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3篇)财政局绩效工作汇报存在问题

时间:2023-12-21 14:4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篇)财政局绩效工作汇报存在问题,供大家参考。

(3篇)财政局绩效工作汇报存在问题

财政局绩效工作汇报存在问题(3篇)

第1篇: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一)未成立局内绩效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主管副局长和各处(室)长组成,负责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年度绩效计划;
结合我局实际开展年度绩效管理工作;
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对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只把绩效考核看作是机关内部管理的工具,没有把绩效考核当作战略管理工具;
二是没有把对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与整个机关单位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没有把整个单位的总体目标任务细化为每个成员、每个岗位和每个部门的绩效目标,战略导向不明显。造成绩效考核体系在上层、中层和下层之间没有形成共识,绩效考核的制定和实施缺乏认识基础。四是对绩效管理自我评估考核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考评体系设计不科学,可操作性不高。

绩效考核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构成体系主要包括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目标的实施、绩效考核与评估、绩效结果反馈与运用,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程序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错综复杂,是一项高难度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局绩效管理尚处初步运行阶段,与之配套的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以实现局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局绩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缺乏沟通

缺乏必要的沟通,未能实现和谐、互动、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从而增加了机关干部职工对绩效考核的不认同感。

(五)结果运用不合理,执行力不强。

在绩效考核中获取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必须应用到机关的行政管理当中。一要反馈绩效考核结果,查找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二要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把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任用、晋升和奖励等工作中去。三要回头验证机关内部管理各项政策制度措施,如工作分工、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和偏差,并加以改进。如果片面地把绩效考核简单地理解为“荣誉殿堂”、“成绩排行榜”,把奖励和通报作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唯一形式,最终导致机关干部职工对绩效考核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影响执行力。

第2篇: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从介绍国内外的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情况出发,阐述了实施绩效考评的重要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市实施绩效考评试点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落实工作职责、优化操作流程、加强结果约束、完善指标体系、推进配套改革等方面,着手推进我市绩效考评工作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对策研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以说,加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已成为当前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以下统称“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办法、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作为一项新的预算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对策措施,不断提高绩效认识,着手抓好落实工作职责、优化操作流程、加强结果约束、完善指标体系、推进配套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切实规范和推进我市绩效考评工作。

一、绩效考评的现实意义

从国内外推行绩效考评改革的实践来看,绩效考评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决策水平、强化预算约束力、调动部门积极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绩效考评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通过一整套能够反映政府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对支出项目进行具体的测量和评价,细化了预算管理,适应了“把政府理财从传统的重收入轻支出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转到重增收节支细化管理的理财模式”的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通过绩效考评,可以清楚地对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定各项支出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是否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目标相一致,从而起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的作用。

(二)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提升财政决策水平

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财政职能基础作用的发挥和对经济调节的力度,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通过分析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

有效性,了解财政支出在相关领域、相关行业所起的作用,评价财政支出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断总结财政支出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为提高财政支出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强化预算约束力。

目前,许多部门年度预算的约束力弱化,缺少权威性和严肃性,支出随意、调整频繁。关键原因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追踪问效手段缺乏。绩效考评就是通过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绩效的评估体系,将政府部门的职责进行量化和指标化,对各项支出进行具体详细的评估,明确了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职责,大大提高了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了各级人大和社会公众对预算支出的监督和约束力。在绩效预算制度下,一个单位的预算是根据其所要完成的职能,需要通过一系列客观指标来计算的,而不是由各单位自己说了算。绩效考评不仅可以理顺预算分配关系,又可以规范单位支出行为,使预算从编制到执行,都有一种较强的机制来约束,从而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四)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当前,部门预算主要是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财力可能等因素编制的,与资金使用效果的没有直接的联系,一定程度挫伤了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有助于形成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约束监管机制,推动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部门管理责任制,通过将部门经费与工作绩效挂钩,鼓励各部门节省开支,调动各部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五)实行绩效考评有利于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绩效考评要对一个项目或项目的一部分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通过项目考评,使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在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政府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检查项目的目标是否具有持续性。项目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有更简洁、有效的途径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决定是否有必要设立一个新的项目,或继续扩大项目的规模。三是决定是否继续增加、减少或维持项目的投入水平。简言之,通过项目考评可以对资源的分配、项目的改进以及项目的责任做出评判或结论,特别有利于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

二、我市绩效考评试点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7年,市本级开始推行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市财政局研究出台了《攀枝花市市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及2008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绩效考评的适用范围、组织管理、工作程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内容,初步建立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市级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绩效考评分工体系。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涉及科学技术、城镇医保、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七个重点考评项目的组织实施。

通过一年多的绩效考评试点,预算管理中的绩效理念逐渐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但是试点工作依然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一)对绩效考评认识不深入

由于我市绩效考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及面还不是很广,受“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部门及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还不是很了解,有的单位还停留在“绩效考评即是例行检查”的认识层面上,对绩效考评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尢其是对“效”的理解不够,只是按计划完成任务,而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效益和效果方面。

(二)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

我市的绩效考评试点工作是在市财政局主导下开展起来的,2007年市财政局出台了《攀枝花市市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及《2008年市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但作为财政部门的单行部门规定,对市级部门的约束力有限。同时,绩效考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超出了财政部门的职能范围,需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

(三)绩效考评程序不规范

一些部门往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或项目完工后,再由绩效考评机构对项目实施单位下达绩效考评通知书,导致绩效目标和指标往往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制定,对项目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约束,不能提供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改善管理的有效信息。一些部门绩效考评报告中,成绩肯定多、问题提出少,提供的有用信息过少,绩效考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了可有可无的环节。

(四)绩效考评结果约束乏力。

目前,绩效考评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使绩效考评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绩效考评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绩效考评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完善

一是在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上,通常凭经验选择易于界定和衡量的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较少,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无法全面综合反映政府部门的真实绩效。二是侧重于合规性考评,而忽视效益考评。目前各有关部门进行的绩效考评工作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即重点审核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忽视了对项目效率或发展效益方面的评价,不能进行项目的效益评价。三是考评对象仅局限于项目本身,而忽视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绩效考评工作不仅涉及项目过程审核和投资与回报的评价,而且包括各种宏观因素的评价,如投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等。但目前的绩效考评工作还没有包括这些内容,使绩效考评工作不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的对策措施

绩效考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针对我市绩效考评工作实际,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我市绩效考评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绩效认识,分步推进绩效考评试点工作

按照“先培养意识、后进行规范”的原则,加强财政管理人员有关绩效考评方面的知识培训,建立一支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方面与绩效考评之内在要求相一致的专业人才队伍。要注重宣传,培养政府官员和普通公务员注重绩效、勇于创新、热心服务的行政伦理、职业道德,通过制定各种预算责任和行为的法规予以体现,逐步培养起与绩效考评相适应的政府文化。

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方式,在继续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把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考评作为切入点,重点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在具备一定经验后,在所有政府部门全面开展项目绩效考评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部门进行全部政府支出在内的绩效考评试点。在取得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办法,在政府部门全面开展预算绩效考评工作。

(二)落实工作职责,建立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多层次绩效考评组织体系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绩效管理委员会,建立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中介组织、专家、社会公众“五位一体”的考评组织体系。财政部门在预算绩效考评中对各个部门提出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事先评价,不符合绩效要求的预算项目能够事先进行否定,同时还要对各个部门的具体预算项目也进行事中和事后评价;
审计部门主要发挥事后审计、做出最后评价的作用;
社会中介组织则是接受财政部门委托对某些预算项目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绩效考评;
专家主要负责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协同部门确定指标、标准,对各部门的支出绩效进行评价;
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评议,充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公民评议的水平和效率,为绩效预算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合理化的建议。

(三)优化操作流程,将绩效考评纳入预算编制、执行及监督的各环节

绩效考评是一个持续的、周期性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反馈和运用考评结果来实现提高政府各部门预算绩效的目的,具体程序如图:

目前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风险,以及控制风险的计划,确保绩效目标的圆满实现。三是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被考评对象单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评形式。绩效考评的形式包括单位自评、工作组进行形式审查、(非)现场考评。在现场和非现场考评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考评方法对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写绩效考评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绩效考评报告提交给财政部门,将绩效考评报告有关结论通知被考评单位。

(四)加强行为约束,探索绩效考评结果的有效利用途径

积极探索绩效考评结果的有效利用途径,逐步将绩效考评从事后考评向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过程等“上游”环节延伸。在预算编制时,把项目绩效考评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较好的项目在同类项目中优先安排,对绩效较差的项目视情况提请市政府批准暂停、撤销或减少专项资金。在预算执行时,完善考评结果信息反馈机制和内部通报制度,及时纠正不合理支出、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不断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在绩效考评项目实施完成后,市财政局各相关业务部门针对财政支出中出现的问题,联系有关单位进行核实,对考评中发现的个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根据考评结果,及时调整、优化部门(单位)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将绩效考评结果提供给人大、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财政支出透明度。

(五)完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简单明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首先,可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将项目考评对象分为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等19类项目,作为统一的绩效考评分类体系。其次,在绩效考评分类体系下分设政策类指标、总体效果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具体业务类指标及补充修正类指标等一级考评指标。再次,在考评具体项目时,根据不同的单位性质及职能、项目类型及特点等,对各一级考评指标进一步细化或选择,从而构成某一项目考评的具体指标。最后,针对单个项目,视具体情况对细化的考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将每类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加权平均后,得出考评分数。

(六)推进配套改革,夯实绩效考评的工作基础

绩效预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政府会计改革等因素,涉及到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利益的重新调整,涉及到政府运作、公务人员的观念转变、法治环境等各个方面,从财政改革来看,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改革。

1.部门预算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项目支出预算投入的管理,将部门工作绩效纳入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内容,完善部门预算报表体系,在项目支出预算表中,增加年度绩效考评的有关内容,将部门的工作目标与项目绩效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项目编制的科学性。二是稳步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加强对市级部门资产的管理,建立对不同类型资产实施分类管理的新机制,探索建立实物费用定额管理改革。三是不断加强财政监督的力度,拓展财政监督的实施主体,引入专家评审机制、社会公告制等新的监督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2.财政信息数据库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滚动项目库建设。在继续完善现有市级财政项目库的基础上,将市级部门年初项目支出预算以及年度执行中追加的项目支出预算统一纳入该数据库中,科学合理划分项目类别,探索建立经常性专项业务费的统一管理办法和方式。二是研究建立绩效考评指标库。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集市级部门的工作职责、财务收支情况、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各种分类标准等信息,以此确定支出预算的标准和基数,形成各种分类标准数据及评价指标的标准样本,最终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数据库。

3.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国库集中支付为规范财政支出程序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绩效考评则确保了财政支出在操作上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两者在支付前、支付中、支出后不同环节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既相互独立运作、又前后衔接对应,既整体闭合循环,又不断反馈制约的资金支付控制和管理模式,最终建立面向绩效目标的用款申领制、综合绩效因素的关键环节审核制和财政资金支付后的追踪问效报告制。

第3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关于当前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财政收入分配问题

目前,开发区尚处建设初期,资金需求量大,不能按平台5:5收入分配体制对待,应按照泰政发[2010]40号文件规定,“地方税收超2009年基数部分,全部上缴市财政,用于旅游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贷款还本付息”。因此超基数部分应全额返还开发区,也可规定一个期限,如三年,之后再按5:5比例分成,但分成比例应与南开发区一致。若市政府要求必须按5:5分成,不应再扣除基数,而按总额5:5分成。

二、当前财政运行体制的几个问题

1、关于预决算问题

按泰政发[2010]40号文件规定,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对规划区内的地方财政收入统一管理,负责财政收支预决算、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2010年旅游经济开发区已按准财政体制编制了预算,列入市局汇总数,不应再变化,今年今后的决算也应一致。

2、关于设立国库问题

由于开发区目前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不能设立国库,拨付资金申请按照开发区财政局向市财政局提交申请,由预算 1

科下文批复,国库科给与拨款的渠道进行。

3、关于工资、办公费、招商费的问题

按照开发区实现的财政收入增幅和进度,申请市财政局按月预拨资金,支付工资、办公经费和招商费,年底统算。招商费用的提取应参照泰政发[2001]21号《关于印发泰安市扩大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的通知》按1%-1.5%进行奖励执行,项目费用严格按照市委泰发[2009]12号文件《泰安市创建国际旅游名城投融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项目投资总额的2‰-0.3‰分段提取执行。

4、关于贷款利息问题

现有贷款5.32亿元,贷款利息每年需支付三千多万,为便于核算,可由开发区先行垫支,每季度据实报市财政局予以拨付,可与财政收入挂钩。

5、关于税收问题

旅游经济开发区下划纳税企业61户,个体工商户71户,管理区内企业和两税机关征管工作的也需要经费,因此实行封闭运行,“准财政”体制才能更有效的管理好税源,保证开发区财政工作平稳运行,达到市财政局财税管理初衷,不应按部门管理体制运行。

6、关于工资发放问题

在市局对开发区工资发放情况的监管下,开发区自行发放工资,市财政按月拨付经费。接受有关科室部门监督,市

财政局各有关科室应给与支持。

三、关于土地收益分成事宜

1、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完善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泰政发【2011】2号)文件规定,属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出让收益,由市财政扣除应计提专项资金后,市财政局与旅游经济开发区按3:7比例分成的规定,我们同意按文件执行,但是应区别对待公开出让和项目用地关系。如当前中青旅已交纳土地款4970万,该笔款项仅土地成本也不够,更无收益。因此,像中青旅项目类占用土地交纳的资金应全额返还开发区,用于支付成本,或返还项目单位。因此项目类的土地基本上无土地收益的情况下应全额返还土地成本和名义收益。

实行公开市场拍卖土地(如房地产开发等),走平台管理方式,成本全部返还,收益可与平台按3:7比例分成。

四、关于配套费分成问题

由于开发区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相应的配套污水、水、讯、热、气等还很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按照泰政发【2010】40号文件规定,基础建设的配套费应全额返还,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工程。若按平台是6:4分成。当前准备开工的污水管网预算9800万,今年也有三条道路需要建设,因此资金缺口很大,申请市局给与三至五年的宽限期,期限内全额返还全部用于

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至五年后再按6:4分成,即开发区60%,市局40%。

五、关于资金保底问题

如何确定保底期限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以一年的工作时间为期限,每年年底统算各个项目的支出与收益,不足部分,需要财政负担的由开发区打报告,市财政局拨付,需要以后年度收入解决的由投融资拨款垫支。

六、关于宋城项目需要政府投资15%的问题

涉及财政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金的来源

2、加快用地项目评审

3、收益分配

七、关于平台审计存在问题的纠正事宜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推荐访问:(3篇)财政局绩效工作汇报存在问题 财政局 存在问题 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