行劳动意义教育,这是上好劳技课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上劳技课时我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教育。如:告诉学生我国祖先的四大发明;讲人造卫星上天;讲金字塔的建造来源,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迹等。用这些从所周知的事实告诉学生:“是劳动创造了历史。”从而使学生形成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德观念,有效纠正学生厌恶劳动,害怕劳动的不良心理。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学生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辏"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7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想摆脱困境,你就去劳动;想创造未来,你就去劳动;想寻找快乐,你就去劳动;想实现梦想,你就去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显了劳动的光荣。因此,“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便成为我校这次“5.1”假期体验活动的主旋律。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三、活动形式:

(一)四至六年级开展征文比赛。

具体要求:围绕“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主题,

通过查找、阅读有关宣扬劳动美德、赞美人民劳动成果等内容的文章,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热爱劳动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字数在500字左右。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记叙文等。

(二)一至三年级开展劳动小能手活动。

主题:“我是劳动小能手”

具体要求: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尤其是从清理自己的小天地着手,如:整理铺床、整理书柜、洗碗等,并写一篇相关的记叙文。

四、活动要求:

1、各班同学利用“5.1”期间,根据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体验活动。

2、各班于假期后先自行评比,并择优选送学校大队部。每班每种形式的作品各选送2份,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并对优秀作品给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快乐实践”为主题的第x届“劳动节”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快乐实践。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四、活动内容

家庭层面: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

3、学会帮助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学会帮助家人洗袜子、扫地;

3、和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

4、做一份“劳动最光荣”手抄报,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时间:x月x日之前)

高年级(5—6年级):

1、在父母的协助下,会蒸米饭、学会做一道菜等;

2、学会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8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让全校学生积极有效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培养其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其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班级决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现提出具体方案如下:

一、劳动教育课安排方式

每周安排两个班,每班三天,每天从早上7:40开始至中午放学,下午从14:00开始至晚自习前(晚餐之后重点做好保洁),实行全校全天公共区域、楼道等清洁大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因需要特别安排除外),这项内容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级评分记入学生操行成绩。

二、班级及个人职责

(一)班级职责

1、负责教学楼、实验楼的楼道、楼梯、及楼梯扶手、通风窗、镜子等的打扫及保洁;

2、负责学校临时教学平房区、操场、游泳池、篮球场、绿化带的打扫及保洁;

3、负责学校干道扫除及保洁;

4、清除责任区内果皮屑箱内的废弃物,清洗果皮箱,做到随时清除;

5、劳动课三天期间的常规值勤,秩序维持及违章纠正记录。

(二)个人职责

1、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校规校纪,自觉争做五中小主人,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校园的良好风尚;

2、学生实行责任区域包干负责制,负责搞好班级分配给每个同学的责任区域的全天卫生和常规管理,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

3、学生具体责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打扫责任区卫生

(2)责任区保洁

(3)责任区常规值勤,违章纠正(包括乱吐乱扔,言行不文明等及有违反校规校纪的其他行为),记录并上报。

三、组织职责

(一)教导处

负责活动安排,标准制定,目标检测考评,违章情况统计通报,劳动技术指导。

(二)教导处

负责物质保证,工具发放,回收。

(三)班主任

分配落实责任,组织督促,指导学生进行劳动保洁,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情况,记入个人操行鉴定评分。安排科任教师的指导区域。

(四)科任教师在所任班级劳动期间按课表规定的该班课程表时间到班上与班主任一起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劳动。

四、劳动标准

(一)楼道

1、地面无尘、无迹、光亮;

2、墙裙无污迹、洁净;

3、墙面、墙角、屋顶无尘,光亮;

4、及时清除责任区内果屑箱,有效维持区内秩序,有力纠正违章行为并填写“违章记录单”。

(二)公共区

1、无石块、纸屑、烟头等垃圾废弃物;

2、无积水、痰迹;

3、草坪、绿化地带无纸团,塑料袋等废弃物;

4、每日清除两次以上果皮箱;

5、有效维持责任区内秩序,及时纠正违章填写“违章记录单”。

五、检查及评定

检查实行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时间是上午9:30、下午14:00及17:00,检查有普遍和重点抽查两种形式;班级不合格者除不能参加先进班级评比外,凡涉及到的有关个人该期社会实践不合格,操行评定不及格。

六、注意事项

(一)在劳动期间,值周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着装上岗,不擅离岗位。

2、见到师长,按礼仪标准统一称“老师好!”

3、上课、下课及课余时间遇到老师要主动为其让道。

4、不追逐、打闹,禁止不文明使用劳动工具。

5、在教学楼区、实验楼和教学楼劳动的同学还应做到:

(1)上课期间不在教室窗户外张望;

(2)不在楼梯及楼道喧哗;

(3)走路时脚步放轻。

(二)可通过“联系本”、座谈会及家长会等形式检查了解在家的劳动情况。

家庭劳动具体要求:

1、寝室

(1)干净整洁,物品用具摆放有序;

(2)墙壁布置高雅,内容具有知识性和激励性;

(3)叠被,枕套枕巾整理平整;

(4)衣物自己收拾,并有序叠放;

(5)书架无灰尘,书籍(破损书籍自己修补)摆放有序。

2、个人卫生

(1)不留长发,常理发;

(2)勤洗衣服勤洗澡,身上无异味;

(3)勤修指甲,不留长指甲;

(4)不穿戴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服饰。

3、为父母分担部分家务,一周之内至少做到:

(1)洗一次衣服;

(2)煮一次饭(包括炒菜);

(3)拖两次地板;

(4)擦两次灰尘(家具用品等)。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篇9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的相互融合;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贯通,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合法劳动的意识,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决心。

坚持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体会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的劳动育人功能。尤其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进劳动教育方式,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本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学科优势等可利用资源,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

四、教育体系

学生在校期间开设“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1学分,劳动综合实践1学分。

(一)劳动理论教育体系

1、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

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面向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1个学分的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系统性向全校学生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通识理论课。

2、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

明确学习的本质是劳动。在思政类课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各专业课程具有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强化专业劳动伦理教育和专业未来劳动发展趋势教育。

(二)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1、生活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学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组织开展义务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

2、专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特色劳动教育资源,将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教学内容,探索构建通识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育人功能,系统开展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的劳动实践教育;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帮扶、项目研发、创业实践等劳动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增强学生对劳动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锻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劳动实践教育体系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会调查、科技扶助、支教扫盲、文化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

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主题公益劳动;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三)劳动拓展教育体系

1、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

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知识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榜样人物事迹,创建校园劳动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学生竞赛、专题报告、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铭记校史、牢记校训、传唱校歌等活动,打造校园劳动文化特色。

2、选树劳动教育先进典型

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依托“劳动之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对劳动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树立一批优秀典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考核机制

学生必修取得“劳动教育”课程2个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通识必修课1学分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劳动综合实践学分原则上由学生本人自主申报认定。

申报认定程序如下:

1、学生在第六学期考试周前集中填写“综合劳动情况鉴定表”(见附件)并撰写“劳动情况报告”(具体内容、格式院根据各自情况统一规定)。自评等级要依据充分、客观严谨,相关劳动经历或成绩须附劳动组织单位的证明材料或相应证书。

2、辅导员对学生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初步给出学院评定结论。

3、学院劳动教育工作组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审议表决,并最终审议通过辅导员给出的评定结论,组织录入。

4、学院按照试卷存档要求将学生的全套申报材料归档留存。

5、鉴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须在完成相应劳动内容后在第八学期再次申请评定,仍不合格者当年无法取得毕业资格。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劳动教育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争议仲裁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劳动教育的开展。

2、注重育人实效

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组,负责本学院劳动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要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3、强化安全管理

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4、做好监测预警

构建院校两级监督预警机制。学院要强化组织管理,要将学生劳动实践完成情况纳入学业预警考评范畴,督促学生如期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学校要将学生劳动教育纳入日常督导与学院年度考核,以督查促落实,以督查促整改,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七、附则

本实施方案由学生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他相关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实施方案 中学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本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取得的成就 社会影响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设计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022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基本原则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模板 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怎么写 中学劳动教育的方案 中学劳动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