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加一加、图片、查字典、形近字区分等识字方法认会 12 个二类字。
2.运用划分节奏、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等方式读通古诗。
3.通过借助关键字、结合注释、插图、发挥想象等多种方式了解诗意,简单描述古诗的画面,并试着背诵。
4.通过组串式拓展,能够学以致用学习其他同主题的诗。进一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
学教活动
一、背景串联做铺垫
(一)出示鹳雀楼的图片
山西省永济市有一处著名的景点——鹳雀楼,它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鹳雀楼位于黄河东岸,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当年登上此楼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古诗——《登鹳雀楼》。
(二)出示王之涣的图片
大家对王之涣一定不陌生,谁来说说对他的了解?简要介绍王之涣。
(三)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作者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二、诵读感知知其义
(一)读通古诗,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可借助拼音或请同桌帮帮忙。
2.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3.检查交流中熟记生字。
(二)再读,读出节奏
学生自由练读一齐读一指名读一师生合作读。
(三)三读,读出诗意
同学们,要想把古诗读得更美,我们还得了解其中的意思。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①结合注释理解句意②看插图③展开想象理解诗意。利用学过的这些方法,同桌之间交流学习,大致理解诗意,汇报交流。
三、串联品析入诗境
(一)以词解诗
学生交流难理解的字:依、欲、穷。
1.理解“依”。教师出示图片:人穿的衣服和人是贴在一起的。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亲密的感情。你看,他们得多紧啊!(出示图片)像这样就是依靠。拓展词语“依山傍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依”的意思。
2.理解“欲”和“穷”
用“欲”组词“欲望”,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欲”是“想要”的意思,从而理解“欲望”是想要得到的或达成的愿望。进一步拓展词语“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穷”是“穷尽”的意思。拓展词语“山穷水尽”、“穷途末路”。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游戏:老师来说两个字词语,你把它变成四个字词语(课后题)例如:山川一名山大川;烟云一烟消云散;穷尽一山穷水尽;层叠一层林叠翠。
(二)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1.仔细观察插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示学生在插图中圈出找到的景色与诗中的词语相对应,并和同桌说一说:在哪里看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结合插图和刚才理解的关键字理解“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紧挨着西山落下去了——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太阳是怎样依着群山慢慢下沉的?用自己的话说说“白日依山尽”的意思。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同理,理解“黄河入海流”。在鹳雀楼和群山之间又有什么景象?观察插图,看到黄河和河中的帆船。播放黄河东流动画,生看插图和动画感受滔滔黄河水流向大海。(静态的插图和动态的动画,动静结合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发挥想象,更容易理解此句诗。)
2.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三)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配乐读——带着动作读——齐读——吟唱——编曲唱等。
四、板块组合拓展读
登高望远,赏景抒怀,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登高诗”。拓展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五、学以致用创情境
夕阳慢慢落山,黄河滚滚向前。作者在鹳雀楼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有没有办法看到更远、更多、更美的景色呢?是呀,要想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不仅可以用到登高,还可以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谁能联系生活说一说?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多读课外书。想要弹好琴,需要每天勤奋的练习。从小学到大学我们要好好学习,一步一步的前进。是呀,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一步一步,勇攀人生这座高峰?需要我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