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全文完整)

时间:2023-12-23 10:4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全文完整)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联动,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

在新征程上,北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携手津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5月1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领和行动指南,要以首都高质量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坚持首善标准,坚决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天津、河北协同联动,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中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体现出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饱含着对北京的浓浓深情,也对首都发展寄予厚望。北京市始终把推动落实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定不移抓实抓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贯彻和落实。

坚持把北京发展纳入京津冀战略空间考量。***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既部署“过河”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问题,提供了破解各方面难题的金钥匙,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项工作服从服务于“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持续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坚决舍掉“白菜帮”、发展“白菜心”,坚决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绝不走粗放型增长老路,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协同发展的同时,北京自身也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开启了首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航程。

坚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解决三地面临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而且是优化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需要,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空间内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核”,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重大责任,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以首善标准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携手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在区域良性互动中解决自身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图片

日前,“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新华网)

牢记使命担当,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

发挥合力,形成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新格局。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纲领性文件,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远期有贯彻意见、中期有规划、当年有工作要点”的梯次推进政策体系。密切与国家层面及津冀方面沟通对接,形成上下联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京津冀三省市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学习考察,高位推动省市间全方位合作。三省市常务副省(市)长召开联席会,研究推动跨区域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合作事项。三省市协同办开展常态化沟通,加强协同联动。三省市各专业部门按照对口原则加强对接沟通,通力协作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协同发展正能量。

保持定力,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新成效。坚持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先导和突破口,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以减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发布实施并多次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44万件。在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的同时,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2022年全市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达65.6%。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4年以来,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北京电影学院等8所市属高校在五环外建设新校区,天坛医院等15家市属医疗机构建设新院区。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全心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分内之事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扎实落实京冀两省市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助力雄安新区提升综合承载力。

硬件方面,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全额投资在雄安建设3所学校、1家综合医院,建成后由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目前,幼儿园、小学、中学3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建成交付,医院项目计划2023年9月竣工交付。软件方面,制定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关工作意见,推动实施“基础教育提升、医疗卫生发展、职业培训创新”三大工程。

北京40余所学校、5家医疗卫生机构对接支持雄安新区相关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集聚发展,京冀两地共同建设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3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注册,中关村高科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142家。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加强拒马河生态环境治理,白洋淀水质提升至Ⅲ类。加快推进交通互联互通,京雄直连直通的交通体系初步成形,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最快19分钟可达雄安新区。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通车,京雄两地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图片

2023年5月17日,雄安站站房外景鸟瞰。杨宝森 摄(新华网)

激发活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生机勃发。2019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迁入城市副中心。扎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北京市实施方案。有序拉开城市框架,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区二期加快建设,三大文化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成为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优质资源要素不断集聚,北投集团、华夏银行等一批市属企业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运河商务区分别注册企业382家、1.97万家。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城市副中心,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持续用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域相连,经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体制机制方面,按照国家层面部署安排,京冀两地正在积极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构架。交通方面,两地跨界道路通达性不断提高,已建成对接道路10条、跨潮白河桥梁5座;
厂通路公路部分总体工程进度过半,北京首条跨省市地铁平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北三县至北京国贸地区通勤定制快巴试点开通,进一步提升了通勤的便利性。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旅游通航。产业方面,2019年以来连续4年举办北京通州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1080亿元。公共服务方面,北京潞河中学、北京实验学校与三河开展合作办学,中日友好医院、友谊医院等央属、市属医院与北三县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合作,助力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区域通办”服务能力不断增强,360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域通办。

凝聚合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迈出新步伐。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经发展阶段。经过这几年的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通勤圈是现阶段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点,主要是促进环京地区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快线,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形成同城化效应。功能圈主要是促进京津雄联动发展。产业圈主要是促进节点城市强链补链,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紧密分工协作格局。2015年以来,北京企业对都市圈企业投资次数累计超3.2万次,投资额超1.6万亿元。

深挖潜力,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助力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更加快速便捷。

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2022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66.5%。京冀两省市签署新一轮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同推进密云水库全流域水源保护工作。永定河、潮白河等5大主干河流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支持张家口和承德坝上地区植树造林10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完成营造林200多万亩,全力打造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当前,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绿水青山尽收眼底。

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产业体系。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签约北京项目500余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4000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4900余家。

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达9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立,并相继创建天津中心、燕郊中心、通州中心。京津冀三地签订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及商事制度、政务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子协议。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231个事项实现京津冀线上通办。

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积极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助力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313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京津冀4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6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北京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的“双奥之城”。京张两地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总书记的英明决策和深切关怀,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京津冀三省市的协同发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充分印证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图片

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正在建设中。黎振平 摄(京报网)

始终奋楫笃行,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既倍感精神振奋、更觉使命责任重大。在新征程上,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携手津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进一步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北京市将继续把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一抓到底,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严格执行、动态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坚定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外布局发展。积极服务支持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向雄安新区转移。统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保障中央政务功能、增补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留白增绿。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目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城市副中心也进入了推动城市框架和主体功能基本成型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将积极推动形成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落实好两地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为牵引,加快实施“三校一院”项目,协同保障三校开学,实现医院项目竣工交付,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落地,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对接,深化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京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加快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注重处理好城市副中心同雄安新区的关系,有序承接、错位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处理好同中心城区的关系,按照定位发展“3+1”主导功能,推进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第二批北京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迁入,实现以副辅主、主副共兴;
处理好同周边地区的关系,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健全示范区管理机构并启动运行,办好项目推介洽谈会,推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

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带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入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成果,推进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六环路国家高速公路功能外移。协同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应对,加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共建京津冀生态屏障。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增长引擎能力,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唱好京津“双城记”,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完善企业供应链和产业生态圈。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评估管理,支持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三地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协同发展,促进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推动优质养老资源向环京地区布局。共同做好冬奥遗产利用,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扎实落实三地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1+5”协议。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协同发展的组织领导。坚持以首善标准抓好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在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加大统筹协调,做实协同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和政策落地。

推荐访问: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 协同 发力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