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3年度2023年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九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4-06 14:2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2023年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九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2023年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九篇)【精选推荐】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一

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实施新课程之后。20xx年8月由课题负责人卓和平老师正式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被确认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
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
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xx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丰泽区实小许鸿瑜老师执教的《读统计图表》一课,于20xx年5月在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郑惠懋指导)。

回顾一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课题指导组、实验基地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开创我市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欢迎进入论坛参与发表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课题研究工作阶段小结话题的谈论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二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是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数学新知识,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告诉学生,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是安排一定的室外数学实习,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是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是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总之,学法指导必须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应从初一年级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协调发展。教师应善于研究学生学法的现状并加以分析,研究数学方法与学生指导策略,指导有序,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形成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三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全体学员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辅导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
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4、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1、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2、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这就是转变观念。

3、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
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4、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5、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6、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7、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教育事业服务。

我在学习之余,与各地的教师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若要课程改革成功,尚须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困难有来自经费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或使用不当;
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人人关心的终结评价尚未出台,广大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最后的评价十分关切;
农村教师的素质的提高问题;
高中与初中的课程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
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
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
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几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研修使我们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也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艰辛。

我觉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都不轻,因为进行新课程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必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四

20xx年8月30日,顺德区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教授给我们上了关于“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听了教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理论。教授详细的为我们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并对原标准与新标准进行对比,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前做好了铺垫,她具体举例低段的歌曲并进行了示范,让我们亲身参与到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去,教我们新的教学方法,给我们讲解了新的课程理念。音乐是用听觉来感觉音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提倡科学综合,不流于形式,应注重通过综合在综合的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随着新课程的推行,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在贯彻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指引下,音乐教学中大力提倡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单一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改变应试教育中音乐课出现的机械训练,教学枯燥、呆板的模式,新的音乐课标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在20xx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扩展为“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两个领域。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衡对接。

例如:从学段的目标来看,1—2年级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这样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学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3—6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识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的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欣赏的能力,能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音乐和音乐作品,而是人的各种可塑造的能力。教师要敢于培养自信的学生。教师必须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管是好还是坏,音乐在所有学科当中是唯一当众表现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都愿意自己被关注,让学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使他们快乐,提高生活质量。

我对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认识,要实践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新的课标理论融入进去呢?这正是需要我们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节新授课,课程标准怎么设计,教学目标怎么选择,教学重、难点怎么解决和突破,师生互动怎么处理,课后教学怎么总结等一切问题我们都要科学全面地考虑到,在唱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审美,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自由的感情流露,这是学习唱歌的最基本灵魂!这样一来,师生同乐的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既学到了应学的音乐知识和歌曲,又使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同学们在小学时代学习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又具有多才多艺的高雅素质,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我们的学生数年后做出了成绩时,做为他们的老师高兴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会理解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并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寓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

通过此次培训,我体会到要学习音乐教学中的知识,方法,技巧。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像这样的培训机会,让我们在各方面的素养全面提高,我也将本次学习所得,运用到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尽自己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五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现性,通过肢体语言表演出这些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提高其表演能力。如在教唱一年级《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先学唱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种子破土而出的形象是怎样的?让一部分同学扮演种子,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雨,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把种子在雨水滋润下破土而出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同学们恰当表现了春雨细无声的形态,看来他们已经进入到音乐的情境中了。

集体舞讲究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集体舞的表演,能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亲和力,加深感情的发展,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教学生跳一年级《雁儿飞》集体舞的时候,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及团结友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是几拍子的,然后通过范唱、学唱先掌握歌曲。接着,放开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练习雁儿飞的动作,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唱啊,飞啊,真象一只自由飞翔的雁儿。接着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讨论,大雁飞行时会有哪些队形?然后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歌词内容,自由设计动作队形来表演集体舞《雁儿飞》,并进行比赛。让他们小组间进行点评,表演好在哪里?结果大家各抒己见,点评的头头是道。在集体舞的学习表演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不断地增强。

儿童音乐剧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我看到好多歌曲都是以音乐剧形式出现的。它能提高学生在主动学习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受力、创造力,并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如在教唱二年级《大鹿之歌》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把《大鹿之歌》创编成音乐剧表演一下,然后我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和角色的分配。他们自导自演,当场打扮,而表演的结果真是出人意料,大鹿的沉着,兔子的惊慌,猎人的凶狠,被他们演绎的诙谐有趣而淋漓尽致,甚至下课了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表演的快乐中。看来,音乐剧已经搭成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

综上所述,小学生低年级阶段,学生还是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里充满着天真、灿烂、纯洁、活泼,而表演活动正好释放了他们最纯真的一面。音乐加表演就是乐园,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当老师的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音乐表演成为每一个孩子敲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吧!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六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全体学员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辅导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大量细致的工作,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造成,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差异,表现出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这种现象是切实存在的,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对每个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3、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
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

4、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1、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2、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这就是转变观念。

3、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
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4、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5、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6、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7、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教育事业服务。

我在学习之余,与各地的教师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课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难与阻力也不容忽视。若要课程改革成功,尚须方方面面的努力。这困难有来自经费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或使用不当;
有来自教育内部的,人人关心的终结评价尚未出台,广大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最后的评价十分关切;
农村教师的素质的提高问题;
高中与初中的课程衔接问题,高考的问题;
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问题;
市场上大量充斥的滥编滥印的教辅教材问题;
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培训的一些问题。几天的学习紧张而有序,研修使我们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了解了数学教育的方向,了解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也体会到了课程改革的艰辛。

我觉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都不轻,因为进行新课程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理论准备,必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下一代人的数学教育,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行动,都应付出,都应探索。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七

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读、听、思、说、记、写、纠、用,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课本就是看结论,呆读硬背,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老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听课时抓不着重点,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效果极其底下。

3.学生思考问题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和影响,不善于分析转化和进一步思考,其思路狭窄、滞后,甚至受阻,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会却无法表达。回答老师提问时,口头表达的内容不精炼,不生动,欠准确,或答非所问。

5.识记知识多是机械记忆,理解记忆少,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立足于去理解、概括、联想,导致认知网络不能完整建立。

6.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几何问题更为突出。

7.学生在作业或测试后,对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

8.由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是机械的,重知识结论,轻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来源,导致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能力差。

针对上述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南宋朱熹说过:“幼时读书,背至滚瓜烂熟,不甚了了,成年逐渐感悟,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读和悟,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去深入理解内容。一是读标题,要求学生细细体会标题,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二是读例题,在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并初步理解解题方法;三是读插图,它们可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这样可以弄清算式的概念和意义;五是读结语,要求学生对结语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以便准确地把握。

同时读书时要抓好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教材内容,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二是精读,即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其次,要指导学生会听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读粉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启发学生说呢?第一,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教师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学会作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1)设置“陷阱”,诱使学生得出错误

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在易错的节骨眼上设“陷阱”,先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知识的目的。

(2)适时恰当引入错例,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

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评析和判断,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加以分析,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3)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

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是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数学新知识,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告诉学生,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是安排一定的室外数学实习,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是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是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总之,学法指导必须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应从初一年级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协调发展。教师应善于研究学生学法的现状并加以分析,研究数学方法与学生指导策略,指导有序,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形成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实处。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八

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实施新课程之后。20xx年8月由课题负责人卓和平老师正式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被确认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
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
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xx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丰泽区实小许鸿瑜老师执教的《读统计图表》一课,于20xx年5月在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郑惠懋指导)。

回顾一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课题指导组、实验基地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开创我市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新局面。

欢迎进入论坛参与发表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课题研究工作阶段小结话题的谈论

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篇九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 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推荐访问:新课程 数学 心得体会 2023年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 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九篇) 2022年数学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