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全文)

时间:2024-05-17 15:3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全文),供大家参考。

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全文)

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

  湛江是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三面临海,拥有2万多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盛产天然优质海鲜,水产总产量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强化科技支撑、陆海统筹,进一步明确海洋渔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积极发展海上牧场、远洋捕捞和农海产品精深加工,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奏响海上田园牧歌。 

  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蓝色粮仓”。科学规划布局海上牧场建设,构建科学、生态、高效的牧场渔业发展新模式,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提升、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现代化海上牧场,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推动海上牧场有序开发。以东海岛为例,这里既是湛江现代化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渔业资源丰富,拥有金鲳鱼、鲍鱼、对虾等各种海洋生物资源282种,2022年全区水产品总量达9.7万吨。打造“蓝色粮仓”,必须统筹谋划工业发展与海上牧场建设,科学优化养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传统养殖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更多“海上牧场+”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高规格守护“蓝色粮仓”。建设“蓝色粮仓”是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建设和管理机制,尤其是建立养殖排污和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生态用海,合理开发海域资源,对基本养殖水域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从生态容量、环境修复、资源养护等多个维度,强化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特别是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抓紧制定实施红树林保护条例,加强红树林保护,守护“海洋绿肺”。 

  坚持科技支撑,高质量培育“蓝色粮仓”。现代海上牧场,需要跨学科、多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种业作为水产产业的“芯片”,对打造“蓝色粮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依托域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的智库与人才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现代化海上牧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依托域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加强合作交流,主动参与海上牧场专项研究,加快前沿技术转化。二是突出抓好“水产强芯”工程。重点支持鼓励水产种苗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发展以金鲳鱼、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等海水经济品种种苗为主水产种业,加快推进有关海洋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开展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海水鱼选育种与种苗规模化繁育,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海水鱼良种场,培育一批国家级水产种业龙头企业。三是强化装备技术研发。加大对智能化养殖装备技术的研发,如抗风浪技术、自动投饵技术、网衣清洗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和鱼类行为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智慧渔业、精深加工等产业,推动海洋渔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坚持陆海统筹,高标准打造“蓝色粮仓”。深远海养殖型海上牧场,只是其养殖主体在海上,但无论是产业链源头的育种育苗驯化,还是装备制造、条件保障、加工销售都主要在陆地上进行。因此,建设海上牧场,必须加强陆海统筹,延伸、丰富海上牧场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培育现代化海上牧场全产业链,高水平打造“蓝色粮仓”。一是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海洋装备技术。统筹利用岸海资源,加快近岸传统渔排升级改造,大力拓展深远海养殖,积极发展大型养殖工船养殖和远洋捕捞产业,动工建设海上牧场装备产业园,积极引进智能传感技术和智能养殖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化养殖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二是高标准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水产食品化、工业化发展,加快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推出更多优质海上牧场预制菜产品。加大低值水产品和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综合利用,引导加工企业向海洋生物制药、功能食品和海洋化工等领域延伸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积极探索休闲渔业新业态。充分利用海岛的自然禀赋和有利条件,把渔港建设与海岛特色旅游相结合,推进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集水产品加工贸易、滨海旅游和休闲渔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港经济与文化活动中心。

推荐访问:高标准谋划建设生态“蓝色粮仓” 粮仓 谋划 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