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汇报(完整),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区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以“动力党建·活力家园”指导意见为引领,以“争当基层治理先行区”为目标,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新活力。
一、加强小区党建推动治理单元精准施策
探索以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精细化管理模式,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架构。全区244个居民小区全部组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群服务站全覆盖。支部作用发挥效果明显,7个小区党支部获评全市“五星”小区党支部,11个小区党支部获评全市“四星”小区党支部。科学设置楼栋党小组,引导党员担任楼栋长,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架构,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金字塔式”三级带动模式。
二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强党建”能力提升机制。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四方议事”协调机制和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矛盾调处流转机制,定期收集解决小区各种“疑难杂症”,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城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600余个。制定出台基层减负赋能“三个清单”实施细则和区直部门服务基层治理事项统筹管理办法,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事项清单化。
三是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分三批次从区直机关单位选派111名科级干部任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222名一般干部任驻小区工作队员、125名政法干警联点小区开展工作,79家区直机关单位、10家企业成为小区后援单位。持续推动工作力量、各类资源向服务群众一线下沉,为小区治理建立强大支撑体系。
二、构建服务体系推动治理力量高效联动
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努力打造“政府关心、社会参与、群众认可”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是加强自治体系建设。开展“我选楼栋长”活动,公开推选出楼栋长2568名、小区网格员257名,小区治理力量不断增强,“楼栋长来当家”项目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重点案例。指导成立16个小区业委会、98个无物业小区自治委员会,积极推动小区党支部委员、业委会成员和物业公司三方交叉任职,21个小区实现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小区自治体系不断完善。
二是搭建社会工作体系。重构区、街、社区三级社工站工作体系,以社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社联动”,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组建108个社区社会组织,引进社会组织13家、孵化15家,吸附40余名专业社工专职参与公益事业,社会组织不断壮大。
三是巩固壮大志愿服务体系。坚持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城乡帮困、疫情防控等工作,激发志愿服务新力量。建立志愿服务礼遇褒扬机制、积分管理办法和线上线下管理服务平台,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目前已组建14个志愿服务组织、65支志愿服务队,培育6187名骨干志愿者,志愿者服务体系不断壮大。
三、聚焦问题导向推动治理途径有效畅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瞄准“小切口”做实基层治理“大民生”,持续推动服务提档升级。
一是因地制宜按需找切口。将全区244个居民小区分为四个类别,坚持因地制宜、“一(小)区一策”的总体原则,合理建设小区党群服务站。通过深入开展基层治理“五大活动”,确定小区物业矛盾、信访纠纷、基层减负赋能、老旧小区改造、网格化服务、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志愿者礼遇褒扬、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等9类重点问题,对症下药,逐步解决。
二是提档升级民生行动。按照“走访调研定事项、试点探索明路径、逐步扩面求实效、巩固提升成体系”的工作步骤,不断改进服务内容、调整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方式,推动民生保障向“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升级。包装策划“珊珊红管家”等35个民生“微项目”和城乡帮困项目,涵盖小区矛盾调处、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方面,通过筹资、筹劳、筹服务的小区项目众筹方式撬动社会资源,以“微项目”推动实现基层“微治理”。区内“友邻帮”养老模式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三是加强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以“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改革为基础,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围绕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建立“我的**”手机APP,设置“我的政务、教育、就业、养老、健康、生活、产业”七个服务模块和“**志愿、硬质合金、公共缴费、**防疫”等四个特色专区,推动“线上办”变“掌上办”,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47项业务全程网上办、掌上办,政府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居民办事程序逐步简化、便捷。
推荐访问:党建 基层 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汇报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