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六篇)

时间:2023-04-10 20:4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六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一

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破除迷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通读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理清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自我介绍:我姓×,名叫××。你们也能用老师刚才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点名叫几名学生自我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原来我们的姓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姓都是一个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他的姓有两个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6 西门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可以让学生与老师接拉近距离,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华百家姓文化的熏陶。】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习生字。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可以让学生与老师接拉近距离,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华百家姓文化的熏陶。】

(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豹、芜、娶、媳、巫、绅、旱、徒、磕、淌、凿、溉”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徒”读(tú)要读成(dǒu),“媳”读(xí)不要读成(xī),“凿”为平舌音,“绅”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3)书写“豹、魏、派、娶、媳、妇、淹、硬、逼、浮、旱、徒、饶”

字形难点:“豹”的偏旁是豸旁,“派”的左半部窄,右半部宽。“旱”的上半部是“日”不要错写成“目”。“徒”的偏旁是双人旁。“媳、妇”人女字旁横不出头。

【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2.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1)小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

(2)汇报

理解词义。

面如土色: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担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

磕头求饶:向别人磕头乞求饶恕自己。

开凿:挖掘、开垦。

旱灾: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生: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生:西门豹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3.段落结构:全文共十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摸清了“河神娶媳妇”的底细。

第二层(10-15自然段)讲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

第三层(第16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三层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层(1-8自然段)写西门豹调查了解邺这个地方的情况。

第二层(9自然段)写西门豹决定对策。

第三层(10-16自然段)写西门豹采取行动。这一层次再分两个层次,先详写除“神”害,后略写修水利,除旱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了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

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作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指名发表意见) 五、总结提升

西门豹他有没有立刻把巫婆、官绅抓起来处死或者跟他们同流合污呢?他会怎么做呢?你觉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西门豹的资料。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师傅用劲全身的力气把tú dì( )推上岸,自己被却洪水yān mò( )了。

2.河神qǔ xí fu( )的日子到了。

二、选字组词。

观 官 逼 副

( )看 做( ) 一( ) ( )迫

催 摧 旱 早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人烟( )( ) ( )心( )胆 各( )各( )

田地( )( ) ( )如( )色 磕( )求( )

1. 田地荒芜

2.提心吊胆

1.这里连年灾害,寸草不生,( )。

2.敌人被我军吓掉了魂,( )地跑回去了。

【答案】

一、

1.徒弟 淹没

2.娶媳妇

二、观 官 副 逼 摧 催 早 旱

三、稀 少 提 吊 种 样 荒 芜 面 土 头 饶

1. 田地荒芜

2.提心吊胆

( )毁 ( )促 ( )上 ( )灾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学情分析: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

教学目标:

1. 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3. 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

教学重点:

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漫画]

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

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

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

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

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快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问: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如果学生谈不到,师点拨:扳、似的、吭、束缚、掐住,边说边用出示该词,引导学生练读)

[点评: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

3.试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点评:落实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 理解课文。

1.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练读课文1-4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牛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鹅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印象。

(2)同位合作这样读一读。

(3)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在学生谈的过程中用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要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要谈的有凭有据。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提问点拨:牛比鹅大,为什么我们欺牛怕鹅?如果学生注意不到,引导学生注意这句话:“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词句含义]

2.过渡:“我们”尤其是“我”怕鹅,可就偏偏遭遇了鹅的袭击。

学习课文5-7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5-7自然段,找出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 提问,在学生畅谈中点拨重点:

出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的心理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从中能体会出我非常怕鹅,一点也不敢反抗。

出示“鹅听见了,……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找出动词,体会到在我们眼里“鹅”不怕人,“鹅”大胆地想来袭击我们,我们很怕鹅。“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一句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练读。

出示“这时,……拉住我不放。”找出象声词,体会到在我眼中,老雄鹅很可怕。练读。

[点评:在学习第一部分进行了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过渡:如果是你亲眼看到这紧张的时刻,你会怎样做?

3.师述:金奎叔来解救我了。

(1)师生配合读8-11自然段,师“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飞快地走了过来,……鹅……,可是……老雄鹅……”

(2)提问:在金奎叔的制压下,鹅怎样了?

(3) 分角色读金奎叔与我的对话。请同学们点评他们的朗读,理解金奎叔的话。

4.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

(1)师提问“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到什么?“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实在”你体会到什么?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你得到什么启迪?

(2)这件事以后我怎样对待牛和鹅了?为什么我与牛和鹅的接触中前后情形大不相同?由此,你得到什么启迪?

四、 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师述: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同。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三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互相认识了,现在来认识一个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叫西门豹。(出示图片)他姓什么?对,他姓西门,名豹。[边说边板书:西门豹]

师:西门是复姓,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诸葛、上官、司马、欧阳……)

师:西门豹距离我们已经两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还广为传诵。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这个人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近距离接触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

(1)两字词语。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

(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把理解读出来吗?

那这两个词会读吗?(出示: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你想到了什么?谁能将理解带进去读?

一起读这四个词。

2. 你能用“提心吊胆、面如土色”分别说一句话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师:词读得很好,再来看课文读得怎样?请三位同学接读课文。

1—9自然段。

10—15自然段。

16自然段。

读的同学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猜一猜为什么这样读?

师: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四、学习重点部分。

(一)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0—15自然段,你能感受到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这个办法如何?

师:从哪看出来的?还有哪些描写西门豹语言的句子,请同学们画出来。(出示句子)

(二)具体分析。

1.师:我们就先来看这一处,自读。(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引导:

找这个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惩治巫婆)

结:真是安排周密啊!(板书:善于调查研究)

师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还读出了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呢。

那这个借口应该怎样读?

师:我也想读读。

你听出什么来了?(重读“麻烦”)

师:为什么这样说?

(是真客气?他想干什么?)

师总结: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腾腾杀机暗藏其中;一个麻烦,读出了他让巫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个麻烦,读出了西门豹表面客气,实则智慧,这就叫不动声色!(板书:有智慧,讲战略)

师: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西门豹的话。

2.师: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出示12自然段中的语言)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出示两个句子)

师:有什么不同?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不是询问,是命令的口气。

师:谁想再读?(读得好的,留下当西门豹)

3.最后该轮到惩治谁了?(官绅)

(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读读,体会,看你有什么问题向西门大人请教吗?

重点:为何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官绅态度不一样呢?

师小结:严惩主谋,从犯从轻,区别对待,讲究策略。(板书: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西门大人,你的目的达到了吗?(读出官绅害怕的句子。)

师小结:西门豹就是这样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教育了官绅。(板书:为民办实事)

4.渲染气氛,分角色朗读。

师:让我们合作,再现一下那天的精彩场面,好吗?(出示10—14自然段)

(师读黑色字,生读红色字。)

师:看到这儿,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设想一下:如果你现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绅、书生、老大爷、小孩……其中的一个,你会说些什么?)

师:大家说法不同,实际都在赞扬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你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叫什么?(出示填空:西门豹用( )的办法,

既( )又( )还( )。

5.填空

师小结:西门豹用将计就计的巧妙办法,既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又教育了官绅,还帮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彻底破除了迷信。这也为他后来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打下了基础。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五、布置作业

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

板书设计:

26 西门豹治邺

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陈荣英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善于调查研究

西门豹治邺 有智慧,讲战略

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为民办实事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探究性强,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体现,对于本课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情节,学生们一定会感兴趣。

教学建议:

为了指导学生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叙述故事的表达顺序,可设计“初读——熟读——精读”的环节。另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的足智多谋,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主人公言行的句子去默读体会、朗读感悟。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交流来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言行巧妙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文时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先粗后细的教学方法,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绝妙办法。另外,教给学生找关键词语的方法:一是找与前后内容不相一致的词;二是找表面看似乎多余的词;三是找描写人物异常表现的词。为让学生学习利用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还可以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当时的实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和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经过。

教学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了解西门豹的为人、搜集战国时期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

一、课文题目导入

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干什么的?课文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及自学生字的方法,认清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注意: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你能把西门豹做的每一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调查摸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

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之处。

2.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难点

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以小标题的方式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今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进一步了解西门豹这个人物。

2.通过初读课文,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呢?

西门豹是(一位好官;一位不迷信的人;一位善于观察、了解民情的人;一位敢于同迷信斗争的人……)。

3.现在我们要自主探究,看看细读课文后,你们对他又会有哪些认识。

二、自主探究,感悟人物品质

1.探究调查摸底。

(1)自由朗读第1~9自然段,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分组学习,深入思考。

(3)汇报学习成果。(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他向老大爷进行了精心的调查,从而摸清了底细,胸有成竹地想出了好办法。)

(4)追问:西门豹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的调查结果又如何?(小组讨论)

小组一: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闹的。)②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③新娘从哪儿来的?(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选。没钱的人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拉走。因而有女孩的人家纷纷逃走,人口越来越少。)④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

小组二:西门豹的调查弄清楚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①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百姓钱财,使得有女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②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5)点拨:面对着自己掌握的情况,西门豹并没有马上揭穿事情的真相,也没有立即采取措施,他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呢?(他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表面上赞同给河伯娶媳妇,实际上他已识破巫婆和官绅骗取钱财的诡计。)

(6)小组朗读西门豹的话,感悟人物品质。你能用成语来评价西门豹吗?(将计就计,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质疑:西门豹是被派到邺的官员,他明明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要参加“婚礼”呢?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惩办巫婆和官绅的以及这样做的妙处。

2.探究破除迷信。

(1)出示自学要求。

①默读第10~15自然段,想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骗局,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

②找到描写他是怎么说的句子,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③你认为他的办法妙在哪里?是否还有更妙的办法?

(2)学生间讨论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一:“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是为了找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他这样说是故意装着认真的样子,用这些话作为惩治巫婆的借口。)

小组二:“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真的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麻烦”表面上是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要把他也投进漳河里去。)

质疑:官绅们见巫婆和官绅头子没有回来,西门豹又说让他们去催催。他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没有立刻放过他们,而是说“再等一会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惩办他们吗?(“再等一会儿”,对官绅们的震慑可想而知了,制服了他们,达到破除迷信的目的。)

小组三:西门豹利用假戏真做的办法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及官绅们。这个做法很巧妙,巧妙之一,安排周密;巧妙之二,不动声色;巧妙之三,假戏真做;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3.西门豹一开始调查摸清底细,并没有把巫婆、官绅们抓起来杀掉,而采用这种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办法。你们知道他的用意吗?再默读这一部分,在读中感悟。(彻底破除迷信,关键还是在于让老百姓们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迷信的危害。巧妙地惩办,深刻地教育,这才是西门豹真正的目的所在。)

4.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老百姓们有什么变化。(老百姓在西门豹的带领下,兴修水利,年年都有好收成,再也不迷信了。)

5.在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

三、总结全文,整体理解

1.在西门豹一步步实施惩办巫婆和官绅们的过程中,西门豹胸有成竹、不露声色地实施了惩办恶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预定计划,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谋略。

2.你此时最想对西门豹说什么?(你的办法真妙。真的很佩服你。我也要向你学习做事要有策略。……)

四、发散思维,角色体验

1.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办法很巧妙,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进行角色表演。

(1)以课文为主要内容,注意要有层次。

(2)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给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如官绅等)加上语言。

(3)注意表现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有恰当的表情。

3.小组表演。

4.小组汇报演出。

5.小组间评议:最佳表演组,最佳人物创新奖……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惩办巫婆的部分,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西门豹说的三个重点句,让学生先找到这些句子,读懂意思,再进行语言的转换练习,然后各自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并借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学会分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围绕提纲梳理课文层次。

教具准备: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牛、鹅图片,启发谈话。

同学们,图上的这两只动物你们认识吗?你觉得哪一只更可爱,为什么?

2、生回答后再次谈话。

实际上在很多熟悉它们的孩子中,都是不怕牛而更怕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任大霖先生的一篇文章《牛和鹅》,看看他在故事中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任大霖(1929~1995),浙江省萧山县人,读书时就曾发表儿童故事、童话、儿歌。工作后坚持业余创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了儿童散文集《红泥岭的故事》,中篇儿童小说《我们的田野》,短篇小说集《秧田发绿的时候》,儿童剧《桃子熟了》等。1953年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此后又出版了散文集《童年时代的朋友》《山冈上的星》,短篇小说集《绣娟姑娘》以及作品选集《蟋蟀及其他》等。此外,还出版了中篇小说《喀戎在挣扎》《哥哥廿四我十五》,以及《任大霖文选》等。作品多次获奖。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师出示自读要求:

(1)找出生字词拼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在不理解字词上做记号,和同桌讨论或解决。

(4)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字音:出示课件指名读文中生字词,正音。

(2)字形:“掐”字右半部分下边不要写成“日”。

(3)词语:①无所谓:不在乎。② 束缚:捆绑,比喻受到限制。③掐:用手的虎口及手指紧紧握住。④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地。

(4)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文,完成以下问题(出示自学要求):

(1)按照提纲给课文分段。

(2)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提纲,学生根据提纲的内容划分课文段落。

(1)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做法也不同。

(2)我们在回家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3)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3、学生默读,自主学习交流。

4、指名汇报,理清课文脉络。

(1)分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

(2)课文的叙述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3)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赶走了鹅,并告诉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牛和鹅。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了段。本文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做法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转变呢,课文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六、板书设计:

提出共识

牛和鹅 具体描述

改变认识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 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 我们害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推荐访问:四年级 小学语文 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六篇)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六篇) 小学4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