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备考:
高考写作命题思路分析与趋势展望 高考写作命题目前有哪些路径,如何以高考写作引领学生思维发展,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本文从命题思路和写作训练的角度,对高考写作主要题型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命题思路进行探究。
一、近两年高考写作命题思路简析 高考写作试题的命制可谓异彩纷呈,对于话题涉及的领域、讨论的深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论者多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思考。如对2021年的命题,大多认为试题要求考生思考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如何找准人生的航向,树立理想,不愧于这个时代。
近两年的高考写作试题,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的社会责任,逐步形成国家认同意识,具备国际视野,特别是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等问题。一个成熟的高中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作不再是简单的举证,不再是材料的堆砌,更不是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发表简单幼稚的看法,而是对人类的重大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深入思考。
除了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思考高考写作命题走向,还应从思维的角度进行检视。
2020年全国卷写作试题的话题有:“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全国Ⅰ卷),“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全国Ⅱ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全国Ⅲ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新高考Ⅰ卷),“以‘带你走近 ’为题写一篇主持词”(新高考Ⅱ卷)等。
无论是对历史名人的感受思考,还是针对试题设定主题的演讲,这类命题都要求考生在规定的领域里表达对既定话题的思考。这种思考,从理论上分析,当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但考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主题的指向还是相对集中的。如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这三个人的看法,他们基本是史有定论的人物,表达看法的空间有限;
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核心内容必须锁定在“世界、青年、未来”这些关键词上;
“如何为自己画好像”指定了积极正向的内容;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鲜明地亮出了主题;
“带你走近 ”规定了可以预见的描写对象。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这类试题有利于他们去思考如何找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这是命题的成功之处。从写作思维的角度看,这类试题的立意指向相对集中,在大型考试中,会出现立意趋同现象,评分会成为一个难题。另外,学生被命题的指挥棒指向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此类命题必定会导致学生思维发展的单一,但从学生实际写作现状看,趋同的立意和思路对学生的写作思维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2021年全国卷写作试题的话题有“可为与有为”(甲卷),有要求对“确定目标、付诸行动、实现理想”的思考(乙卷),有“强与弱的相互转化”(全国新课标Ⅰ卷),有以“人”字的书写规则隐喻人生道理为话题的写作(全国新课标Ⅱ卷)。
以上命题大多给定了明确的话题,审题难度不大,思维空间相对限定。从检验学生思考时代精神、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国家民族命运、承担历史使命这些角度来审视,可以说思想明确,导向正确。
分省市的试题也呈现不同的风格,例如:“根据‘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2020年北京卷),“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021年北京卷),“走过2020年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2020年天津卷),“纪念日是岁月厚重的注脚,不断提醒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2021年天津卷)。以上四道写作命题,与全国卷风格基本一致,关注伟大时代,呼唤青年发声。要求青年学生将时代精神、国家命运放进自我成长的视野,这是积极的主旋律,代表命题的大方向。
长三角地区的命题思路有所不同,例如:“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2020年江苏卷);
“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2020年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2021年浙江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2020年上海卷),“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2021年上海卷)。
这些试题提供的话题与个人成长有密切关系,如2020年的江苏卷、浙江卷,将个人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放在成长的大背景中思考,切口较小,涉及的仍是大问题。
上海卷似有较大不同,其实主旨仍是相通的。2020年试题材料中“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很容易让考生想起2020年生活中最大的重要转折——疫情,并追问人们面对疫情的态度;
类似“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2020年新高考Ⅰ卷),但又不限于“疫情”,允许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现象之上,思考普适性的问题,获得更高层面的结论。2021年试题材料中“事物的价值”,学生也很容易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事件),有的事物在变化发生的当下,就能被人认识其价值;
有的则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逐渐被民众接受。
二、写作命题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的不同追求 上面简析了近两年高考十八道写作试题的命题思路。从命题材料设置的角度看,可谓异彩纷呈;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这些材料或隐或显都有深刻的体现,总体上呈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从时代呼唤的高度对学生发出了热情的邀请,让学生在特定的话题中思考时代赋予的责任。
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审视,则各有一些不同的追求。通过对试题中的“动词”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在给出材料之后,有的试题要求学生谈谈材料给自己的“启示”,说说从材料中获得的“感悟”。试题给定的是确定好的话题,内含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明确,如“有为与可为”“生逢其时”“中国面孔”“目标、行动与理想”“纪念日中的初心”“‘人’字书写规则中隐含的人生道理”等,试题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写作过程主要是提供有价值的论据和选择合适的论证方式。写作难点是如何结合自己独特的感悟,选择个性化的材料,证实已然明确的观点。
另有一类试题,给出材料之后,提出要求的动词是“思考”,这类写作试题的材料本身并不必然包含观点,许多时候,材料只呈现情境或问题,写作过程是考生根据情境或问题进行思考、辨析,得出自己的看法。如“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你如何面对?材料只呈现问题,写作过程是考生回答如何面对与处置这种错位和落差。再如“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作过程是回答问题。对这个判断,考生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还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同意,在某种情况下不同意。
冯友兰关于哲学史家和哲学家的研究任务有一个提法:哲学史家是“照着讲”,古圣先贤是怎样讲的,他就照着那样讲,把这些理论介绍给大家;
哲学家要“接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发展、创新。
“照着讲”与“接着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通常范式。前一类写作从某种程度上看,是让学生根据材料主旨“照着讲”。冯友兰用“照着讲”这个词并不包含贬义,本文引用这个词,是强调学生写作要依循材料设定的主旨(包括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去展开论述。如“生逢其时”这样的命题,观点已经在材料中确立,写作重点就是阐释考生自己生逢其时应如何珍惜时代并回馈时代。“照着讲”只是在审题上不设置难度,如何针对观点展开讲,如何讲得富有逻辑力量,能说服人甚至感染人,仍然在考验考生的思维水平。
后一类作文试题的材料呈现了某个问题或某种困境,要求考生回答、解释乃至解决这些问题/困境,考生必须“接着讲”,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原材料中没有的信息)、主张,这就要求考生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有所探究、有所质疑、有所发展。这类试题对考生审题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至于如何展开论证过程,难度与第一类作文相仿。
三、针对目前两种写作命题思路的训练方式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任务群,让学生接触大量的思辨类文本。教材还设有活动性单元“逻辑的力量”,作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思辨写作提供必备的逻辑知识。
目前的写作命题是清晰的两条路径:材料给定观点,要求学生用个人经验证实或呼应观点;
材料设定情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辨析、探究,回答问题或提出解决思路。
设置一定的审题难度,给审题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必要;
但如果训练思路不对,就未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2020年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如果考生仅回答“是/否”,即人对事物进程完全能控制或无能为力,这样的思考是乏力的。因为现实生活中,人对事物的进程既非完全能控制的“人定胜天”,也非完全被动的“无能为力”。写作试题这样设置认知困境,是希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认真思考和应对,而不是只作简单的取舍。
给定观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难度,但未必降低了写作难度;
这类命题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训练学生思维,不一定是简单的阐释。下面以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试题为例试作分析。
我们可以将试题用“问句”的形式呈现:大有可为的时代,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为? 最终答案当然是应该“有为”,但是论证过程却不是简单举证与刻板分析。可以这样进行辩证思考:
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吗?在好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躺平”? 有人认为自己可以“躺平”不求有所作为,如果将“躺平”看作是辛苦奋斗的中场休息,我们觉得当然可以;
如果将不求作为、无所事事作为人生真谛,那么,“躺平”之后未必真能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安宁,相反,更易被碾压。
所以,个体的“有为”,小而言之,是为了立身,自我完善;
大而言之,是不辜负这个时代,更好地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时代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一反一正,会让“可为与有为”的话题走向丰富、深刻。
对问题斩钉截铁的回答不一定代表立意的高远和坚定,相反,可能是盲目和武断。根据具体情境下断语,可以这样思考:
大有可为是这个时代的背景,有人可让时代成为自己迅速成长的助推器,在伟大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大有可为,成为时代的领队者。
也有人在这个时代,埋头做纤夫,让纤绳勒进肩胛,未必能大有作为,但一定会去做坚定的支持者和默默的奉献者。
如果做不成领队,也无力让自己成为时代航船的纤夫,至少不能躺在时代航船上,成为时代的沉重负担。
分析不同类型人群的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强调“可为”的必要性,乃至具体讨论“可为”的策略,就显得丰厚多了。
有些命题在形式上或许更能刺激学生去思考,但并非命题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就自动提升了。我们讨论命题思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如何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上来。
四、基于命题现状展望写作命题思路趋势 写作题分值占全卷的四成(上海卷占47%),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高考试题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说,写作命题的改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晴雨表。
近年来,对学生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检测是命题者的一贯追求,每年的试题都有细微变化,如果将十年前后的写作试题放在一起看,则有较为显著的变化。因此,研究评价和教学,既要分析近年的命题现状,也要鉴往知来,对未来趋势有所预判。
还有其他的命题思路吗?我们先看下面的写作试题(美国、法国的作文题)。
(1)优异的体育成绩是天生的生理因素决定的吗? (2)广告会不会让普通人在消费中患得患失、忧心忡忡? (3)名声会带来幸福吗,还是不那么出名的人更容易幸福? (4)现在人们有许多选择。30年前大多数电视观众只能选择少数几个频道,而现在有超过100个。不仅是媒体,人们在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了更丰富的选择。有大量的选择是否让人们感到幸福? (5)人们总是害怕发表反对权威——不论这个权威是个人还是团体——的言论吗? (6)领导者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是听从公众的意见? (7)普通物品在哪些方面与艺术作品不同? (8)对人来说,工作只是一种束缚吗? 以上命题都是提出一个问题,有的属于是非问,有的属于选择问,但回答这些问题既不能简单地肯定/否定,也不能径直取/舍一端。从问题到观点,正好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全面展现,这样,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水平。从材料的问题设置来看,学生思维更容易被问题激活。
目前的写作试题提供的材料,命题者都或隐或显规定了材料的意涵,这样,“材料—意涵”之间就构成了稳固、确定的关系。如2021年全国乙卷引用扬雄的话,要求考生对“确定目标、付诸行动、实现理想”进行思考;
2021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以“人”字的书写规则隐喻人生道理:材料与意涵之间的关系基本是毋庸置疑的。
即使是相对具有开放性的思辨类作文的命题方式,如上面列举的国外的八道试题,包括长三角地区作文试题,回答这些材料设定的问题,也有一个共通的思维路径:根据具体情境下断语。如上面的题(8):对人来说,工作只是一种束缚吗?考生可以这样回答:
当工作是他人强加给我们、我们内心不愿意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时候,工作是束缚。还有,当工作仅仅是为了满足欲求、金钱,而没有个体参与的快乐时,工作也是束缚。
当工作是人的主动选择、是为了自我完善、是获得尊严的方式、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工作就不是束缚,工作本身就是目的,人在工作中能证实和获得自己的价值。
如果将材料与意涵之间的关系变得不确定,材料的思维空间会更开阔。这样,学生既可以阐释论证,还可以对材料本身反驳辩难。下面是笔者初拟的两道试题。
【写作题1】 师:普通人也能看到七彩、听到五音,画家和音乐家能分辨更细微的色彩和音符。所以,每个人都要尽可能认识更精微的世界,获得更丰富的人生。
生1:老师,我就想做一个普通人。
生2:老师,丰富的人生未必就是认识更精微的世界吧? 师:……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师生对话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可以顺着材料中一方的观点,强调“尽可能认识更精微的世界,获得更丰富的人生”,或者“做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将两种观点融合成结构化的整体来说:“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禀赋,找到适合自己的认识丰富世界的方法。” 还可以对材料本身质疑:能认识精微的世界,看到、听到、感受到普通人感受不到的美妙领域,是一件幸福的事,可以让人生更丰富;
但是丰富的人生不仅限于此,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路径,如更多的爱好,与世界更广泛的接触,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和胸襟等等。材料将丰富的人生限于感知精微的世界,忘了开阔的视野也是一种丰富。
【写作题2】 公园里的树经过统一修剪,绝大多数都长得美观得体,虽然缺乏个性;
旷野里的树自由生长,有的长成了参天大树,有的却胡乱长成了劈柴。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此的思考。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自由个性”与“纪律规范”的辩证关系来立论。还可以这样思考:
除了行道树和旷野里的树,还有很多很多树,它们可能生长在原始森林里、丘陵山岗上,还可能长在神坛里,甚至峭壁上。怎么能以两种状态概括树的复杂生长形态呢? 人的成长比树长在旷野还是公园里的情况复杂多了。这种简单的比附符合复杂的真实生活吗? 材料中提及的修剪可能是“病梅馆记”,是对树的个性的摧残;
也可能是删繁就简促其生长。修剪一定等于戕害吗?修剪与形成个性一定是矛盾的吗? 成为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并非因为它在旷野里,而是树的品种。有些灌木,放在旷野里,无论环境怎么自由,也长不成参天大树吧? 材料中关于树的隐喻关注了环境和外力的作用——至于人的成长,影响因素远不止于此,人的遗传基因、个性和气质,加上环境、教育的作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这个人”。
以上命题思路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路径。目前来看,学生写作会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相信也可以掌握。笔者认为,以试题的新颖形式引发学生参与话题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考路径只是手段,由此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才是写作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