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九篇),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一
时光飞逝,我们在感叹时间过的如此之快之余,不免回首过去一年与同事们度过的美好时光、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取得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本学年接任了四年级七班的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以及思品教学工作,面对新的工作,我积极努力的学习,向身边的经验教师请教,从而较顺利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情况总结
一、班级管理工作
要想把班级管理好,首先要有好的干部班子,因此,我通过从原 任课老师处了解,以及两周的观察首先确定了班里的小干部,并经常性的`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在班级中起到了表率带头作用,也使整个班级的良好的班级风气及学习风气得以形成。此外,我还注重学生平日良好习惯的养成,发现问题,及时开展班会进行讨论,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学教师述职报告《小学语文教师述职报告》。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的一日常规进步很大。
二、教育、教学工作
语文、思品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积极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抽时间就去听课提高,认真参加教研集体备课活动,从各方获取知识提高自己。通过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这学期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期中的推门课上受到了领导的肯定。慢慢的,在学习中,我不断用上了自己学的相关理念,不断尝试于我的教学,在实践中用其所用,弃其所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朗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品教学方面,我认真备课,深刻领会课标,通过搜集资料来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使这门课上的有趣,还对学生进行教育,发挥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个人提高以及取得成绩
在本学期,在课余学习之余,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美文诵读比赛并取得了二等奖,本人指导的廖文昕同学也在学校美文诵读比赛中获得第二。在期末考试中叶取得了优良率89.5%、及格率100%的好成绩。
最后,我不敢说我的工作做的多么优秀,但我要说在我的教学中,播撒了希望的种子,孩子们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工作中我也倾注了汗水与艰辛。在这学期中,我付出着、收获着、进步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二
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如果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智力活动将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语文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为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又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研究:
一、结合学生实际,教给质疑途径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已基本上具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的深刻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就应该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我针对高年级以篇的认知为重点,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质疑方法:
1.对课题质疑,强调并不是停留在向我们介绍的课文内容上的质疑。
2.对篇中段落之间的关系质疑。3.对文中的关键词、句、段的表达作用质疑。4.在理解全文主要内容时质疑。5.在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上质疑。
二、巧妙点拨,明确质疑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教师必须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太阳》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对课题质疑,学生就提了“太阳有多大?有多热?太阳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等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学生在预习中已有所知道,根本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就对学生说,刚才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提的问题你们现在能回答吗?学生们响亮地回答:“能!”“既然能回答,那为什么还要把它当作问题呢?”这时,学生们面面相觑,我就马上接着说,那你们能不能提一些自己真的非常想知道的问题呢?经我一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有的问:“书中说太阳很大,要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这么大,它到底有多重呀?”有的问:“太阳的温度这么高,我们人类是怎么测出来的?”有的问:“课文为什么要用一个神话故事来开头?”等,显然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预习之后,进行一番思考过的问题,这才是学生真正的智慧之花。学生经老师一点拨,也明白了看课题提问的方法。
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供质疑的机会,营造释疑的空间。
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有疑才能产生读书的兴趣,才能明白读书的目的。我在讲读课文时要求师生互动,允许学生随时提问,以便及时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疑,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次推进。如我在教《晏
子使楚》这一课的第四自然段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晏子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反驳楚王,为什么要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完还要故意笑了笑呢?”这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我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但没有急于做出回答,而是顺着他的问题发问:“是呀,晏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们能自己来读懂吗?”于是学生兴趣大增,参与热情高。通过自读、四人小组讨论,终于满意地找到了答案。学生们通过长期的训练,在质疑水平上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深刻性、独创性。
四、结合教材,创造条件,开启学生思维。
(一)抓住中心词,精心设计练习,开启学生思维。
中心词是一篇文章的文眼,贯穿于全文。抓住中心词,精心设计练习,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又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我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中心词,熟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下面练习,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
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
2.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
3.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曹军“出动”,诸葛亮不但――,还可能――。
4.假如这二十只船驶回南岸时,不是“顺风顺水”,――。
5.诸葛亮预见到这些“假如”都不会出现,所以说他――。
这五个练习中,前四题要求学生设想一旦这些“假如”出现后会发生的不同的情况,第五题则要求学生分析诸葛亮怎样预见到这些“假如”不会出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了诸葛亮,又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模拟情境,渲染情感气氛,开启学生思维。
生活阅历,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地域差异等都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障碍,跨越这一障碍的好办法,就是借助视听媒体,创设“场效应”,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开启创造性的思维。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在悠扬的音乐中,播放录像,出示画外音:漓江的水平静而清澈,两岸奇峰罗列,姿态万千,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山间绿树红花,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以图示境,以声传情后,我指着江面小舟说:“现在你就在其中一条船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关闭画面,此时的学生还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描绘美丽的画面正是心中所求,学生们富有创意的描绘就从口中诞生了。
(三)理解内容,延伸情节,开启学生思维。
延伸情节,就是对叙事类课文,依据其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的“故事”。有些文章在高潮处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顺势引导学生延伸情节,不仅可以深化中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教《月光曲》一课时,文中讲到等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飞奔回客店记录《月光曲》,而没有提到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说说盲姑娘兄妹俩苏醒过来后发生的事。学生们一经提醒,他们就根据对人物已有的认识,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感人的情节。
(四)加深理解,换向思考,开启学生思维。
换向思考,就是改变一下思考的方向,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我教《落花生》一课时,学生们通过学习明白课文拿落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比较是为了赞扬落花生默默无闻,把果实埋入地里,不讲外表好看,只求对人有用的品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让他们来赞扬一下石榴、桃子、苹果,学生们兴致就来了,有的说,石榴外表粗糙,果肉却晶莹透明,说明它有不讲外表只求内里充实的好品质。有的说,桃子、苹果外表好看,果肉又鲜美,是表里如一的典型。这样一说,学生们思维得到了发展,也明白了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宣传一种精神,而不是评判落花生、石榴、桃子等。
通过以上这几种途径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提问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思维也明显地活跃。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其切入口,形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只要能够自觉地注意这个问题,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必将产生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三
20xx年1月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高级师资培训班的学习后,更加感觉到作为老师不但需要扎实的键盘功底,更重要的是钢琴教学方法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在钢琴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教法上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尤为重要。针对“白丁”学生,要从培养他们对钢琴音乐的兴趣人手,挑选一些大众熟悉的、容易接受、便于掌握的钢琴小品,如“雪绒花”、“十个印第安人”;
对有一定音乐基础、音乐修养较好的学生,应选择一些音乐内涵丰富、富于哲理意蕴的乐曲,针对不同个性、气质的同学则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灵气较足的学生,可选择一些严谨、庄重、表现坚定意志的古典作品,往往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优点。这类作品有,“土耳其进行曲”、“前奏曲”等。而对内秀而个性比较拘谨的同学,选择一些热情、奔放,具有某种戏剧性的乐曲,常常可以诱发他们克服自身怯懦的一面,而敢于自我表现。
除此之外还应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这可以通过钢琴课程的学习,尽可能多的使他们从钢琴这一角度去了解音乐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通过古典乐派到印象派、现代派等不同风格代表作品的演奏学习,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带感性实践特征的风格“类型感”。
而在技术训练上面应该做到抓重点与难点的结合。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其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弹奏方法、基本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必须抓住手指训练尤其是手指流畅性训练作为学生学琴的主要难点加以重点突破,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之中。
二、调节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调节功能的揭示,为钢琴教学开辟了一条通过非智力因素改善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直接通道。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学生在钢琴学习时的情绪兴奋性,即情绪的一般唤醒水平,应控制调节在适中的程度,以利于钢琴演奏技能的操作。在钢琴教学实践中,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降低学生的情绪兴奋性,而是怎样提高它,以达到适中的程度。在这里,教师通过发挥情感调节功能来控制学生的情绪兴奋性,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例如,在钢琴教学中,可时常采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这无疑是对“一对一”个别课的补充。这种课堂讨论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进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就钢琴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去听应该用哪种声音或者触键更好的弹奏。它的优越之处在于,课堂情绪气氛愉快,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视角广阔。学生可以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通过口头发言把自己平时的感悟体会总结成理性认识,更理智地指导练琴。
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际的应用
视奏能力是应该在学习了一阶段后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视奏是在视觉指挥下,实现视觉、听觉、运动觉、乃至于指觉等多方面的生理感觉的瞬间协调与统合。这样一个复杂的在瞬间完成的整合过程,对学生的反应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随着乐曲的复杂程度的提高,这种“考验”就更加严峻。然而即便如此,这也还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重引导式的教学,而不能能老师一贯的教,学生跟着一直学,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对老师总有一种依赖感,对老师没有教过的曲目无法弹奏,所以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方面还是应该以多视奏的教学比较好。
在实际运用当中,也不要只教练习曲、古典乐曲、中国乐曲,可以适当的教一些钢琴的即兴伴奏,使学生主动的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曲目,而老师需要教会学生一定的乐理、和声以及伴奏的肢体,分析歌曲或乐曲的调式调性,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些即兴伴奏的方法,为选择恰当的和声、伴奏织体等提供依据。提高学生选配和声织体的能力,达到功能色彩与情感内容的统一,做到即兴伴奏能成为主旋律的有力衬托。
以上是我对钢琴教学方面的一些浅谈,其实,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由这些功能所发挥的各种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情感回路的动态网络。如何认识和利用这一网络,充分把握情感的教学功能,从而优化钢琴教学效果,切实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是一个融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现代钢琴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从理论上加以研究,从实践上加以探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灵活搭配教材,合理地掌握教学进度,使钢琴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钢琴教学中对教材合理使用与科学搭配的点滴心得与体会,仅是一已之见,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和补充完善,也期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四
语言是美丽的,这是个不容争议的定论,故不想再多废话。有广告曰:有实力才有魅力。我们要说,语言因其美丽才有魅力。语文教学的本务就是教学生学好语言,掌握母语的表达艺术,但要想让学生钟情于语言,心甘情愿地跟着我们语文教师学好语言,那就必须得让他们充分品味和感受到语言的“美丽”。那么,语言的“美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又怎样教学生用心地去深入品味和感受呢?
一、教学生感受语言的张力美
语言的张力美常表现为一种磨锉力的美。作者为了突出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时会故意让语句有一种顿挫感,使语言产生一种较强的磨锉力,一顿一挫地磨锉着读者的大脑,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进而强化语言的表意功能。例如: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翦伯赞《内蒙仿古》
例句中,划线部分的核心意思是: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是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昭君墓则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但若这样毫无顿挫感地表述出来,那种对读者大脑的磨锉力就会大大削弱,从而也就影响读者对语意的注重程度,也大大削弱了语句的表意功能。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和课文生活,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歌颂民族团结,赞美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只有这样深入体验、感受和思考,学生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语言的这种磨锉力的美,才能打灵魂深处感悟到作者这样造句的苦心啊。
语言的张力美还常表现为一种冲击力的美。说语言有冲击力的美,是指有的表意语言节奏十分强烈,仿佛是密集的鼓点,一声接一声地槌击着读者的心,使读者受到的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进而强化读者的感受,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例如:
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山的顶峰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矶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州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这一大串排比句,无疑是马丁路德金的心灵在呼喊,震天动地,迸射着火一般的激情,充分表达了黑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但我们如果仅仅认为这段话无外乎强调让自由之声到处都响起来,把这段话改为“让自由之声处处响起来”一句,恐怕就不会具有那么强烈的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了,那震撼人心的演讲效果也就几乎归零了。教读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马丁路德金的内心世界,还要走进黑人被压迫、被歧视甚至被奴役的生活,以深刻体验马丁路德金的情感,从而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如此“废话连串”地演讲。当然,还要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课文,就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激情似火地演讲,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深刻体验马丁路德金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生感受语言的质感美
语言是有质地和重量的,是可触可感、知冷知热的,甚至是可以放到天平上称称,拿在手里捏捏,再用鼻子嗅嗅,用牙齿嚼嚼的。例如: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绿》)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能写出两段例句中划线句那样有质感的句子,仅凭作者的想象力还是不够的,还应该饱含真情和深情。人的情感常有正和负两个极端,比如极爱极恨之类。在文学语言上,表现这两向极端情感的语言往往都很有质感,上述两例均为在极为喜爱的情形下写出来的。试想,如果作者朱自清不极爱梅雨潭,黄河浪不极爱故乡的榕树,就不会极尽想象之能事,写出那样富有质感美的语句。前者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像“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又像“一块温润的碧玉”;
后者把榕树的嫩叶写得“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都不是为描写而描写,都是极其喜爱的真情流露。所以,引导学生感受、赏析这种语言的质感美时,不能只停留在运用了什么修辞、收到了什么效果之类的层次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这几个语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体验、感受到作者那极喜极爱的情感和心理,就仿佛连自己也已经喜爱得要发狂了一样(不这样描写就不足以尽情表达自己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要指导学生美读美品美美地赏,甚至闭目合眼,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只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进入作者内心,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真正领悟到这种极富质感的语言之美。
三、教学生感受语言滋味美
人们都偏爱美食。那么,何谓“美食”?就是美味、美丽、美妙的食物。有人说,美食是有力量的,可以聚拢来天南地北的食客。也有人说,以滋味作语言,可以亲近全世界!
笔者也要说,语言是有滋味的,也是有力量的。那么,语言都会有些什么滋味呢?笔者以为,语言至少该有爱憎、含蓄等滋味。例如,人们把上海倒塌的那座楼称为“楼脆脆”,把武汉某单位私自增高的那座楼取名“楼高高”。我想,我们不该只感到挺滑稽的,进而一笑了之,更应该感受到命名者的无奈与憎恶,感受到这语言背后的真滋味。记得当年上大学时,讲授当代文学的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个经典例子:
《屈原》演到第三场或第四场的晚上,郭老在后台和饰婵娟的张瑞芳女士谈到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话:“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说,在台下听起来,总觉得这话有点不够味,似乎可以在“没有骨气的”下边再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当时,饰钓者的张逸生正在旁边化妆,他插口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那就够味了。”
听了这话,郭老受到很大的启示,觉得一个“这”字,非常恰当。
当时那位老师就很欣赏这个句子,认为更通俗简洁,更有力量、有味道。现在,我想再补充几句,这个句子之所以好,我看主要是因为它更符合剧中人当时的情景,更能简洁有力地表达剧中婵娟对宋玉的憎恶。试想,当时(剧中)的情境,婵娟那么气愤,只能是指着宋玉的鼻子骂“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以增强憎恶之感。如果骂成“你是个无耻的没有骨气的文人!”,主谓宾齐全,又增加了定语,句子拖长,语速拖缓,自然是不适合剧中当时的情境的,也不可能收到痛快淋漓地怒骂的表意效果的。课文中,类似的语言现象也不少,比如,鲁迅的杂文的语言,就是很有爱憎滋味的。教读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背景,走进作者的生活和心灵,深入体验、了解课文的语境、意境、情境和主旨等,使学生能深刻地感悟到语言的这种爱憎滋味。
再说语言的含蓄滋味。所谓含蓄就是话不明说,委婉曲折,言近意远。含蓄的语言饱含智慧,滋味隽永深沉,耐咀嚼揣摩。例如: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王熙凤进到贾母房里后,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笑着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说得这几句话可算是最含蓄得体了。一是以前从未见过这样标致的人,今儿才算见了,赞美评价极高,让人听了舒服。二是既称赞林黛玉的“气派”好,也让在场的迎春、探春、惜春听了倍感舒服。三是向众人夸赞林黛玉如此标志,都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了,巧妙地讨老祖宗欢心。要真正品味到王熙凤这段话的含蓄滋味,是必须要走进贾府的生活环境的,是必须要深入了解王熙凤的地位、性格、心理等情况的。可以说,贾府里只有王熙凤才讲得出这样含蓄得体的马屁语言。有人总结过,运用双关、婉讳、象征、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等往往会使语言具有含蓄的滋味。我认为,仅从从修辞手法入手来感受语言的含蓄美终有点小家子气。要想真正品味、领悟到语言的含蓄美,还必须要回归作者生活、课文生活,深入到课文的语境、意境、情境,深入到主人公心灵,以及作者的情感、意图等。
四、教学生感受语言的旋律美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我们不仅能把思想概念,而且还能把最复杂的、色彩最细腻的图画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这样说,在人的大脑里好像有着成千上万个,也许还是成百万个键子。一个正在讲话的人,就好像是用无形的手指在大脑这个键盘上弹奏一样,而讲话人所奏出来的那支交响乐也就在知音者的头脑里回响起来。”这话就是在强调语言是具有旋律美的。所谓语言的旋律美,指语言的长短、骈散、节奏、韵律等都在为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的,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高度和谐统一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这么几句:“乃瞻衡字,裁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前文是六言诗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等,后文是六言诗句“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等,中间八句却突变为四言,由原来的舒缓突变为急促,简直就成了“咚咚/咚咚”疾进的鼓点,这与诗人陶渊明终于挣脱“尘网”终得归隐田园的喜悦以及似箭的归心是正好合拍的,足见诗人陶渊明在选择诗句的节奏时的良苦用心。如果哪位不识趣,把这八句改为“载驰载奔仆迎,稚子候门径荒……”之类,诗句倒是前后整齐一致了,但那种急促的、与诗人心情极为合拍的节奏却荡然无存了。古今优美的经典诗文无不如是,再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一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读来节奏舒缓,又有几分沉郁,令人不由自主地就进入到那月下荷塘恬静、朦胧、优美的意境之中了。说实话,这并不全因为作者的绘景艺术多么高超和景色如何迷人,更多的则要归因于语言的旋律美。我们不妨可以把原文句稍微改装一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着田田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些白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
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星星,又如美人刚出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改装后的文句不过就是删掉了一些结构助词“的”、“地”、“着”之类,对个别句子的语序稍作改动而已,但若再读一读,原文那种与作者心境高度合拍的旋律美则几乎没有了。教读此文时,只要教师稍作语言变式,学生就会打骨子里感受到这种语言的旋律美的。同样是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节奏和旋律要明快得多,因为此时作者心境也要明快得多。(限于篇幅,不再赘例分析)鉴于此,课堂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在美读、体验和感受上狠下功夫,要指导学生用心反复地读、深入地体验、品味、感受,可以采用范读、跟读、听读、齐读、自由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喜爱,读出真情,读出彻悟来。
五、教学生感受语言的智慧美
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某人办不成的事情,某人到那一说就办成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后去办成事的那个人很会讲话,很讲究语言的智慧美。笔者读过很多古文,唯独对《陈情表》、《触龙说赵太后》印象极为深刻,尤其叹服李密和触龙的语言智慧。下面,我们就只以李密的《陈情表》为例来说说其语言的智慧美。
文章开篇,作者一反常规,劈头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用语很重,极言自己遭遇险恶、灾难――什么六个月就没了父亲,四岁时母亲就改了嫁;
什么少时多病,九岁才会走路,零丁孤苦一直到成年;
什么没有叔伯和兄弟,家门不兴,很大岁数才有儿女;
什么祖母刘氏常年卧病在床,一直需精心服侍,送汤喂药,自己不敢离开一步……可谓不幸之事一桩接又一桩,一下子就把晋武帝引入到了那惨苦的生活情境。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作者不是这样开篇,而是先奉承晋武帝如何以孝为先的仁明,叙君臣之间的恭维客套,而后再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地来谈自己的不幸身世,那将会大大削弱首段语言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尽管说了不少好话,也绝不会如此震撼晋武帝的心灵的。
文章的第二、三段,作者本该向晋武帝直陈自己对朝廷催逼赴任的怨情和尴尬了,但却先奉承、恭维、客套了一番:“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意在倾诉自己怨情和苦衷,以进一步求得皇帝的理解与同情。作者尤其担心晋武帝会疑心,就又多说几句:“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绝无怀恋旧朝、不侍新主之意,以进一步感化晋武帝,彻底打消他的疑虑。相反,如果作者开口便道:“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虽确为实情,也确令人心生恻隐,但很可能会因不太会说话而大大削弱语言的感化力量,致使目的无法达到。
行文至此,作者理应直截发出内心深处的意愿――“愿乞终养”了,而他还是不直截说出来,而是先尽表自己的忠心,“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言明自己绝非不知报国恩,只顾徇私情,而是确确实实于情于理都很无奈。不仅如此,作者还要拉上“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皇天后土”等来明鉴自己的良心和忠心。到此,作者才直吐心声――“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恳请皇帝开恩,并且还起誓发愿,“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最后,又以一个降臣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格外的恭谨。可见,作者所言皆是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前朝降臣之语,可谓尊卑有序,入情入理,分寸有度,真切感人。闻此言,晋武帝怎能不叹为观止,霁怒为怜,立场转化,予以怀柔呢?
语言的“美丽”远不止这些,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探究了,更何况写此文的目的也并不在此,而在于热诚地呼唤真正的语言教学的回归。为此,笔者禁不住还是想强调几点:一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大多追求大容量、快节奏、专题化、非指示化、学生自主探究之类(笔者并不主张全盘否定),在深读细品语言方面做得很不够,这对广中小大学生学好母语是很不利的,应该引起大家的深刻反思。二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亟待提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自己的语言素养不够却不积极地去学习、修养和提高,而是总想着如何避短,还要找一些什么“强化人文教育”之类的理由来应景,这种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三是语言的就是人文,语言的美就是人文的美,教学美的语言就是教学美的人文。现代美文教读要追求这样的境界,古诗文教学也不例外,坚决拒绝那种只归纳些文言词汇、仅把文言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完事大吉的文言文教学。四是形式化、空泛化、应试化的语文课堂更是有害于教学生感受语言美,有害于学生学文立人,更应该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来改进甚或戒除。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五
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体会
工作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当又一届毕业班走出小学的大门时,我思绪万千:既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又有失败的苦恼和自责……要当好一名小学班主任的确不容易。在这几年的成长历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爱心”、“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
即使你满腹经论,学富五车,多么有智慧,如果你不负责任,没有爱心,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几年来,我一直抱着“对学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管理着班级:每天坚持早与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检查门窗。对我来说学生安全重于一切。
记得陶行知曾说过:“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无论在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活动中我对每位学生都倾注我真诚的爱,尤其对后进生,问题学生,我更加地“偏爱”、“呵护”,“尽量做到端平一碗水”。
二、培养好班主任的“助手”――班干部。
1、在选举班干部时我先由学生集体推荐,并推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方法,让每个人都去“管”,都被“管”。
2、教育班干部要有服务意识,从学习、纪律、卫生、各方面为学生服务。3、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和健康班风。
三、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拿我接的这个班来说,学生早上来之后不早读,不打扫卫生。要么在教室聚在一起聊天,要么就到操场打篮球。更让我气恼的是这些学生给曾经带过课的老师起外号。看到这些现象,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慢慢改掉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便留心观察这些学生,发现问题后及时的教育他们,并且我 “以身作则”,作表率,这是我从我们学校的校长亲自捡垃圾得到的感触。在平时我坚持:不迟到、不早退,讲桌乱了我亲自整理,脚踏垫歪了我摆正,地上的垃圾我亲自捡……慢慢地学生在我干的同时便抢先去做,甚至自己平时也养成了习惯。同时,我也对来访的每位家长非常尊重,对每位学生细心呵护,试想,若我横眉冷眼对学生家长,冷嘲热讽,瞧不起学生,家长、学生会怎样看待我?慢慢地学生尊重老师了。
四、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又一关键
要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首先要巧妙的与学生沟通,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然后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再走进学生心灵去,因材施教。在具体工作中我这样做的:
1、通过作业、作文评语走进学生心灵,有时我对学生的作文不对他的这篇文章加以评论,而是对他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与他沟通,激励他、安慰他。如我们班安翔同学,刚转来是她很内向,很少和大家交往,上课也不回答问题,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思来想去,我决定先从作文评语接近她,进而走进她的心灵。
2、放学后与学生一起同路回家,在路上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他们,走近他们。交谈中我可以了解到最近班里发生的我不知道事情。
五、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班都有几个让人“棘手”的学生,但细分析这些学生并不是多坏。总结一下大多都是以下几种类型的学生:1、“留守儿童”如赵婷婷不写作业,随便不上课父母都外出去打工,家里只有爷爷监护。2、“单亲家庭”如李娜,父母离异,性格孤僻3、“问题学生”逃学,打架,与社会人员勾结,个别教育,重心理说服,感化教育,如“王伟”、“陈朝亮”、“赵龙”等。
六、要有做班主任的幸福感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经常听好多班主任喊累,诚然班主任工作是繁杂的、琐碎的。但是如果班主任从辛苦中体会到甘甜,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如学生的一条感激的短信;
悄悄告诉我的一段心里话;
作文发表后,还不忘送一本写有赠给恩师卡片的作文书给我……此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一种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正是这种感觉又促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
七、宽容地对待同事,冷静地对待领导的评价
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误会,尤其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协调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有些误会我们尽量去解释,若解释不清楚,我们可以让时间来证明,其实同事之间的误会大多是善意的,出发点都一样,都是为了学生,所以何必自找不快乐呢?
另外,大部分班主任都很重视领导对自己或对自己班的评价。但是,过于重视只会自添烦恼,甚至背上思想负担。其实,细想一下,我们的工作是需要领导肯定,但绝不是为了领导的肯定而做的,我们不必每件事都要得到领导的肯定,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孟子曾说过“教亦多术”,作为班主任,尤期是今天更需要的是善于研究,乐于反思,敢于创新的班主任。需要我们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田,用耐心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一颗颗美好的心灵!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六
这学期,我从各方面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奋认真地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首先,努力学习,认真备课。
这学期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做了很多学习笔记,提高了专业水平。在教学中,我不仅准备学生,还准备教材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班级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和进度,认真撰写教学计划。每节课都要“有备无患”,每节课课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及时反思课堂。
二是提升技能,提高素质。
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易学、易学、乐感,注重精神,培养学生的用嘴、用脑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师生主动学习,开拓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作业批改,及时认真。
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认真分析记录学生作业,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点评,并根据相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了解学生,分层教学。
了解学生情况,注意分层教学。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对后进生的引导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智力引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提高成绩的思想引导。首先,他们应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从原来的简单粗暴,强行学习变成了有意识的知识。
第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开发智力和能力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注入知识层面,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发展和培养。
不劳无获。好成绩会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教书是有苦有乐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勤奋务实。我会本着“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努力工作”的原则,继续再接再厉,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年度总结
忙碌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相处五年的孩子们要毕业了,即将送走我工作岗位上的第一届毕业生。回顾一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的感觉还比较满意,几个曾经学习上无所谓的孩子对语文感兴趣了,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几个常被我戏称为及格线上垂死挣扎的学生居然能考七十多了。考试后急切想知道成绩的人,对分数高低很在乎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自己平时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回报。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错。
一、想法设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
从小到大,我就讨厌老师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老师的语言干巴巴,如若音色还不好听,或是男不帅,女不靓,表情不丰富,对于不是学习很勤力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罪,整节课肯定是坐如针毡。所以,在课堂讲解中,我总是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语文学科,语言为主,老师的语言不生动,何能吸引学生呢?遇到词语句子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样一来,念到名字的学生---多半关系到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而其他学生一听到老师讲解中提到同学的名字,自然也会关注,效果肯定要好狠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好词好句,或是能体现其平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我都是赞不绝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知道,只要进行大量的,健康的阅读,必定会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二、想法设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兴趣,没有信心也不能在学习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因为其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信心。因为很多老师课堂的目光多停留在优生身上,提问时不注意,好不容易给个机会学困生生,可能是道难题,只会让其丢脸,没有成功怎会开心?我提问会根据难度来,简单的让学困生回答,正确率自然高,赞美的语言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脑子不如人。即使答错了,也要找个理由夸一夸。我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里,大家都一样,只是态度不同造成成绩的差异。态度改变,成绩一定进步。
三、注意题型的训练加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学科尤其重视知识的积累。我曾多次告诉学生,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记忆,课外不去大量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是无法写出的好的文章来的。要求背诵的课文,诗词,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的成语,都必须熟练背诵,当然,如果不愿意背诵,还可以选择反复地抄写。背诵或抄写,可以自己选择,目的只有一个,牢记于心。数学老师常说举一反三,语文一科中有些题同样如此,同一知识的测试,有很多种方式,老师平时加以训练,学困生才不会再考试中束手无策。如把转述的话变成引用的话,那么又怎么把引用的话变成转述的话呢?人称代词怎么变化,意思才不会变化,练习多了,学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我总认为,语文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甚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材知识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好处却无法估量。所以,我总是想法设法让孩子切身感受阅读的好处,阅读的快乐。爱好阅读的孩子总是我表扬的对象,在表扬中,把我认为的好书向学生推荐,我所教的两个班,大部分学生都变得爱看书,有些学生的阅读量已经远超大纲的要求。
语文教学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因为工作量大,我感觉自己的阅读还不够,特别是理论书籍,下学期还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凭经验教书,总是以个教书匠,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才能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八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简介课型
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
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大
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导读提示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生: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生: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指读-----赛读―齐读)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指读―齐读)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篇九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这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一个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上好课。
⑴按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备好课。
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2、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能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3、积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
4、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从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空难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5、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搜寻优秀文段。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活动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今后我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推荐访问: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 体会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九篇) 2022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会(九篇) 2022年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