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校辅导员XX大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校辅导员XX大心得体会
党的XX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之举,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面临的挑战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是适应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但在具体实践中,协同育人体系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与现实困境。
1.育人理念分歧削弱协同育人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研究生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生命线。近年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逐步明确,“导师负责制”是目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部分辅导员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导师负责制”,未能有效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着重聚焦学术能力,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认为是辅导员的责任。导师和辅导员在诸如研究生教育主体归属以及研究生“需不需要教育”“能不能教育”“是否能照搬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基本问题上还缺乏共识。
2.研究生辅导员角色认知模糊。研究生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群体中的重要力量,是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一规定清晰界定了辅导员的定位及职责,既适用于本专科生辅导员,也适用于研究生辅导员。然而,现实中,基于研究生心智较本科生而言略为成熟、价值观念基本形成等现实情况,研究生辅导员普遍存在只需要做好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即可的角色认知误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研究生辅导员的重要性认知及力量配备。
3.研究生辅导员机制构成尚待完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具有自主性、分散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研究生思想观念的呈现规律具有隐蔽性、持久性、弥散性和移情性等特点。这要求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与本专科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重点要有所区别,要推动研究生辅导员把握研究生群体特征,遵循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部分高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与本专科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合并或者合署,与本专科生辅导员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在“以本为本”的大环境下容易忽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进而导致部分研究生辅导员往往简单复制本专科生程式化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受教育对象研究生的特殊情况与实际困境。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研究生辅导员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角色和骨干力量,承担着管理服务、活动组织、资源整合、环境营造、问题疏导等具体的角色分工。要切实发挥研究生辅导员在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就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丰富其角色内涵。
1.统筹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关键组织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多方参与,协同育人。伴随着各育人主体围绕本部门分工“精耕细作”,权责分明,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因此,需要有高效合理的统筹协调力量来推动各部门由“点上突破”向“面上合力”转变。纵观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力量与育人主体,研究生辅导员在承担统筹研究生思政工作关键组织者这一角色上具有突出优势。从学校层面出发,研究生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高校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在与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及行政教辅、后勤员工沟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其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与所在院(系)“双重管理”,具备协调机关部处与院(系)资源的有利条件。从学生层面而言,研究生辅导员作为与研究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角色,是研究生愿意主动倾诉的“知心人”,拥有轻易获得研究生信任与认可的天然优势。
2.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教育者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建立与被教育者的密切关系,这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契机。日常教育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渠道与重要载体,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鉴于高校科研、教学考核导向及个人成长发展等因素,研究生导师常常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及学术能力养成上,而无暇顾及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这就需要研究生辅导员及时补位,切实担起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具体实施者的角色,形成与导师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研究生辅导员要做好研究生党支部及班团建设,协助导师做好研究生课题组集体建设,让研究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团队中进步。此外,还要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培养过程管理、毕业就业引导等全过程管理服务工作,把服务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把解决研究生需求同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研究生生活空间职能向重要育人阵地转变。
3.引领研究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指导者。高校要推动研究生辅导员从琐碎的工作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研究生的精神培育,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培育研究生理性平和的心态。思想政治引领是研究生辅导员的首要职责,辅导员应该通过理论疏通、方法协同、率先垂范等途径,增强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研究生辅导员要从提供服务供给向满足成长需求转变,善于运用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方式方法,将党和国家的价值引导融入奖学金评选、就业引导工作中。辅导员要强化与研究生的常态化交流沟通,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研究生心理波动。当然,辅导员与研究生既要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形成稳定、充分的情感交流;
又要避免过度依赖,模糊工作界线,增加工作负担。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研究生辅导员角色优化路径
优化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最大程度提高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效能,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也是新时代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现实需要。
1.聚焦主责主业凸显工作价值。主责主业是队伍存在的根本,也是队伍工作价值所在,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责主业就是做好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部分辅导员组织人事关系及年终考评在二级院(系),许多低附加值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精力。部分管理服务人员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观念和意识,在其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始终认为学生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应由辅导员开展,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管理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维定式淡化了辅导员主责主业,弱化了辅导员工作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也是学生最信任的群体之一,在遇到问题时都是第一时间求助辅导员,使得部分辅导员承担起“无限责任”,模糊了其思政工作的边界。辅导员角色优化首先要明确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责主业,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来设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内容、合理划分工作内容,适当减轻工作负担,推动研究生辅导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引领上来。
2.细化考核评价指明努力方向。考核是指挥棒,评价考核是保证队伍建设朝向,设定前进方向的重要法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同时接受院(系)和学校的双重考核评价。院(系)的评价体系一般基于日常工作表现,将辅导员与院(系)的行政人员一同考核,按照一定比例划分考核优秀名额,此类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成果。而学校对于辅导员的考核主要基于事务、D建、就业等职能板块工作进行可量化的指标考核,没有全面系统的考核辅导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工作投入程度、谈心谈话等主责主业。为此,要细化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要让研究生辅导员对标考核评价方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及工作重点。要克服传统评价系统中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现从过程到结果的良性循环。在考核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把促进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重要指标,把研究生满意度评价作为关键指标,把与研究生的交流沟通作为基本内容,多维度科学评价考核研究生辅导员工作。
推荐访问:高校辅导员XX大心得体会 辅导员 心得体会 高校