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优秀学科教研组汇报材料
指导思想:
本着“平安、和谐、效劳、节约、业绩”五种责任和意识的治校方略。谨慎贯彻“体验生活,学会自理,造就实力,磨练意志”的办学宗旨;
谨慎落实“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协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
推动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相识与体验,谋求和谐开展;
坚持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生特性开展创设空间;
参加就是成功,经验就是财产”的办学理念;
大力推动“让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与丰富的经历;
造就学生的责任感;
形成学生主动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看法和实力;
养成合作、共享、踊跃进取的良好特性品质”的办学目标;
实施标准管理与开展。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素养教育;
以老师队伍建立为着力点,为学校可持续开展增加活力;
以教育教学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踊跃推动教育现代化、特色化、优质化,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工程,充溢整合专业老师队伍,做了一些扎实的详细工作。
现汇报如下:
一、我校老师的根本状况
基地校现有执行编制40人,实际在编24人。其中党员8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男老师13人,女老师11人,45岁以上老师8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老师共11人,教学校长1人。其中校学科优秀老师三名,区骨干老师三名。
二、基地校课程设置状况
课程设置原那么:以“体验生活、学会自理、磨练意志、造就实力”十六个字为宗旨。本着参加就是成功,经验就是财产的原那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学科与实践三个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力求为家长分忧,为学生解惑,为学校排难。活动内容以基地资源为依托,开发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学生、家长、社会需求为根底,依托当地“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才力资源”,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要载体,在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前提下,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须要分别开设30多个活动主题,其中每一个大的活动主题又都分出了许多小的主题。分别是:
爱国主义教育篇 :模拟长征、法制传播、禁毒教育、感恩教育、奥运乐园、青春期安康教育;
实践篇 :奇妙种植、厨艺大比拼、走进新农村、船模制作、气象观测、陶艺、巧手世界、动感蝴蝶、指尖花朵;
益智篇 :真人陆战、t字谜、玩偶世界、口袋嬉戏、象棋竞技、汉诺塔、蛇形正方体、解手环;
通用技术篇 :瞬间掠影、学习服装搭配、经纬线的学问、中国结、我的标识、无线电测向;
学问拓展篇 :测量、颜色之谜、英语学习竞赛、社会调查、软雕塑等活动课程。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开展状况
为了提高老师的整体素养,坚持适度超前、可持续、内涵式开展战略,树立大教育观、大效劳观和大人才观的教育理念,以标准化的义务教育、现代化的优质教育和自主子格化的特色教育开展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主讲老师的带头作用,实行重点造就、重点提高的管理方法,我校制定了专业老师开展的8.28打算。
〔一〕、任务和目标
1、05—XX年,确定主讲老师队伍人选。邀请教育“专家”进展综合实践活动辅导讲座。备战XX市级现场会,打造品牌课、特色课、展示课六节,并参与“吉林省首届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大赛。
2、 06—XX年在总结现场会的根底上,通过自荐、民主测评、演讲、说课、听课等程序,在公开、公允、公正竞争机制的原那么下,确定参与“名师杯”大赛人选,力争通过“名师杯”大赛,获得“校学科首席”荣誉称号;
同时基地综合实践学科组参与市 “综合优秀学科组”评比大赛,力争获得殊荣;
鼓舞老师参与区组织的“电子教档”志向杯竞赛。
3、07—10年邀请名人、专家作专题讲座,不断提升老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并努力实现3名“校学科首席”老师的目标。
4 、08—09年,全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型的老师队伍,并通过名师杯大赛,争得更多老师能够获得“校首席老师”荣誉称号,力争获得“区首席老师”、“名老师”等荣誉称号。
〔二〕 、详细措施
1、坚持理论学习,要求主讲老师每学期要读三本以上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书籍。要有学习笔记并且要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每月验收一次。
2、每期活好听两节课,每次听课要有收获与体会并能够给主讲老师提出良好的建议与协助。
3、每期活动教学校长、主任要听四节课,刚好与主讲老师沟通并给与适当指导。
4、每期活动完毕前,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谨慎听取基层学校师生对活动状况提出的看法或建议,不断改良教学方法,充溢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严格要求,标准化管理教学。
〔1〕、撰写案例标准,活动主题显明,目标详细,活动实施过程符合学生实际。
〔2〕、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3〕、教学语言标准、精确、简练、幽默、幽默。
〔4〕、仪表端庄、衣着干净、教态亲切。
〔5〕、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探究、自主性学习。
〔6〕、应变实力强,能够依据学生实际,刚好修整和改良教学内容,敏捷施教。
〔7〕、课前刚好与学校沟通,落实教学任务,活动打算要充分。
〔8〕、活动完毕后,要谨慎阅读学生的课后反应,总结经历,查找缺乏。
〔9〕、课后反思要详细、实际,刚好改良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完善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10〕、能够敏捷运用现代信息和电化教学手段进展教学。
6、每学期至少举办三次教学研讨及经历沟通会,每次由1—2名主讲老师作中心发言。
7、主讲老师,逐步完善和提高校本教材研发、教育科研实力。要有学问储藏。每学期,对所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能够提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建议或看法。
8、主讲老师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现代信息、电化教学实力。能够娴熟运用计算机、影视设备进展教学。
9、每学期,主讲老师都要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撰写论文2致3篇,至少有1篇论文在上级科研部门评比中获奖或在教育教研刊物上发表。
10、每年要依据老师的实际状况,随时调整主讲老师队伍构造,采纳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机制,确保主讲老师队伍质量和水准。
11、建立健全老师业务档案,对每学期老师的公众活动资料刚好存档。
12、学校投入必须量资金,订阅运用的教育教学刊物和报纸,加大对老师学习的投入。
13 、 加强学习,使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教育观念,进而转化为教学行为。
采纳集体学习、自学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化理解新课程根本理念、课程目标、详细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科组教研备课制度、研讨沟通会和相互听课相结合,引导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逐步驾驭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14、为确保“8.28”打算实施,每年投入八千元,用于主讲老师业务提高与学习活动。
四、老师的成长与开展状况〔表达课后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为了基地不断的快速开展,也为了基地老师能够尽快步入区首席、名师行列。学校始终贯彻“人人是学习之人,到处是学习之所”的教育方针。给我们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开展与完善自我,全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实力水平的专业老师队伍。为了不断地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依据课程及学习须要,老师购置的相关素材学校刚好赐予报销,并订制了课改有关的杂志与书籍供老师参考学习。同时我们抓住一切时机给我们老师缔造外出学习沟通的展示平台。
本学期开学初,我们针对教学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评价体系。
1、校长走入课堂,每个校长分别负责几门学科,给任课老师刚好的催促与指导,每学期听课次数累计到达20次;
2、任课老师要针对每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写一到二篇教学反思;
3、为了基地更加快速的开展,也为了基地能更好的为基层学校效劳,由一名副校长负责组织基层学校分别针对我校的教育教学、政教工作、后勤保障、食堂管理等四个主要方面进展跟踪反应;
4、对在省市区承担公开课或者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同志赐予嘉奖;
5、老师相互间的听课,每学期要求到达20次。
经过将近三个月的实施来看,我们制定的管理评价体系取得了必须的成果。在教学管理操作上更加细化、量化、正规化、详细化;
层面上能够保证有理可依、有章可行;
任课老师的目标更加明确,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工作激情高涨干劲十足。
五、科研实力的开展状况。
1.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开展教研组教学探究活动。
以科研为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要载体,围绕新课标、新理念并结合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进展教研组研讨、组内循环说课活动,加强对新课标、新理念在教材中的实施策略的探究,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特色;
不断充溢老师教育理论水平,在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为学生终生受益的教学设计目标为主要抓手,细心打造学科品牌课;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接着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努力表达“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以实力开展为主旨”的思路,适应学生多样化开展的须要,促进全面开展。
2. 深化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老师专业开展。
结合新课程实施,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开展业务培训,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为重点,切实提高老师的教育观念,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转变,不断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开展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我们学科组在教育局、进修学校与我校等领导的细心指导下先后4次对基地校的校本教材进展了研发与编写,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开设了30多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受广阔学生的宠爱。
3. 大力推动“名师造就工程”和“名师带徒工程”,壮大骨干老师队伍。
XX年年10月12,在教育局、名师办等领导的协助下我校学科组邀请到朝阳区3位名师到基地校进展带徒活动,并取到了特别好的效果,“名师带徒”活动的开展为我校老师的快速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底,也为我校老师能早日步入名师、区首席老师行列搭建了平台。
同时,我们也特别重视青年老师的自我造就和特性化成长,以新课标的学习、研讨、实践为主要内容,落实好“名老师带徒”活动。以“名老师带徒”、校首席老师的评比、参与各种教学大赛活动为载体,有打算地造就教学新秀,壮大骨干老师队伍,逐步实现老师素养的整体提高。
4. 加强教研组职能,充分探究科研课题。
XX—XX年年以来,在市、区教科所等相关领导的协助与指导下,我校申请了两项科研课题,分别是市级科研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探究与综合实践资源开发”;
与省级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学生创新自能试验探究”。在两个科研课题立项后,我校全部老师围围着两个大的课题并结合自己课程实际生成了小课题,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展了论证与完善。同时,我校老师每学期的教学打算、活动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教学心得等相关材料都围围着大的科研课题来撰写,真正地做到了科研引领教学。
六、取得的荣誉
XX年,学科组老师参与区级公开课1次,一共有15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誉一等奖;
XX年,学科组老师参与区级公开课2次,市级公开课1次并荣获一等奖,一共有20篇论文分别在省、市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其中5篇论文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有三名老师参与全省教学设计大赛,分别荣获省“十佳老师”和省级“一等奖”,有四名老师两次参见全省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丛书的编写;
XX年,学科组有两名老师参与全国教学观摩课大赛并荣获一等奖,一名老师在“东北三省九市区”教学观摩课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9名老师参与全国教学设计大赛,分别荣获国家级“二等奖”3名,省级“一等奖”6名;
一共有3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其中荣获国家级科研论文一等奖9名。
XX年,学科组有4名老师撰写科研论文在“全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五次研讨会”上被“教育部根底课程改革组”评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
学科组引荐三名老师参与朝阳区“名师杯”大赛,并已获得“校学科优秀老师”称号,引荐一名老师参与朝阳区“十佳教学新秀”评比活动并荣获“优秀奖”,学科组有11名老师参与XX年年校本教材研发的编写工作。
七、存在的缺乏
1.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老师的理论学习,尤其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力争让每一个老师把新课程理念完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我们还要加强对青年老师的造就,提高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养。
但是,我们坚信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不断深化,随着省、市、区各界领导的关心与悉心指导,我校学科组必须会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