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及省市科技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本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精神,全面落实创新江西和创新型县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全局核心位置,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连续多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并首次进入全省前十强。
一、特色亮点 创新实施“一企业一博士、一产业一团队”的“双一工程”柔性引才模式,通过开展博士挂点帮扶企业行动,以*县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切入点,利用*年时间,分批引进*名左右博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和*个以上研发团队到企业服务,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等方式,实现有研发能力和创新意愿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有实力开展创新发展的企业得到科技指导服务,达到“引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开发一批重点新产品”的目的(此项工作受到省委落实办关注)。目前全县*家企业,通过双向选择,共引进博士*名、*个产业团队,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问题。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领,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 *.尽职履责,积极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提请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县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若干措施(试行)》《*县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方案》《*县“揭榜挂帅”实施方案》《*县实施“一企业一博士”“一产业一团队”助推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
*.积极宣传落实各类科技惠企政策。一是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的意见》,县科技局印发了《*县科技惠企政策》一书*余本,由局领导带领相关股室人员多次到高新区进行宣传走访调研,共走访了*余家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的情况,征求企业存在的困难和建议,向企业发放营商环境优化宣传单,持续营造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助推企业创新发展,为实现我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举办科技政策业务培训班。组织企业有关业务人员参加了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总结培训视频会,举办了“*县‘高新贷’科技金融产品宣讲推广会”、“*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暨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活动*次以上,培训人员共*人余次。三是切实抓好降低成本优环境工作。今年科技口为高新区企业兑现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奖励资金*万元,受益企业达*家。
*.积极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局着力抓好科技金融助力工程,大力推广“科贷通”“高新贷”“科创通”等科技金融产品,*年累计有效“科贷通”余额*万,受益企业达*家,列全市第一。有*家变电企业入库“高新贷”备选名单,*家企业获“高新贷”贷款*万元。*家企业入库“科创通”,*家企业获“科创通”贷款*万元。科技金融资金的注入有力地推进我县科技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步伐,为企业的科技成长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打好研发投入攻坚工程。*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亿元,强度达*%,分别比省市高出*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一。*年*-*月全县有*家企业研发投入资金*亿元。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全年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成长性企业*家。申报瞪羚企业*家。
推荐了明正变电、赣电电气*家企业申报了省科技进步奖,组织申报省科技厅项目*项、申报了省技术创新中心*家(北斗、伊发)。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家。获批市级校地、校企合作平台*项,认定了县技术创新中心*家。
(三)实施“揭榜挂帅”工程,强化创新平台支撑 *.积极开展“揭榜挂帅”行动。围绕县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坚持“点上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及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年全县共实施*项省级重大揭榜挂帅项目,*项市级重大揭榜挂帅项目和六个市级重点挂帅项目,撬动企业研发投入*万元。通过“揭榜挂帅”攻关行动,引进技术团队、高层次人才来崇开展科技服务,促进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对接融合。
*.抓好创新平台量质提升工程。加快启动研发平台组建工作,重点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深化校地、校企科技合作,持续抓好明正变电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实质化运行和赣电电气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工作,积极申报省、市级创新平台和组建县级创新平台,鼓励支持明正变电与华中科技大学,伊发电力与湖南大学、北斗变电与天津大学共建高端研发平台。
(四)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高服务“三农”的力度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工作,今年重新选拔了*名科技人才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制定了《*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组织*名(省级*名、市级*名)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等机构*余家,采用现场讲解、分类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和办点示范等形式,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技术员等乡土科技带头人和贫困户的培训*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份。今年培植科技示范户*户,建立国品麻鸡、同能蔬菜、星亮油茶、顺源葡萄等*个示范基地。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科技投入不足。一是科技部门掌握的科技专项经费少,无法满足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实际需要。近年来,我县新科技三项经费尽管每年有所增长,但与省级创新型县建设目标值还有差距。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少。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一些企业更多地追求短期效益,满足于短平快,技术上以跟踪、模仿为主,尚未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创新人才总量不足。一是企业高层次人才数量很少;
二是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是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创新成效不明显。我县中小企业居多,企业发展模式以“营销主导”为主,“研发主导”为主的企业较少,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原创性技术成果很少,关键核心技术还未攻克,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还未突破,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未能突破。
四、*年工作计划 *.实施研发投入攻坚工程。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投入导向的项目和政策扶持机制,全面设立研发投入后补助专项经费,落实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对R&D投入强度和R&D投入总量增幅较大的企业进行奖励,调动企业积极性。力争*年研发投入占GDP*%以上。
*.实施“双一工程”。围绕*工业创新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双一工程”(一企业一博士、一产业一团队)。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技术指导、科技攻关等方式,实现有研发能力和创新意愿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力争“引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开发一批新产品”。
*.实施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工程。聚焦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大力实施“揭榜挂帅”,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助推产业创新发展。积极落实好已申报的“揭榜挂帅”项目,通过“揭榜挂帅”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年拟重点支持*-*项左右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揭榜挂帅”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
*.继续实施好科技金融工作。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探索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研究制定科技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开展“科贷通”、“高新贷”、“科创通”业务,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对接机制,搭建专利质押融资“政企银”对接交流平台,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围绕我县变电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引导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家,入选瞪羚企业*家,力争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获得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